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為少先隊活動的探索帶來新的契機。圍繞校園文化建設,借鑒新課程的理念,將少先隊活動融入校本課程建設之中,深化少先隊活動課內涵。我校以少先隊活動為抓手,立足校園,延伸家庭、社會,把少先隊活動納入校本課程管理之中,落實少先隊活動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助推少先隊活動課程化,彰顯少先隊教育主題和文化特征,使少先隊工作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真正成為學校整體發(fā)展騰飛的有力翅膀。
【關鍵詞】少先隊活動 課程化 實踐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少先隊活動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活動課,各地各校要確保少先隊活動時間,小學1年級至初中2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并要求科學設計少先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充分尊重少年兒童的主體地位,遵循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認真把握少年兒童的情感、意識、信念形成的基本規(guī)律,將少先隊活動與學校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要精選與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教育內容,采取少年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體驗性活動,努力增強少先隊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逼鋵?,早在十年前,泰州市姜堰區(qū)實驗小學就已經開始進行探索,歷經十年歷練,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主題鮮明、內容多彩、獨具特色的少先隊活動課程。
一、借資——組合校內資源,豐富少先隊活動課形式
泰州市姜堰區(qū)實驗小學是江蘇省第一批省級實驗小學,在抗美援朝期間,學校大隊部因在全國發(fā)起倡議“省下零花錢 捐獻兒童號飛機”而享譽大江南北。承載這段光榮的校史,一代代實小人充分挖掘這段可貴的校史資源,高舉愛國主義教育大旗,在少先隊員素質教育全面提升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新的歷史時期,伴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步伐,校園硬件設施一流,科學探究室、演播室、手工制作室、娃娃農場等各項功能場所配備齊全。學校大隊部充分挖掘校園資源,指導各中隊利用這些紅領巾特色陣地,走出教室,開展形式多樣的少先隊活動課。校園氣象站的隊員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觀察氣象變化的規(guī)律;手工制作室里隊員們和輔導員一起親手制作陶泥、蝴蝶標本感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演播室里, 校園電視臺小編輯在老師的帶領下策劃新的一期節(jié)目,親身參與電視節(jié)目制作的全過程;科學探究室里隊員們在動手操作中進行各種有趣的科學觀察,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娃娃農場中經常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輔導員帶領隊員們開展“勞動最光榮”“我是小農民”等少先隊活動課。隊員們在體驗中收獲勞動的快樂,同時學會珍惜和分享勞動成果。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建立了“班樹園”等七個園林,其中“世界文化林”將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兒童作為學校的德育目標。依據(jù)此目標,設定“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國際交流為依托”的德育思路,計劃通過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隊員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引導隊員面向世界,學習世界各地文化,培養(yǎng)既具有本土情懷又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世界公民。主題文化墻、星光大道中所設計的每一個主題內容,讓隊員們親身參與其中,激發(fā)了隊員們蓬勃向上的正能量。校園資源的挖掘對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進行了有效創(chuàng)新,增強了少先隊活動課的吸引力,令隊員們期待。
二、借力——整合校本課程,深化少先隊活動課內涵
少先隊活動的開展為少先隊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讓少先隊在學校中的存在與發(fā)展獲得課程體系和教育法規(guī)的保障。以少先隊活動為切入點,開發(fā)少先隊活動課程,必將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學校少先隊從“禮儀教育、時代新形式教育、愛國主義讀書活動教育、體育藝術、少先隊陣地、基地教育、紅領巾社團活動”課程設置入手,把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分年級段、分學科有機地整合“少先隊進課堂”活動科目,利用暑假時間分年級編寫了6本少先隊活動教材,制定課程目標和課程綱要建設計劃。做到活動要有師資、有計劃、有教案、進課堂,將活動課程落到實處。如“紅領巾社團活動課程化”, 通過《姜堰區(qū)實驗小學紅領巾社團活動課程方案》,積極落實“兩級目標四步走”的實施規(guī)劃,設定“班級社團+特色社團”的組建模式,克服了學生較多,場地有限,教師資源不足,課程內容開發(fā)難度較大等諸多困難,實現(xiàn)了社團活動課程“全員化、草根化、平民化、常態(tài)化”目標,構建了4大類別社團活動系列:學科拓展類、社會實踐類、科技創(chuàng)新類、體育藝術類,組建了30個社團,并且吸納了熱心社團活動的家長和社區(qū)專業(yè)人士等資源,為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提供了寶貴、豐富的資源。
