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異化理論是馬克思早期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理論工具。但隨著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影響的擺脫和超越,盡管馬克思還偶爾使用“異化”概念,但更多的是用自己創(chuàng)立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作為分析工具,來研究資本主義及其發(fā)展走向的。因此,“異化”范疇在馬克思理論中,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研究這一發(fā)展軌跡,可以深刻領會馬克思治學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超越、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
[關鍵詞]馬克思;異化;唯物史觀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18)02—0034—04
[作者簡介]張清政,男,中共中央黨校碩士研究生。
異化理論是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理論思想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該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形成、發(fā)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一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其唯物史觀的形成、發(fā)展,有一個變化、完善的過程。
一、唯物史觀形成之前的馬克思異化理論
馬克思對異化問題的研究是在批判繼承前人異化理論,尤其是費希特、黑格爾、費爾巴哈等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科學闡發(fā)的。馬克思第一次提到異化問題是在他的博士論文中,用“異化”一詞表達“原子的偏斜運動”“只有在伊壁鳩魯那里現(xiàn)象才被理解為現(xiàn)象,理解為本質的異化,這種異化本身是在它的現(xiàn)實性里作為異化表現(xiàn)出來的”①。這時候的馬克思本人還是青年黑格爾派,深受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影響,所萌發(fā)的異化概念思想是與其后來異化勞動理論是不同范疇的。畢業(yè)后,馬克思從書齋生活走向現(xiàn)實社會實踐,在《萊茵報》報刊社參加了工作,并遇到了啟發(fā)他進行現(xiàn)實性思考的“物質利益”問題。隨著研究的深入,他的世界觀也開始轉變。準確地說,這時的馬克思才真正從一介書生開始面向現(xiàn)實、走向現(xiàn)實。馬克思當時所生活的德國,人民群眾沒有言論出版自由,殘酷的統(tǒng)治者又對農民進行嚴重地壓迫,整個農民階層生活十分悲慘。在這樣的現(xiàn)實背景下,馬克思開始懷疑黑格爾有關國家與法的相關理論,開始覺悟性地思考現(xiàn)實物質利益問題。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一書中,他把“異化”概念和對異化現(xiàn)象的批判引入到現(xiàn)實的政治領域。后來,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下,揚棄了黑格爾觀念中的抽象異化的思想。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人的自我異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異化”②,就成了哲學的迫切任務;于是從對不可見的意識虛構的世界的批判就轉變成了對現(xiàn)實世界的批判。強調,“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推毀”③。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用“異化”概念來分析經濟問題,提出“金錢異化論”。這可以看成是其“異化勞動”思想的萌芽。他揭示并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認為在這個私有制統(tǒng)治下的社會就是個殘酷剝削的社會,是赤裸裸的金錢社會。金錢是衡量一切的價值標準,是唯一的真神。人類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衡量的商品,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價值完全被漠視。整個社會以金錢為導向,人人膜拜金錢,人人又受金錢的奴役??傊?,“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這個外在的本質卻統(tǒng)治了人,卻向它膜拜”,“物的異化就是人的自我異化的實踐”①。因而,克服異化和實現(xiàn)人類的解放,不能只限于宗教、政治的解放,而要從金錢社會中、舊式勞動中的現(xiàn)實中解放出來。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評經歷了由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現(xiàn)實批判的過程。而且他努力研究經濟問題,著眼于現(xiàn)實的人的實際生活,力圖從對經濟學的研究來找到答案。在《1848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一書中,他明確地提出了較系統(tǒng)的異化勞動理論。雖然這本書的論證問題的思維方式沒有擺脫費爾巴哈的影響,但是它直指最核心的私有制,是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形成的真正起點。馬克思指出:人要存在和發(fā)展就一刻也離不開勞動。它是人的本質特點,也是人不同于動物的根本屬性。但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一個矛盾事實是:工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越多,自己就越廉價,越受自己產品的壓迫,越貧窮。一邊是物的不斷增值,另一邊卻相反的是人的價值的不斷貶值。這就導致了人的勞動和勞動產品變成跟人相對立的、異己的獨立存在物,不依賴于人而存在了,即勞動異化了。