吳雅玲
【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把知識的傳遞和內化分開,顛倒進行,對教師進行了重新定位,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教育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翻轉課堂先為學生指明“學”的方向,再通過“學生討論”與“教師講授”的有機結合,走出課堂困惑,翻轉課堂完美地詮釋了北師大教材的優(yōu)勢。理解翻轉課堂意義,明白翻轉課堂的程序,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相互碰撞,將讓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翻轉課堂;困惑;傳統(tǒng)教學;北師大版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先教后學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而到底是教為學服務,還是學為教服務?其實答案很明顯,當然是教為學服務,于是許多優(yōu)秀教師開始尋找另一種可能,改變“教”和“學”的順序,翻轉課堂,讓“教”更好的為“學”服務。那如何翻轉課堂呢?許多教師都會有所困惑,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惑。
一、理解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
什么是翻轉課堂?簡單講就是先學后教。有些老師提出,先學意味著學生需要課前學習,而這不是與減輕學生的負擔相矛盾嗎?賁友林老師提出了,其實增加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學生主動想去學,這就不會是他們的負擔,就如想吃一樣你愛吃的東西,你絕不會覺得吃東西這個過程是浪費時間。
但如果每科都要求學生課前學習,那學生要預習到什么時候呢?廈門大學周序老師提出,并非所有的學科都要翻轉課堂,同時也并非每節(jié)課都要如此,翻轉課堂更多的是適用在概念課上,必須讓學生懂得閱讀,懂得自學,提高自己的閱讀、自學能力。我們要明白翻轉課堂應適當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翻轉課堂并不是要推翻傳統(tǒng)教學,而是要共同前進。
二、發(fā)揮北師大教材優(yōu)勢,同時為學生指明先“學”的方向
北師大版教材思維活躍、形式生動、富有童趣,總是利用情景結合問題串,教材中留給教師學生的空間較多,而這正好能為學生指明先“學”的方向。生活情景的設立可適當增加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 可以讓學生有興趣自己去學習,課本上的空白也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困惑。讓學生預習,不同的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程度來決定自己預習的時間,教材給后進生提供了反復學習的機會,新課程指出,義務教育數(shù)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這些知識,但我們又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給學生反復學習的機會,就是敢于正面直視學生不同這一客觀現(xiàn)象!但要注意,課前的預習要有指導性問題,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一般由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來完成。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初步完成知識、技能等的接受與理解,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自行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學生了解知識點,掌握基本的技能,帶著自學的收獲與疑問走進課堂。因此,教師必須要在課前設計好指導性問題(關于指導性問題,可參考賁友林老師的《現(xiàn)場與背后》),讓學生預習后思考,為課堂討論做準備,把課堂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鞏固和加強知識。
三、討論與講授結合,讓討論為“教”做好鋪墊
在翻轉課堂中,似乎更多的是學生討論,那教師就不需要講授了嗎?其實沒有一個老師敢說他上課沒有講授,講授和討論哪個好?講授是被動靜聽,討論是主動交流。難道我們要放棄講授?對于一線老師往往會害怕這樣一個現(xiàn)象,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生并沒有討論,即使討論了,更多的也是為了給老師看,配合老師的講課罷了,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認識講授和討論兩者的關系,講授和討論是相輔相成的,學生要討論的好,教師在討論之前必須講得好,做好引導,讓學生想要聽,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才能好好的討論,沒有教師清晰的講授、分析和引導,學生是無法做到正確的討論的。
四、把握教學方法,突破教學目標
在翻轉課堂中,往往都會用到討論這一教學方法,討論能更好的把課堂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有一點讓一線老師放心不下的,就是放了就收不回來,浪費課堂時間,能否恰當引導,讓學生不偏離教學目標,教師這時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讓學生隨意的討論往往會造成數(shù)學學科性喪失,過度強調情感,數(shù)學課堂變成了品社課,動手操作指導不周,數(shù)學課堂變成了手工課。因此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每節(jié)課的目標是什么?知識技能、數(shù)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目標的多元往往讓我們老師眼花繚亂。朱樂平老師提出: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課堂四十分鐘,時間是有限的,所有的目標都要達到,難度是相當大的,其實我們可以分散我們的目標,如在新課上應該更多的注重數(shù)學思考和情感態(tài)度,在練習課上注重知識技能和問題解決,一節(jié)課的好壞,更多的取決于你最注重的目標是否達到,無需做到每個目標都到位。同時教師對講課的要求也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必須認識到有理論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學會找到適合的教學設計,有目的地選擇,適合你們班的就是好課, 不要害怕復制其他優(yōu)秀老師的想法,同時也要允許學生出錯,不要讓孩子看你的臉色做事,其實在一節(jié)課上,往往需要的是學生回答的不準確,這樣這節(jié)課才有希望,才能一起研討,才不會讓學生絕望。
總之,教學這條道路上,就像賁友林老師認為的,我們不是教師,我們只是學生的旅伴,學生向我們問路,我們向他們指明我們前進的道路。教師要做的就是當一位合格的指路人,為了能更好地指路,我們要不斷進步也要不斷思考,在翻轉課堂這一路上,我們將會有很多的困惑、迷茫,但是我們要始終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參考文獻】
[1]代岳忠.例談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研、改、思[J].學周刊,2015(35)
[2]王海永.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教學淺議[J].中國培訓,2015(08)
[3]王建龍.翻轉課堂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J].西藏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