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玲
(沈陽音樂學院 公共基礎部,遼寧 沈陽 110000)
英美文學中的女性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女性文學中。女性文學與英美文學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但兩者之間又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英美文學是一個十分廣義的概念,只要是屬于英美地區(qū)的文學作品都可以寬泛地稱為英美文學,主要展示的是當?shù)厝藗兊纳盍曀?、社會現(xiàn)狀等。英美文學具有久遠的歷史,在文學史上占據(jù)了一定的地位,其獨有的濃烈情懷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
女性文學是完全可以自成一派的文學,其主要是從女性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女性的內(nèi)心思想,理解女性的三觀,借助女性細膩的情感展示女性跌宕起伏的命運,警醒社會中處于弱勢的女性,號召女性積極爭取女權的文學形式[1]。
女性文學與英美文學又是不可分割的,女性文學開始于英美文學,從英美文學中發(fā)展而來。雖然英美文學歷史久遠,但是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真正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欣賞正是文藝復興時期女性文學的出現(xiàn)。女性文學迄今為止都一直是各個國家關注的話題,一直被眾多讀者關注。
英美文學中的女性意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曲折發(fā)展歷程,分別經(jīng)歷了啟蒙、發(fā)展以及逐漸成熟三個時期,在發(fā)展期間出現(xiàn)了無數(shù)著名的作家和聞名的作品。
從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末期間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歷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在經(jīng)濟上有了前所未有的飛躍。有了經(jīng)濟作為基礎,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開始逐漸發(fā)生改變,不再局限在傳統(tǒng)的思維下,而是萌發(fā)了女性與男性之間權利爭奪的思潮[2]。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意識到自己地位的不平等,要求平權。
隨著這種思潮的出現(xiàn),便在英美文學中掀起一批女性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主要是以訴求男女平等、號召女性勇于發(fā)出自己的心聲為中心思想,抨擊社會中的不公平現(xiàn)象。這段時期女性作家以瑪麗·沃爾斯通克拉夫特和瑪麗·雪萊為代表,她們的代表作分別是《為女權辯護》和《弗蘭肯斯坦》[3]。
雖然追求平權運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是這時期還處在啟蒙階段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的女性意識還比較淺顯,僅僅停留在追求男女平等上。當然這在當時已經(jīng)是女性意識最深刻的體現(xiàn),能夠勇敢地向社會發(fā)聲,挑戰(zhàn)男權社會,已經(jīng)是偉大的進步。
有了啟蒙時期的鋪墊,19世紀發(fā)展時期可謂是女性文學第一次繁榮。女性意識也已經(jīng)從單純的平權意識發(fā)展到了更深層次,女性開始追求人權追求女性解放。不僅如此,由于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工業(yè)化越來越嚴重,大多女性開始厭倦這種生活,她們更喜歡自然中的生活,希望能夠回歸自然能夠得到心靈的慰藉。由此這期間出現(xiàn)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
伴隨越來越多女性的追求,女性文學作家和作品如雨后春筍般陸陸續(xù)續(xù)發(fā)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夏洛蒂·勃朗特 的《簡愛》以及喬治·艾洛特的《亞當·比德》。
這三部作品在19世紀時期成為“三杰”[4],它們主要通過在女性身上發(fā)生的悲慘的愛情、坎坷的人生來塑造不屈、堅強獨立、勇于反抗的的女性意識。用這種人物描寫和故事敘述的形式喚起社會中女性的意識,進行女性解放運動。隨著這個時期的女性有了自主自強的意識,但是依然處在家中,沒有經(jīng)濟來源沒有自己的事業(y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男人。想要徹底擺脫男權社會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從20世紀發(fā)展到現(xiàn)在,女性意識則完全不一樣了,她們不僅有自強自立的意識,更有了實現(xiàn)獨立自主的能力。她們不再是家庭主婦,而是活躍在各個工作職位上職場女性。當然有了新的經(jīng)濟基礎,自然會有更高的女性意識,完全從個人浪漫主義情懷中脫離出來,上升到了國家主義情懷。女性文學又向更深層次挖掘女性意識,即政治問題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問題。這一時期的文學代表作和作者以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亂世佳人》和多麗絲·萊辛的《金色筆記》為主。這兩部故事內(nèi)容的共同特點是不再僅僅描述發(fā)生在女性自身上的事件,而是將女性與當時的社會、時代以及家園結合在一起。英美文學中的女性將拋卻傳統(tǒng)思想——女性就是弱者,而是自動將自己歸納到社會主體中,同男性一樣能夠心系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
女性意識在歐美文學中都有十分明顯的體現(xiàn),它們均是以故事描述、人物描寫的形式來展示的,以此體現(xiàn)出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受到的不公平后激發(fā)出的不屈服、自強自立的女性意識。本文以《簡愛》《傲慢與偏見》和《亂世佳人》為實際案例,詳細分析女性意識在歐美文學中的體現(xiàn)[5]。
《簡愛》是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它用豐富的情感、華麗的詞句塑造了一個敢于追求平等愛情、不想向命運低頭的女性。通讀全文都可以感受到女主不屈的個性,尤其是簡·愛對自己喜歡的男生羅切斯特先生的表白更是全面地展示出了那種不屈、平等的意識?!澳阋詾槲視o足輕重地留在這里嗎?你以為我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嗎?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边@是一段發(fā)自肺腑的表白,情感至深,更是一段歷史性的獨立宣言。
