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怡
【摘 要】英語作為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全能性人才,為我國提升國際地位奠定人才基礎。而為了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教師不妨合理利用全身反應法,構建高效英語課堂。鑒于此,筆者主要圍繞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全身反應法 農村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前言:英語對小學生來講是一門重要學科,也是難度較大的學科。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小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而全身反應法,作為一種全新教學受段,將其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使英語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從而實現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效激發(fā)。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當圍繞小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合理利用全身反應法展開英語課堂高效教學。
一、全身反應法教學特性及優(yōu)勢分析
全身反應法,簡稱TPR,是一種全新教學手段,教師利用此種教學手段展開英語課堂教學,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小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方便。教師借助游戲、音樂、實踐等多種形式,構建開放性、自由性英語課堂,從而減緩小學生英語學習緊張壓力。同時,小學生通過手、腦、口并用展開英語知識學習,更容易對英語知識形成直觀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效率。區(qū)別于傳統灌輸性英語教學,TPR教學法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重要路徑,因此,作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合理利用PTR教學法,構建活力英語課堂。這樣,小學生在歡愉的課堂氣氛下,才能夠以更加積極、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英語學科深入學習當中。
二、全身反應法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游戲操練,完成英語單詞教學
單詞是小學英語重點模塊,也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同時,單詞也是比較枯燥的學習內容,若想讓小學生對英語單詞學習產生興趣,教師不妨利用PTR教學法,構建游戲操練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在娛樂的氣氛下,完成英語單詞學習。以“方位”類單詞學習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先組織一名學生將書桌物品按照不同順序擺放。然后由一名同學負責提問,其他同學進行搶答。如“Where is the ruler? Where is the chair?”等,然后其他學生利用所學方位單詞,如“in,on,up”等單詞展開學習。學生一邊參與游戲活動,一邊鞏固小學生英語單詞記憶程度。
2.指令教學,實現英語句型教學
農村教師在英語教學時,不妨合理利用教學口令,幫助學生強化英語句型理解和記憶。利用教學口令,不僅能夠使農村英語課堂更加有序,同時也能夠讓小學生跟隨教學口令,高效完成英語句型學習。首先,教師在授課之前,不妨利用英語口令組織課堂教學,如“Stand up,please.”這樣,既能夠讓小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同時也能夠幫助小學生直觀體會英語詞組、句型使用情境。如教師在講解“come in ”時,不妨組織學生進行演示,由學生站在門外,輔助教師完成演示教學??傊?,利用PTR教學法,以英語口令的方式完成小學英語句式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熟悉英語使用情境,從而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3.情境教學,完成英語表演教學
設置課堂情境,實施PTR教學法,能夠讓小學生對英語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鼓勵學生根據英語情境展開表演,從而加深英語基礎知識記憶。以“Look at these jeans.”為例,教師不妨鼓勵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時裝材料,比如自己的衣服、褲子等,然后在課堂上展開小型時裝表演。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利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對話,交流分享表演心得、體會。從而使英語課堂氣氛更加愉悅,小學生參與興致更加熱烈。
4.音樂教學,鞏固英語知識記憶
教師在利用PTR教學法,展開小學英語教學時,不妨將英語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比如說音樂學科。教師利用音樂課程,將英語單詞、語法有效編排到音樂作品中,制作成童謠的方式,供學生傳唱。相較于機械性記憶,帶有旋律的知識形式,能夠使小學生記憶更加深刻。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音樂貫徹于課程導入、英語朗讀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有效渲染小學英語課堂氣氛,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三、關于全身反應法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的幾點思考
1.考慮小學生英語基礎
通常情況下,利用全身反應法展開的英語課堂教學,多適用于初次接觸英語學科的小學生群體。因此,教師在設計全身反應法教學方案時,應立足于小學生英語基礎、認知基礎、行為基礎等,根據小學生知識基礎建設情況,合理控制英語教學難度,從而使小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自信心,提高英語學科學習熱情與主動性。
2.做好教學設計工作
為了使全身反應法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教師在執(zhí)行教學活動之前,應當做好教學設計優(yōu)化。根據小學生興趣需求,合理優(yōu)化英語教學內容,豐富全身反應法的教學素材與材料準備。同時,教師在準備教學工作時,應當考慮好學生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豐富全身反應法教學類型,促使學生形成要學、樂學的英語學習理念。
3.貼近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利用全身反應法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應當考慮情境素材是否貼近下學生生活環(huán)境。盡量選擇喜愛小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從而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與學習英語知識。積極利用英語知識進行對話、交流,自主朗讀英語素材,豐富自身英語知識儲備,提高英語學科實踐技能。
綜上,英語對小學生來講,是一門重點學科,而教師若想讓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必須更新教學思想與課堂形式。作為一名在新時期教學環(huán)境中執(zhí)教的教師,應當注重學生主體作用在英語課堂上有效發(fā)揮。因此,教師不妨合理利用全身反應法,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讓小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濃厚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曉紅.試論全身反應法(TPR)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90.
[2]楊婷婷.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以古林鎮(zhèn)中心小學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12):124-125+130.
[3]茍巧麗.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J].小說評論,2013(S2):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