勞動成為被迫、摧殘人的活動,勞動產品也不再是滿足于人需要的物品,而是反轉過來成為支配人、奴役人的力量。這就導致了勞動產品的異化——物的異化;人的生產活動本身的異化——自我異化;人的類本質同人相異化;個人同他人相異化。總之,是全面的異化。這便是著名的異化勞動的四個基本形式。馬克思還分析了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關系,這是異化勞動理論的實質與核心。他批評資產階級國民經濟學把私有財產作為是異化勞動產生的根源。它之所以如此解釋,是因為它力圖維護私有財產的永恒正義性和真理性,因為只有維護私有財產制度的不變,才能讓資本主義制度永葆合法性,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資本的增值。而作為弱勢群體的工人階級就將繼續(xù)被奴役,給剩余價值的榨取提供源源不絕的新鮮血液。而異化勞動理論則揭露了工人被奴役的秘密,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弊端,并提出了解決途徑。消滅異化勞動就必須消滅私有財產,實現(xiàn)工人階級解放和全人類解放,需要揚棄異化走向人對人本質的真正占有,使得合乎人性的人的高層次復歸。這時候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歷史也真正成為“人”的歷史,社會才成為共產主義新社會。
此時馬克思所使用的“異化”概念,無論在使用領域、還是內涵都是已經完全不同于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的了。在黑格爾看來,所謂的異化都只不過是絕對觀念上的異化,人不過是異化的產物和結果。他的這種異化理論具有傳統(tǒng)濃厚的思辨主義與神秘主義特點。費爾巴哈則認為黑格爾的異化觀是對真實關系的顛倒。在現(xiàn)實世界里,人應是絕對的本位,因此所謂的異化都只不過是人的異化而已,離開了人的異化,觀念的異化是不存在的??墒?,費爾巴哈所描述的人是抽象的、無聲的、孤立的、純天然的人,體現(xiàn)了其一貫的形而上學的特點。他看不到人是處在實在的生活中、處在各種實在的社會關系中。而這和馬克思所說的現(xiàn)實的、實踐的、社會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二、唯物史觀形成時期的馬克思的異化理論
《神圣家族》一書,是馬克思奠定無產階級世界觀理論基礎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手稿》中,馬克思在論述人與人相異化的勞動異化表現(xiàn)形式時,已含蓄地表達了階級分化的思想,而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則進一步明確地論述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階級對立分化,指出了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的條件。必須要認識到人民大眾在推進歷史前進中的決定作用,要實現(xiàn)人類的解放,就必需群眾進行廣泛而又深刻地革命運動,來消滅這些異化的基礎和形式??梢钥闯?,《神圣家族》論述要比之前的《手稿》要深刻了一步:已開始從人本主義的異化理論向歷史唯物主義的異化理論轉變,對人的本質屬性不再只從異化的角度去分析了。1845年,馬克思開始批判費爾巴哈,并逐步擺脫了費爾巴哈思想的局限性,最終和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劃清了界限?!蛾P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②,第一次從根本上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異化觀。對費爾巴哈把人的本質險隘地理解成“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的普遍性”①,給出了批評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對人的本質的實踐觀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②。這就把對人的本質的研究,從抽象論證發(fā)展到對具體實在的社會關系的分析,置于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為創(chuàng)立歷史唯物主義的異化觀奠定了基礎。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以下簡稱《形態(tài)》)中,馬克思進一步批判了抽象的人本主義異化觀,標志著馬克思徹底地擺脫了黑格爾唯心主義思辨哲學和費爾巴哈形而上學人本主義的影響,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唯物史觀原理,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異化觀,即“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③。馬克思用分工概念對歷史上出現(xiàn)的異化現(xiàn)象作了科學的分析,認為異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和分工情況。生產的不斷發(fā)展必然導致分工,而分工又進一步引起產品的剩余和交換的發(fā)展,演化產生私有制。因此,私有制是從分工中產生的。在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或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的情況下,這種分工和勞動天然地導致強制性地進行。而分工只要不是出于自愿,就必然會制約個體的勞動和勞動形式。他的勞動活動本身和勞動產物對勞動者自己來說必是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他們受這異己存在物的支配。因此,異化是和這種舊式分工緊密關聯(lián)的,異化就是舊式分工的必然結果。而要消除異化與舊式分工,就須有足夠發(fā)達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多樣,滿足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并消滅私有制,實行共產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共產主義,就是要把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從勞動異化中,也就是從舊式分工和私有制中解放出來。這種解放不是武斷地從行政、法律、政策命令下取得的,也不是從人的抽象本質空想出來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它不是一種倫理要求,不是“從尋找‘本質開始的”,而“是用實際手段追求實際目的的最實際的運動”④,是一個不斷實現(xiàn)的歷史過程和歷史必然。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并不是諸如此類唯心主義的人的類本質、私欲的追求、英雄主義的展開,而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結果。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趨勢,這個社會將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代替人的異化的新社會。
