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仕鵬
【摘? ? 要】初中數學的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那么這時做好學生思維的激發(fā)與引導是勢在必行的教學工作,教師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自我數學思維體系,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等綜合性素質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數學的理論知識中進行突破,開闊學生自我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課堂成績,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求的素質人才。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程標準? 思維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85
隨著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教育教學也需要隨著時代進行更新,只有更新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時代需求的人才,那么這時教師應該自我做好思想的轉變,才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那么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是當下的主要任務。
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在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思維。那么具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去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呢?筆者就這個問題進行淺析。
一、運用多變的教學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教學階段,這時的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的,注意力也難以集中,當然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依靠自我在課堂的教學權威,從而進行灌輸性的教學,或許是可以在這段時期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但是這是忽視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整體能力發(fā)展。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呢?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時的心理,通過抓住學生的好奇等心理,采用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從而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而不是上述中的壓迫式的教學。這樣,筆者就教學過程中舉一個對比的例子來說明。就以初中數軸的學習為例,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直接進行數軸的理論定義進行教學,在這種“填鴨式”的教學過程中,或許學生在課堂中認真的聽講了,但是大多數學生在課后一定不會進行復習,學過的知識也是簡單的記憶學習,而不能進行理解,不能在生活實際中運用。
而教師靈活的采用教學方式,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穿插數學的歷史,介紹數軸的來源和運用,在以生活實際進行探討,說下數軸在數學界的意義和作用,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這些簡介中將數軸進行定義,讓枯燥乏味的數學定義的教學賦有趣味性。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和自我探索,在課后也會進行知識的深入挖掘,從而推動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也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學生自我形成數學思維體系,從而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1]。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無論是運用到科研中,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那么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生活實際進行研究,讓學生知道數學其實并不是課本中那么枯燥乏味,明白在生活實際中數學是具有美感的。
比如說,北京城的故宮的建筑的對稱美,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地圖中的坐標等數學的具體運用,就這樣將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從而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看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引導學生形成自我的數學思維,這些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發(fā)掘生活實際的數學應用,既可以滿足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鞏固學生對以學的知識的掌握,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激發(fā)學生數學思維[2]。
三、深度解讀新課程標準,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新課程標準是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理論依據,這需要教師能夠深度的去理解新課程標準,不斷的自我加強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加深自我的學習能力,只有教師自我轉變思維,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去審視自我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的提高自我教學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教材內容,不斷的改善自我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在加以信息化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將教材內容和生活實踐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當然,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好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做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因材施教,在加以合作化學習,從而讓學生能夠有思維的碰撞,營造一個數學的學術的氛圍,在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3]。
總而言之,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基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在輔助教學新理念模式,深入解讀時代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主體意識,將生活實踐和理論數學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對學生的素質、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教書育人的初衷。
參考文獻
[1]祝中紅.《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8年2期.
[2]賈少波.《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J].《速讀(下旬)》2014年8期.
[3]楊孝斌.《數學教學思維導向的研究》[M].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