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種集知識和實踐于一體的教學方法,初中政治學習是初中學習階段一門重要的專業(yè)性課程,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更加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雖然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取得相應的教學成果,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存有一些不足,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就必須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應用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有步驟的分析和討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程的教學目標。初中課堂教學中探討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 關于案例教學法分析
(一) 教師的歸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收集教學案例的渠道有很多,如專業(yè)教師通過去相關地方學習的機會,在實踐過程中接觸相關的典型案例。又如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資源,在網(wǎng)上尋找優(yōu)秀案例進行課堂教學。雖然有時候教學案例直接應用于課堂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加以完善。但是科學合理的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政治教師后期的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再如學校通過與相關單位進行密切合作,實現(xiàn)相關案例的資源共享,教師在獲取第一手教學資源以后,通過自己的更改和完善,也能成為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
(二) 學生的收集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較多實踐的機會,尤其是學生在臨近畢業(yè)的前個學年的實習階段,是學生實踐學習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通過自身的實習實踐,通過學生自我的發(fā)現(xiàn),能夠收集到許多優(yōu)秀的案例交由教師加以指導完善。同時學生還可以依據(jù)自我的實踐經(jīng)歷,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查詢,進行案例的自行編寫。
二、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一) 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在案例教學法中十分重要,為了能更迎合課本中的知識性內(nèi)容,老師們選取的案例必須有明確的指向,合理的選擇難易交叉的適用性強的案例,必須在同學們易于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奶嵘?,不然會喪失學生討論的積極性。而且選取的事例最好與同學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使同學們真正地融入該情境中,進而有所感悟。
(二) 實踐性原則
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就是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初中政治主要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入手,為了確保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實踐性非常重要。有了實踐,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運用所學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將知識內(nèi)化,引發(fā)對自我的思考。
三、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一) 讓知識具體化
其實初中政治的很多內(nèi)容都比較抽象、枯燥,導致了學生對政治課程缺乏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將死板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案例,生動形象。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增強記憶性,等到下次回顧該知識點時,學生們會首先想到該案例,繼而引出課本的具體內(nèi)容,消除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鴻溝和障礙,提高教學效果。
(二) 讓課堂更具互動性
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教學可以說是老師的一臺“獨角戲”,控制了整個課堂的流程,而學生們大多都無法專心參與課堂,難以做到聚精會神的聽課,直接導致了老師講課時間的浪費。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充滿互動和樂趣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課堂上,同學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去探索。這是因為在案例教學中,小組討論交流是重要的一環(huán),需要同學們主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這種方法在初中的課堂上會增強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互動性,激發(fā)熱情。
(三) 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氛圍
新課改對初中政治課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單單只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而要教學生去運用去實踐,所以初中政治老師的素質(zhì)也要不斷提高,使教學更順應時代潮流。而在案例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因為老師要提前精選案例,并且要評估其對學生的影響程度,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要付出更多的心力,這也在無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一) 選擇正確、有實際意義的案例
案例教學法,顧名思義,案例是最重要的,要想讓該方法真正有效果,第一步就是案例挑選,認真篩選,才可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主要由老師完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挑選案例:
第一,政治老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進度和目標及課文內(nèi)容先廣泛收集再精心篩選,避免隨意盲目的導入與課本不相關的案例,保證課本知識能準確地從該案例中體現(xiàn),做到一針見血。第二,保證案例的新鮮性與可讀性,要包含同學們感興趣的元素,例如國家政治方面的新鮮事,而且最好帶有探究性,學生們在分析不出具體結論的情況下,會大大增加互動討論的熱情,更好地展開交流。第三,政治老師應設置案例相對應的學習任務或問題,在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明確他們討論的目的和要求,在課后的作業(yè)也可以及時讓同學們鞏固課上所分析的案例,加深記憶。
(二) 呈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
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案例教學法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老師的說,借助多媒體手段或者表演的形式也是一種案例的展現(xiàn)?,F(xiàn)代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幻燈片、視頻的放映等,這種工具的出現(xiàn)不僅方便了老師,同學們上課的氛圍也會變得輕松起來。
課堂上案例的呈現(xiàn)也可以采用角色互換的形式,就是由同學提出一個案例,由老師和其他同學們進行討論分析,這鍛煉了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事情的能力,也拉近了老師與同學們的距離。
(三) 注重案例分析、討論
將案例導入課堂固然重要,但案例分析和討論才是案例教學法運用的重點。老師要給同學們留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負責組織。
教師在學生發(fā)表完意見后最好也提出自己的想法,換位思考,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引領同學們走向正確解決問題的道路,這樣雙方意見結合,學生學到的東西會更多。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視角下,可以看出初中政治教學在引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應盡快地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案例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起到達到教學要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漢和.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有效運用案例教學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陳雄林,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四喜完全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