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良生
【摘 要】通過探究性學習模式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好的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傳授知識,并且也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應該注重學習觀念的轉變,將學生學習放在主體位置,積極引導學生實現(xiàn)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為增加創(chuàng)新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以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進行研究,通過教學案例,分析小學數學學習模式,并且針對小學數學學習模式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模式 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38
探究性學習的主要就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從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教學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性,讓數學課堂煥發(fā)生機。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且引導學生主動動手解決問題。要善于激發(fā)出學生探究興趣,對學生的探究情況予以關注,為學生探究困惑進行指點,對學生探究成果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探究質量的提升。
一、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緣由
隨著知識時代的快速發(fā)展,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努力讓學生成為可塑之才。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出的人才已經很難符合社會的要求,同時也直接影響了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直接阻礙了小學生良性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導過分注重知識記憶的練習,直接導致學生被動接受和吸納知識,缺少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機會。因此,探究性學習,不僅僅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育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內心的體現(xiàn),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學生獎勵社會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理論概述
(一)探究性學習定義
探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在新課程倡導下的一種學習方式,是通過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從探究中積極主動的獲得知識,并且通過知識來解決問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適用于探究性學習模式,因此,應該根據學習認知基礎來選擇是否適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探究目的。
(二)探究性學習特點
實踐性:探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學生為實踐主體來開展的過程,教師自身要借助教學工具來加強自主主體活動,在教學中,讓實踐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并且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
自主性:探究性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學生主體,通過學生自主活動,來進一步開展教學過程。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過程性:探究性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過程,教師盡量強調學生理論知識實際應用,讓學生主動尋找問題,解決問題。
三、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建議
(一)教師合理運用探究性學習策略及方法
教師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這也的情況下,也會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可以為學生探究提供動力,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學生通過不斷的提出問題,才能夠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因此,要通過開放型的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意識。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除法時,在課堂上首先提出一個開放的問題:例如:小明6小時種了600棵樹,那么種1800棵樹幾小時可以種完?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的算法都是:1800÷(600÷6),但是也會有學生提出疑問,我們可不可以先不求每小時種多少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開發(fā)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鼓勵他們思考,勇敢地將結論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取長補短。經過討論,學生也會有著不同的解決方案,如,6×(1800÷600)、6÷600×1800。通過情景案例,來引發(fā)學生探究性學習,實現(xiàn)探究性教學的目的。
(二)對學生積極學習鼓勵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在探究性教育中,只有不斷的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取得成績予以肯定,這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愿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探究性問題進行延伸,從課堂走向課外,讓學生體驗課堂中的快樂,并且進行積極評價,讓學生看到學習成績,同時也要重視探究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對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進行完善。
(三)合理規(guī)劃教材內容
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教材內容是在不斷規(guī)劃和發(fā)展中進行完善。在教育模式下,要對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進行通力合作,對教材內容進行規(guī)劃,并且在進行探究性學習中,提供充足空間,進一步促進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
四、結論
開展探究性學習,符合教育發(fā)展的理念和教育未來發(fā)展趨勢。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興趣,規(guī)律方法的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運用數學教學的能力,要注重學生情感,樹立價值觀,進一步促進學前數學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文娟.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
[2]邵穎.例談數學探究性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5(29).
[3]任存金.淺析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J].教書育人. 2015(28).
[4]張子海.探究讓數學學習更加靈動[J].數學教學通訊.2016(31).
[5]馬國萍.小學“一三四五”探究性教學模式初探[J].甘肅教育.2016(23).
[6]余綺琪.淺談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