此外,學校各中隊依托家鄉(xiāng)的歷史人物、人文景觀、名勝古跡等具有濃厚文化主義的資源,通過活動課的開展,隊員們對本中隊的內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形成精彩紛呈的中隊個性文化,實現(xiàn)隊隊有文化的意蘊氛圍。
三、借智——融合課程開發(fā),提升少先隊活動課層次
為保證少先隊活動課程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少先隊教研中心,依托已立項的省級課題《每周一課時“少先隊活動課”常態(tài)化操作模式研究》,從分項研究逐步走向全覆蓋研究,推動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的研究創(chuàng)新。一是專題學習,注重機制創(chuàng)新、統(tǒng)分結合,這里的“統(tǒng)”指寒暑假集中的輔導員培訓,開展對少先隊活動課程發(fā)展方向的聚焦分析?!胺帧笔侵该吭碌谝恢艿闹苋挛缯匍_隊員發(fā)展聯(lián)席會議,所有的輔導員參加,會議研讀《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綱要》及《江蘇省少先隊活動課實施計劃書》,針對某一個問題來進行專題性的研討,實現(xiàn)了對隊課的具體內容、形式有效的突破。二是專題研究,突出整體入手,點上突破。一個階段當中我們圍繞一個活動主題進行1-6年級活動體系的整體架構,并且從關鍵年級的研究入手來實施活動的開展。第三是中隊課開放,強化重心下移,自主策劃,我們確定年級組長為年級隊課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思路,在踐行活動課程建設的過程當中,引領輔導員形成活動課程建設的“三自”和“三有”的行為自覺,“三自”就是自主策劃,自主推進,自主評價;“三有”指前有策劃方案,中有組織指導,后有反思總結。
學校各中隊的隊課各具特色,大隊課和微隊課相結合,每個月在年級組進行開放活動。每學期、每學年通過開展校區(qū)、集團少先隊活動課微論壇,就少先隊活動課開展中的經驗和困惑進行討論交流,互相碰撞,促進輔導員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借新——利用新媒體資源,創(chuàng)新少先隊活動課載體
新媒體的出現(xiàn),為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提供了新途徑和新載體,新媒體技術已經在少先隊領域逐步被應用起來。
在近幾年的少先隊工作中,我們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借助網(wǎng)站、博客、QQ、微信等新媒體渠道,進行社會化動員,搭建網(wǎng)絡平臺,對少先隊活動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凹t領巾相約中國夢”“少先隊建隊紀念日”等一系列活動,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平臺,展示學校多姿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學校中隊輔導員QQ群、少先隊微博的建設,更為本校少先隊輔導員活動宣傳、分享經驗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在中隊QQ群中開設“知心姐姐信箱”對隊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博客中開展“做一日家長”“文明我先行”討論交流活動。這種互動的形式可以使隊員們自由交流,既滿足了他們展示自我的愿望,又能達到互相啟發(fā)、互相教育的目的。通過網(wǎng)絡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交流與互動,能夠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增強了隊員的參與意識。有效運用新媒體,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推動素質教育的強大合力,建立師生互動、家?;ゴ?、社會互助的育人新機制。
十年來,姜堰實小人沒有“于驚濤處聽駭浪”的轟轟烈烈,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園丁柔情,十年的辛勤汗水,澆灌出實小的春色滿園,收獲了累累碩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莘莘學子。學校的少先隊活動課程的構建已成為全市的“樣板工程”,在全省也形成了重要影響,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先后被表彰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江蘇省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江蘇省紅旗大隊”,榮獲全國“紅領巾心向黨 我的中國夢”征集活動優(yōu)秀組織獎等光榮稱號。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城西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