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吟歌
【摘 要】在積極推進高校教育改革的進程中,高校校園開始逐步加快文化建設的速度,而文化建設當中的突出特點就是將高雅藝術引入校園。高雅藝術進入高校校園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能夠促進優(yōu)秀文化傳承和發(fā)揚,提高高校學生的藝術審美素質,增強其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鑒賞水平,讓校園文化建設質量得到根本提升。高校在教育改革當中必須進一步深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特別是要將側重點放在高雅藝術的傳播和推廣方面,用高雅藝術促進文化建設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高雅藝術;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9-0194-01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
我國正在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發(fā)展,這是實現(xiàn)中國夢以及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措施。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是由社會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的文化文明建設內容共同構成的一個綜合體,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建活動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和突出效果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高校需要在文化建設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文化建設的研究以及實踐工作。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突破口以及著力點,必須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其中將高雅藝術引入高校校園則是一項重要的措施。高雅藝術如戲曲、交響樂等在一高校教育實踐當中的廣泛推廣和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豐富其校園文化生活,從而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助力。對此,高校領導以及廣大師生要進一步深化對高雅藝術的認識,特別是要意識到高雅藝術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高校領導要做好一系列的領導工作,為文化建設工作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二、精心設計,合理組織
高雅藝術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的作用實際上是通過一系列的高雅藝術實踐活動呈現(xiàn)的,所以精心設計以及引入高雅藝術實踐活動,并做好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就顯得尤為關鍵。
第一,高??梢詫iT設置高雅藝術的專題講座,針對交響樂、戲曲、舞蹈、歌劇等不同高雅藝術的特征,邀請在這些方面具有極高造詣的教授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和面授教學活動。這樣的活動能夠讓高校學生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高雅藝術的相關問題,豐富學生的藝術理論素養(yǎng),強化高雅藝術在文化建設當中的效果。第二,高??梢匝垏鴥韧庥忻慕豁憳穲F、話劇團、歌劇團等藝術團體到學校來進行演出,讓學生在觀看表演時豐富對高雅藝術的領悟和體驗,讓學生在觀看中受到藝術啟發(fā),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以及審美素養(yǎng),促使學生主動積極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
三、科學規(guī)劃,逐層深入
推進高校文化建設以及發(fā)揮高雅藝術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的積極作用是一項復雜和綜合性的學校教育工程,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急于求成無法獲得理想的建設效果,同時還會降低文化建設的質量。所以,高校要做好高雅藝術引入文化建設的科學規(guī)劃工作,并分步驟、分層次向前推進,結合高校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以及高校文化建設的內在需要制定操作性強的目標、計劃以及措施。
第一階段,高??梢詫iT開設藝術鑒賞的選修課程,讓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欣賞水平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同時滿足學生的多元化藝術需求。第二階段,高??梢詫iT成立學生藝術社團,讓學生的高雅藝術愛好擁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第三階段,高??梢苑e極組織具備學校特色的文化藝術節(jié)實踐活動,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高雅藝術交流展示活動的方式增強高雅藝術的文化影響力,優(yōu)化校園文化建設的氛圍。
四、形成制度,增強效果
為了推動高雅藝術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的有效滲透,增強文化建設的實效性,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制度作為保障,使得高雅藝術建設以及高雅文化建設能夠在健全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之下得以持續(xù)性發(fā)展。這就需要高校在相關制度建設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真正建立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機制,推動高雅藝術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當中的有效融入。
第一,將高雅藝術實踐活動的實施納入到高校文化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中來。第二,將具體活動的組織、實踐方法等用學校文件確立下來,形成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并根據(jù)具體工作的實施要求進行制度的調整和健全,增強制度的保障效果。
高雅藝術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要素,讓高雅藝術進入高校校園,除了能夠在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突出效果之外,還能夠完善高校學生的人格和促進及審美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梢哉f高雅藝術能夠服務于高校校園建設和改革,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那么在今后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當中,必須進一步推進高雅藝術的應用與普及,并在思想以及行動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深化文化建設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牛潔,何琳,蔡濱徽.高雅藝術進校園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8):114-115.
[2]周世祥,李莉.談藝術教育在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J].學理論,2014,(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