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華
摘 要 講評時建議不按出題順序進行,而是按照知識點歸類進行講評。教師要善于將題型分類,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教會學生進行小結歸納、綜合運用。在講評時可以歸類進行,合并處理。
關鍵詞 講評課;知識點為主線;解法的領會;技巧的傳授;及時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3-0068-01
中學階段生物課的理論課型主要有三類,即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知識的掌握成度如何,需要通過測試才能知曉,測試之后的講評是必不可少的,進行有效地講評,對增強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在講評前教師一定要進行充分地備課,雖然不是新課,但備課量不會因此而有所降低。講評前老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講什么,哪些詳細講,哪些粗略講,哪些不需要講,既要照顧到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關注到成績差的學生。
一、講評前教師至少要完成的三個準備工作
第一,要科學地分析試卷的內容和結構,統計試卷中考點的分布情況,對各單元章節(jié)知識分布的考點多少進行分析,對其所占分數比進行計算統計;
第二,對試卷中各題的難度系數進行評估,明確難易知識點所占分數的比例,同時教師心中也明確了學生對知識難度的把握概況;
第三,借助計算機試卷評分系統統計出學生每道題的失分率,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解題情況。
二、以知識點為主線,進行合理高效的講評
準備工作只是講評的第一步,作為講評課,既要講知識點本身,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也要講相關知識,尤其是易混淆易出現錯誤的地方。講評時建議不按出題順序進行,而是按照知識點歸類進行講評。教師要善于將題型分類,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教會學生進行小結歸納、綜合運用。例如,遺傳與進化這部分的測試,重難點知識非常多,在一套試卷里可能同時出現多個讓學生棘手的問題,這些題目可能分布在選擇題或者大題中,在講評時可以歸類進行,合并處理。如涉及到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受精作用,伴性遺傳的題目可以歸類到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內容中進行講評。涉及到DNA的分子結構,RNA的分子結構,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DNA的相關計算等題目,可以歸類到基因的本質部分進行講評。
三、講評時不能只停留在具體知識的得失上,還應注重解法的領會和技巧的傳授
講評中讓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既要給學生講解答題的基本思路,又讓學生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兩種,其中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體細胞的主要方式。在這一節(jié)知識測試中,圖線題是常見題型。識圖分析題常??疾閷W生對圖文深層意義的理解,考察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分析圖的結構組成、橫縱坐標含義等。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兩種,其中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體細胞的主要方式。在細胞的有絲分裂中,首先要明確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周期,細胞周期指的是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結束到下一次分裂結束所經歷的整個過程。每個細胞周期都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過程包括細胞核的分裂和細胞質的分裂。間期包含G1期、S期、G2期,G1期主要合成DNA所需蛋白質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增生,S期主要完成DNA的復制,G2期主要合成有絲分裂所必須的一些蛋白質。分裂期分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主要變化是染色質經螺旋化形成染色體,植物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同時核膜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中期著絲粒整齊的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即赤道板,一個描述性的稱謂,染色體高度螺旋化,縮短到最小程度,是觀察和研究染色體的最佳時期。后期著絲點一分為二,紡錘絲牽引著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末期染色體重新伸展,形成絲狀,核膜核仁重新形成。在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占整個細胞周期的90%~95%。因此在劃分間期和分裂期時要體現時間長短的科學性。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進行歸納總結,抓圖形的深層意義,不能根據主觀臆測,要善于發(fā)現圖文中的“蛛絲馬跡”和“弦外之音”,聯系題干信息,理解題目的主旨,看透出題人的意圖,從而確定問題的正確答案。講評時,還要注意學生答題時產生的錯誤思路,幫助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避免同類型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四、在講評時還應注意及時性
檢測之后,教師在認真批改、分析統計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因此講評越及時效果越好。如果中間耽擱的時間過長,學生會逐漸淡忘,失去興趣和積極性,也就失去了主動性和學習動力。雖然大多數學生對考試成績是非常重視的,但切記不可因為分數的高低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評課除了講評答案,查漏補缺,還應及時總結學生的答卷情況,對分數較高的學生及時給與贊賞,對于有進步的學生也應及時給與表揚,而對于分數較低的學生也不可挖苦諷刺傷其自信心,應注意挖掘較差學生的閃光點,使之樹立信心,增強參與意識。
綜上所述,講評是生物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評過程中應力求精講精析,抓住典型錯因,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完成自我學習和進步,點撥方法,啟動思維,而不是一味的就題論題。教會學生解題策略和技巧,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提高生物講評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