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霞 郝曉燕
摘 要:概念是形成數學知識鏈的基本元素,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明白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還要提高學生對概念的應用能力。為此,教師要善于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興趣,并結合實例實施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每一個數學概念。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1-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23
做好數學概念的教學,是確保數學教學成果的關鍵所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初中數學概念大都枯燥乏味,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為了促進學生理解,教師應在具體教學中,加強知識和學生思維之間的聯系,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在學生腦海中構建完整的知識表象,幫助學生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掌握概念的應用方法。
一、合理解釋數學概念,促進學生理解概念
在教學數學概念時,除了要講清楚概念或定義的實際來源,還應講清楚概念或定義的合理性,僅僅介紹書本中的規(guī)定是不行的,因為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單純依靠學生對概念的字面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概念的本質除了反映事物屬性之外,還應深入挖掘其遵循的規(guī)律,雖然教師不需要講清楚其中的原則,但是也要深入淺出的講明白概念和定義的合理性,讓學生感到這一規(guī)律的自然與恰當。例如,在教學am÷an=am-n這一公式時,為了讓m-n時仍然適用,就必須給學生解釋清楚:當m是正整數時,am是表示m個a相乘;當m是零、負整數、分數時,am就不能看作m個a相乘了,為此,就給出相應的規(guī)定:a0=1。由此可見,在推廣指數概念時,就要遵循這樣的原則:新的指數要適應原有冪的性質。只有遵循以上原則,才能保證概念和公式的合理性。反之,如果教師一味讓學生做題,而不加深入解釋,可能無法取得理想效果。
二、深入理解概念,深化學生思維
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對概念形成清晰深刻的認知,才能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深入剖析概念實質,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消化概念、應用概念。為了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應緊緊抓住概念本質,拓展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質和量兩個方面明確概念反映內容。例如,在教學“垂線”概念時,應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一是了解垂線背景:當兩條直線相交時,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其余三個也一定是直角,這就是對概念內涵的反映;二是知道兩條直線相互垂直,那么這兩條直線就一定相交,這是概念外延的反映;三是學會利用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定義進行判斷與推理,懂得定義具有性質和判定兩種功能。通過對概念內涵與外延的深刻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內容,提高學生對概念的運用水平。
三、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促進感知
促進學生概念形成的最佳途徑是學生自主發(fā)現的,需要學生自主動手實踐,只有學生親自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才能在演示和實踐的過程中得出結論,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更加容易理解。對于此類概念的獲得,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資源,并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動手制作相應的模型,讓學生在動手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形成概念感知。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時,可以將矩形紙對折后一刀剪下,此時再展開,引導學生發(fā)現角和邊重合相等,再利用一副三角板進行拼圖,學生馬上就能發(fā)現直角三角形的30°角所對應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梢?,利用學生身邊的材料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從中抽象與概括出相應的數學概念,同時加強動手實踐操作,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操作中促進感知,進一步掌握數學概念。
四、加強實踐應用訓練,促進學生理解概念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靈活合理的應用數學知識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學習的歸宿,只有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讓他們切身感悟數學的魅力,才能更加喜歡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亦是如此。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貼近生活引入實例,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思維的轉化,幫助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例如,在教學“數軸”這一部分時,可以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用溫度計上的記數特點引導學生掌握0℃、正負度數、單位刻度、度數的增減等。通過實物演示來啟發(fā)學生利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數,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數軸概念;又如,在教學“等腰梯形定義”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堤壩橫截面圖形或等腰梯形橫截面的形狀,通過直觀的圖形幫助學生形成深刻的概念感知,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應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要將概念的學習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概念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數學概念的教學,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最終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為下一步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繼才.關于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2] 白錦琛.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方法的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
[3] 徐澤貴.初中數學概念的教學[J].銅仁學院學報,2005(2).
[4] 黎昆.探討式教學法對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質量的提升[J].學周刊,2017(26).
[5] 孫宗霞.數學概念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談對數學概念教學的粗淺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