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課堂導入,就是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有意識,有目的運用各種教學媒體,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課的一種教學行為,是課堂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一個成功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呈現出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使學生投入到尋求探索的課堂活動中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使師生共同沐浴于和諧愉悅的氛圍之中。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導入;方法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按邏輯順序應包括復習引入、新課教學、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五個環(huán)節(jié)。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以合理、恰當、精彩的方法導入新課,對整堂課的敦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化學課堂的導入方式談一些個人的看法和見解,以與同行商榷。
一、創(chuàng)設美好的教學情景引入
高中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審美的能力,他們對美好的東西有一種特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膠體的性質》一節(jié)的引入,可以多媒體播放這樣的情景:清晨,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時,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會看到縷縷霞光穿過樹林的枝葉灑在地面上,晚上走在城市的馬路上,會看到汽車燈光產生的兩條強烈的光柱等等,這些美好的景象的產生都與膠體有關;那么你們想不想深入地探究一下什么是膠體嗎?學生會被這種美好的景象一下子吸引過來了,整節(jié)課的氣氛也非常活躍。再如《鈉的重要化合物》可以用焰火來引入,這種生動美好的教學情景就是一種興奮劑,它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興奮起來,可以喚起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
二、生活實際應用引入
在講《原電池》這個概念時可以以這樣一個故事開頭,曾經有一位格林太太鑲了一顆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的金牙旁邊的一顆牙齒破碎,牙醫(yī)為她補了一顆不銹鋼牙,可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太就留下了“后遺癥”:經常頭疼、夜間失眠、心情煩躁,拜訪了很多當時的名醫(yī),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儀器,都無功而返,后來,一次偶然機會,她遇見了一位年輕的化學家,化學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煩惱,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輕的化學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煩惱嗎?這樣在給學生講解原電池的概念和定義,讓學生們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性和積極性,最后學生會知道答案。金牙和不銹鋼牙與口腔唾液中的電解質形成原電池,這種微弱的電流連續(xù)地、長時間地刺激格林太太神經末梢,打亂了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狀態(tài),引起人體的不適。這樣教學效果就非常顯著。
三、歷史故事引入
在講《物質的量》這個概念時可引入曹沖稱象的故事?!安軟_稱象”的故事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大象是現在陸地上最重的動物,體重約為1500—2000公斤??稍谌龂鴷r期,是沒有如此大稱的,聰明的曹沖想出的辦法是先把大象趕上船,在船上記下水面的高度。再往船上放入石頭,當水面達到同一高度時就可以判斷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化整為零,化大為小。進而讓學生想想如何計量分子的個數。這樣對物質的量這個概念就比較容易接受。
四、激情引入法
根據教材內容,教師還可用激情的語言,講述一點化學史料,借以喚起學生愛祖國,愛科學的熱情,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堿金屬部分知識時,可先告訴學生金屬鈉是由英國化學家戴維發(fā)現的。戴維用電解法電解鉀后,將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時,“轟”的一聲發(fā)生了猛烈的燃燒和爆炸,戴維從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這些絲毫沒有動搖戴維酷愛科學,勇于攀高峰的決心,他十分風趣地說:“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還有一只眼睛,還可以繼續(xù)為化學事業(yè)工作?!焙髞泶骶S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電解法制得了鉀和鈉,還成功地制得了鋇、鈣、鍶、鎂等金屬,此外還制取了非金屬硼和氫氣(N2O)等。我們九十年代的青年學生,要好好向戴維學習,將全部精力用于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四化建設,作出一份應有的貢獻。
五、化學魔術引入法
用化學魔術引入新課,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把新課推向高潮。 比如,在講解氨的結構和性質一節(jié)時,可先給學生做“空瓶生煙”的小魔術,然后指出:氨氣除了具有與氯化氫作用生成氯化銨的性質外,還有哪些性質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詳細討論氨氣的結構和性質。
六、詩詞導人法
理科教師課堂念詩,是一件讓學生感覺比較新鮮的事,覺得新鮮思維也就自然跟著老師走了。在學習必修2《來自煤和石油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中的乙烯時,可以引用杜牧的絕句《過華清官》:“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傳是當時楊貴妃喜歡吃荔枝,但荔枝是摘下來立刻吃才能保持鮮味,于是唐玄宗就命人八百里加急,馬不停蹄地從廣東運去西安。這首詩顯示出當時長安的繁華以及荔枝運送人的辛苦。回想當今社會,我們要想吃新鮮的荔枝不是什么難事。那么為什么今天我們很輕松地就可以吃到新鮮的荔枝呢?這就與我們今天所學習的乙烯有關。這樣的課堂引入讓學生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自然也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
七、模型展示導入法
化學模型可以變抽象為直觀,因此抽象的知識點配以模型講解更容易讓學生感興趣,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如必修1《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的學習,可以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甲烷的結構特點,直觀易懂。選修3《物質結構》講“原子晶體的結構和性質”時,可以向學生展示金剛石的結構模型,同時向學生解說:這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金剛石,也就是鉆石的結構模型,你想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才能感覺到金剛石的溫柔嗎?要感覺到鉆石的溫柔必須付出怎么樣的代價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原子晶體的結構和性質吧,學完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新課的導入雖僅占幾分鐘或幾句話,但它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階段,它正如戲曲的引子,影劇的“序幕”一樣,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撥動學生的心弦,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起著新舊課之間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講好每節(jié)課的開場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單位:重慶市墊江第一中學校)
作者簡介:孫建,教師。
參考文獻
[1]舒義輝.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導入中的問題及策略研究[M].《考試與評價》,2016.
[2]高殿訪.淺析如何提升高中化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研究[M].《理科考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