實際上,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對待“異化”一詞的使用,態(tài)度是審慎的,甚至帶有某種批判和否定的傾向。這與唯物史觀的形成的確立有很大關系。在《形態(tài)》一書,馬克思不是直接用“異化”一詞。馬克思在敘述自發(fā)分工導致了人的生產活動對自己來說異化了,用的是“異己力量”一詞;在敘述私有制社會下人類活動的產物轉變成了與自身相對立的、限制乃至支配自我的力量時,在敘述國家自契約產生以后卻不斷地與公共利益相背離,日益凌駕于眾人之上,變成支配人民大眾的意志和行為的機構時,都沒有再簡單直接地使用“異化”一詞。甚至對“異化”一詞還有批判傾向的說明,如把“異化”一詞說成是哲學家們易懂的話。在批判史蒂納唯心主義異化觀時講到:把現(xiàn)實關系和人都事先看成是異化的,這樣一來,哲學關系和人都變成了抽象的異化名詞,這是空洞的,不符合現(xiàn)實事物聯(lián)系的。顯然,馬克思看到理論家對“異化”概念的濫用,反對顛倒現(xiàn)實存在和意識的關系,把人類歷史看成精神意識的發(fā)展過程,看成人的自我異化的過程。因此,為了同這種唯心主義歷史觀劃清界限,馬克思對“異化”一詞采取了盡量不用的態(tài)度。
三、唯物史觀發(fā)展時期的馬克思的異化理論
《形態(tài)》以后的著作,馬克思幾乎不再用過去的“異化”概念進行寫作。在唯物史觀發(fā)展成熟時期,“異化”一詞出現(xiàn)在《資本論》中,只是作為剩余價值學說中一個特定概念有限定地使用,是作為借用概念來研究政治經濟學,而不再是哲學層面上的范疇,也不像在《手稿》中那樣作為中心概念使用。用唯物史觀來審視,異化理論不能很好地從本質上揭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只有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理論“基石”,才能科學說明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異化現(xiàn)象存在的根源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根本矛盾與弊病,并找到解決途徑。這時候,它只是作為一個認識論工具,在唯物史觀基礎上,和貨幣異化、利潤異化、利息異化等其他相關經濟概念一起,用來剖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種種矛盾,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和找到解決途徑。
早在《形態(tài)》中,馬克思就指出異化根源于私有財產和社會分工,在《資本論》等經濟學著作中,馬克思則進一步用經濟學視角進行分析并指出:分工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催生了商品經濟的大發(fā)展是因,異化則是果。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的更加突出。因為生產生活資料私人占有,只有少數(shù)人掌握。這就剝奪了大眾占有生產生活資料的權利,使其淪為僅能出賣自身勞動力的勞動者,這就必然產生雇傭勞動關系,從事被迫分工下的勞動。勞動者被榨取剩余價值,勞動產品和自身相對立,并演化成新的資本,繼續(xù)奴役勞動者?!顿Y本論》的研究出發(fā)點采用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最重要的因子——商品,即從經濟范疇出發(fā)研究,而不是從什么理論、觀念上的“異化”出發(fā)。這一時期,馬克思思想理論體系更加成熟。如果只用“異化”概念是貧乏、抽象的,有古典哲學之風,也是不合時宜的。馬克思的這部著作,是在研究資本主義最突出、最核心的要素時,力圖洞徹它,并找到最核心的本質規(guī)律時產生的。最終他完成了這個劃時代的課題,深刻地剖析了資本主義制度,洞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最終發(fā)展方向。
四、結語
事實上,隨著馬克思新世界觀——唯物史觀的確立、發(fā)展,馬克思對“異化”一詞的使用越來越少,限定越來越多。但這并不是說,馬克思徹底拋棄了“異化”概念。只是隨著馬克思思想的不斷發(fā)展、成熟,尤其是唯物史觀的確立,他打算清算早期理論曾帶有的舊世界觀影響的局限性?!爱惢备拍钍呛诟駹栒軐W和費爾巴哈哲學體系的核心概念,對早年馬克思的影響巨大。所以,清算早年的思想影響也就包含“異化”概念的思想影響。在馬克思還不可能對資本主義客觀、正確地進行經濟、歷史分析的時候,他們采用“異化”概念,借以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進行探索和說明,當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理論基石之后,就開始慎用乃至不用“異化”概念。由此可以推斷,馬克思對“異化”概念的態(tài)度是隨自己世界觀立場的轉變和理論研究的深入而不斷調整的。但是,不代表異化理論已被拋棄,或者否定它的價值。因為,從馬克思的理論整體上看,其后來的理論仍然體現(xiàn)了建立在唯物史觀上的異化觀。
時至今日,異化理論仍是重要的理論工具。例如用在研究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變化。只是不應停留在馬克思早期異化理論的哲學思辨階段,而應用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法來分析異化現(xiàn)象。學習、研究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發(fā)展過程,除了要深刻領會其內涵的變化和分析功能外,還應學習馬克思隨著實踐深化而不斷發(fā)展自己理論的創(chuàng)新精神。
責任編輯:楊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