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函
摘 要: 師范生作為未來教師的后備軍,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教學技能,能組織好教育教學活動。但現(xiàn)在的師范生在教學設計、教學語言、課堂組織等方面存在問題。本文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結合實際情況對高校師范生教育提出幾點建議,并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
關鍵詞: 師范生 教學技能 教學設計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此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師要成為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這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定位,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良好的教學技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師范生教育,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存在問題,且教學能力難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一、師范生教學技能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設計方面
(1)撰寫教案能力欠缺。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師范生在平常學習中很少接觸到教案的撰寫,且在偶爾的教案撰寫中也是套用模板,不添加自己的思考。師范生對教材知識體系、結構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正確掌握教學重難點,并且不會根據(jù)課程標準與學生能力水平對教材進行恰當?shù)奶幚恚虼俗珜懡贪笗r不能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出的教案質量不高。此外,師范生缺乏撰寫教案的過程和方法等理論知識,當他們寫教案時腦海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案體系,這導致其撰寫教案能力不強。
(2)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新課程改革提出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了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綜合發(fā)展。然而師范生對三維教學目標不能清楚地區(qū)分,時常把三維目標互相混淆,如把“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當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目標。此外,部分師范生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把教師當作主體,例如“教師教會學生本課生詞”。這就違背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教學目標是對學生而言,是學生要實現(xiàn)的某種目標,因此敘述教學目標時主體應是學生。
(3)教學媒體使用不當?!盎ヂ?lián)網(wǎng)+”時代要求教師借助教學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老師會選擇PPT、播放視頻、欣賞歌曲等形式教學。師范生教學媒體使用不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師范生未掌握教學媒體的使用方法或尚不能熟練操作教學媒體,具體表現(xiàn)為不會制作電子課件、不能把教學媒體與自己的教學有機結合等。另一方面,一些師范生在使用教學媒體時沒有達到本應產(chǎn)生的效果。在一些教學技能大賽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參賽選手制作的電子課件過于花哨,一張課件上出現(xiàn)了五六種顏色,讓人眼花繚亂,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全被無關事物吸引,而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內(nèi)容上,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產(chǎn)生。
2.課堂教學技能方面
(1)教學語言不規(guī)范。教學語言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介于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之間的教學語言,闡明教材、傳授知識、組織練習、完成教學任務的行為方式[1]。教學語言的使用與師范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的關系。當師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時,在教學過程中易出現(xiàn)停頓、語言組織混亂等問題。如果師范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經(jīng)常出現(xiàn)“嗯”“然后”“那么”之類的口頭禪,那么他在教學時就易出現(xiàn)教學語言不規(guī)范的問題,不利于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
(2)課堂導入方式脫離實際。師范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學過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有直接導入、溫故知新導入、實驗演示導入、情景導入、直觀導入等。但他們在學習眾多導入方式后,不能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選擇恰當合適的導入方式,而是選擇自認為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式。例如在某場教學技能比賽中,一位參賽選手利用視頻導入了一節(jié)新課,自認為通過視頻導入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其實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下,點評老師則認為本節(jié)課用溫故知新導入較為恰當,既復習了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又為這節(jié)新授課奠定了基礎。
(3)課堂組織技能欠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管理紀律、引導學習,建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實現(xiàn)預期課堂教學目標的行為方式,稱為教師的課堂組織技能[2]。目前師范院校的男女比例已經(jīng)失調(diào),師范生中女生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由于女老師相對男老師來說較為柔弱,因此在課堂組織管理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擾亂課堂紀律,老師束手無策的狀況。鑒于以上情況,師范生應培養(yǎng)與同學們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并且與學生建立起信任、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此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技能,對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的管理。
(4)板書能力欠缺。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老師不再板書,上課內(nèi)容都在電子課件上。新時代的師范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而成長,由于手機、電腦的普及,他們動手寫字的機會大大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師范生粉筆字書寫不規(guī)范、不美觀。此外,由于板書機會較少,缺少相應的鍛煉,因此師范生在進行板書時往往條理不清晰、重點不突出,且板書布局缺乏規(guī)劃。
(5)應變能力差,缺乏教育機智。教學應變技能是教師在教學中面對突發(fā)性教育情境做出快速、恰當處理的隨機應變的行為方式[3]。在實際教學情景中會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狀況,這就需要教師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恰當及時地處理這些突發(fā)狀況。部分師范生由于缺乏經(jīng)驗,面對突發(fā)狀況往往表現(xiàn)得慌亂、不知所措,以至于不能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師范生遇到突發(fā)性教育情境時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甚至束手無策,影響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技能比賽中,有位選手的音頻文件不能正常播放,勉強堅持一會兒后沒有任何解釋突然放棄了比賽;有位選手因超時被警告后亂了方寸,草草結束教學[4]。這些情況都說明了師范生教學應變能力急需提高。
二、對策與建議
通過對師范生教學技能存在問題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當前師范生的教學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師范生教育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師范生實踐操作課的比例。當前師范生接受的教育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而實踐課很少,導致學生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提升不是只依靠學習理論知識就能提升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反復練習形成自己對教學的認知,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比如在學習《教學論》這門課程的教學設計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任課老師可抽出部分時間,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進行情景演練。任課老師可給予相應的指導意見,這樣做有利于師范生更好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
2.師范學校要為師范生提供各種實踐鍛煉機會,可以通過多舉辦教學技能大賽、說課講課大賽等活動吸引同學們參加,參賽選手在活動期間不僅可以獲得評委老師的指導,還有鍛煉自己的機會,將有助于教學技能的提升。此外,學??梢耘e行三筆字、課件制作等比賽,讓師范生關注這些教學基本功的培養(yǎng),向優(yōu)秀的同學看齊,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3.師范生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在課堂上不僅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更要抓住每一次自我展示的機會自我鍛煉。對于任課老師布置的實踐作業(yè)要認真完成,不能敷衍了事,因為每一次實踐機會都來之不易,要充分利用好并發(fā)揮它最大的價值。此外,師范生在日常學習中要注重自身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比如: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不帶口頭禪;多參加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練字的習慣,寫好粉筆字、鋼筆字,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
三、結語
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是成為一名教師必不可少的部分,擁有優(yōu)秀的教學技能有利于教師順利組織教學活動、維護課堂秩序、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對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國家、學校、學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得到提升,促進師范生朝著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方向發(fā)展,使我國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啟艷.微格教學理論專題講座——第四講 教學語言技能[J].貴州教育,1996(11):24-25.
[2]旺林.淺議物理課課堂組織調(diào)控技巧[J].讀與寫,2006(07):65.
[3]吳萍.新編教師教學技能訓練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李妙蘭.師范生教學技能存在的問題及其對職前教師教育的啟示——基于對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的觀察與思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29(01):130-133.
[5]張紅軍.當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訓練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5(0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