簡·愛與羅切斯特有一樣的靈魂,即使她是貧窮的、是低微的。她能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處境,以一顆純凈的心來愛羅切斯特,但絕對不會因為愛情或者是金錢而屈服。當知道羅切斯特有妻子的時候,簡·愛能夠明確地拒絕,哪怕他的妻子是瘋子如不存在一般也不能將就,毫無停留決絕離去。她不會因為外界的一切作為負擔來屈服于現(xiàn)狀,成為一個有婦之夫的情婦。簡·愛的離去并不是不愛,而是爭取平等。當莊園被燒毀之后,羅切斯特已經(jīng)不再富有而且失明,簡·愛反而不顧一切地回到他的身邊,共同生活。這正是具有獨立思想的,追求平權的女性形象[6]。
作為女性可以沒有金錢,可以長得不美麗也可以沒有很好的社會背景,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不隨波逐流,能夠堅強獨立?!逗啇邸愤@部作品的訴求就是如此,生動形象地塑造出了簡·愛這么一個鮮活的女性形象。《簡愛》的出版在當時引起極大的轟動,喚醒了一大批女性的意識,為女性解放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主要從一座鄉(xiāng)村莊園中父母為五個女兒選擇夫婿開始的。該作品通過五個姐妹中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女性形象作為比較進行故事敘述,其中的女性各分三派,分別是傳統(tǒng)的屈服于男權社會的女性為一派,以伊麗莎白作為典型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為一派,缺乏自我認知的無知女性為一派??上攵宰猿梢慌傻囊聋惿着c達西的美滿結合作為結局[7]。
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故事發(fā)生在資產(chǎn)階級正在向工業(yè)化轉變的時期,具有濃厚的封建思想。伊麗莎白家有豐富的財產(chǎn)卻不能繼承,只能想盡辦法尋求條件好的丈夫,依賴丈夫,在家里相夫教子。即使處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伊麗莎白向男權社會發(fā)起了挑戰(zhàn)。用她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俘獲了名門之后達西的心,促成了一對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打破了當時的封建思想。在面對自己的丈夫時,也不會只是屈服和討好,而是始終堅持“你不能控制我,你只能愛我”的思想。而且文中達西也為了伊麗莎白放棄了對女性的傳統(tǒng)偏見,愿意付出真心獲得美人歸。這是一個輕松美滿的文學作品,但是在輕松之下確實對男權進行了抨擊。伊麗莎白的姐姐簡本與伊麗莎白相比均略勝一籌,既美麗又有才華,既溫柔又乖巧,但是卻差點成了男權社會的犧牲品。第三個女兒瑪麗又是另外的一面鏡子,有才華,但是沒有自我認知不能充分認識到自己,最終使自己和整個家族都名譽落地。這是對現(xiàn)實中女性的警醒,在渴望愛情時不可丟了尊嚴,面對不公時要勇于反抗,時時刻刻保持清晰的獨立思想,認清自我。
通過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奧斯汀自身就是以為具有獨立意識的作家,不會過分歌頌女性,但會通過真實的生活現(xiàn)象來展示。她并不會為現(xiàn)代女性劃定一個框架,拋卻背景、家室和性別從德行、才華和見識等角度評價一個人。這是最基本的人格平等的女性意識。
《亂世佳人》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代表作,這部作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jīng)將女性意識上升到了更高層次。文中的女主斯嘉麗在女性意識醒覺上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程。
斯嘉麗本是生活富足的莊園小姐,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女性意識,能夠不卑不亢地追求愛情。斯嘉麗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形象,拒絕父親的婚姻包辦,拒絕不喜歡的男人的追求,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這種思想獨立、勇于追求的女性意識展現(xiàn)得十分突出,但是對外界社會的現(xiàn)狀斯嘉麗卻一無所知[8]。直到斯嘉麗對心愛的男人表白失敗,陰差陽錯成為寡婦,經(jīng)歷了壓抑痛苦的生活,嘗到了社會中貧民的艱辛之后,斯嘉麗的女性意識變得更加深層次,從自身的浪漫主義上升到了國家情懷。
在內(nèi)戰(zhàn)混亂時期中,斯嘉麗為了維持生計開始走出家門,進入到社會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奮斗。邁出的這一步絕對是對社會風俗的打破,打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思想。最終斯嘉麗自己經(jīng)營工廠,與男性公平競爭生意,完全擺脫了對男性的依賴,完全走出了男權社會,真真正正地獲得了女性獨立。
這個時期的女性意識覺醒已經(jīng)跳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與社會與國家結合在了一起,為生活而不屈不撓,不僅僅是在感情上的不屈服更是生活上的不屈服,是女性意識極大的蛻變與成長。
英美文學中體現(xiàn)出的女性意識是時代的一塊敲門磚,打破了傳統(tǒng)的社會風氣,加快了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對社會的發(fā)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
受到英美文學的熏陶,社會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女權的重要性,能夠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獨立自主意識,能夠勇于邁出勇敢的腳步,敢于追求愛情、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
女性意識的提高會使得更多的女性勇敢走出家門,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yè),打破包辦婚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如此一來女性這一詞不再只是妻子、母親還可以是創(chuàng)業(yè)家、科學家或者是文明創(chuàng)造家等,具有多重意義,使更多的女性像男性一樣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我發(fā)展,也成為社會發(fā)展中的積極分子。
在男權社會中,一個家庭只有男性說了算,女性毫無地位可言,只是一味地服從。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卻要三從四德。自古講求陰陽調(diào)和,這種不平衡的家庭建立模式是不利于社會發(fā)展的,對家庭也是沒有益處的。
女性有了自我意識,具有獨立的思想不再依賴于丈夫,與丈夫站在同一位置,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yè)上都可以助一臂之力,幫助丈夫共同建立和諧家庭,這樣的平衡關系才能促進家庭更加和諧[9]。女性作為繁衍后代的源泉,如果沒有地位沒有權利,僅僅是生育工具,又怎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呢。只有女性不斷的自我提升,才能繁衍出更加出色的后代,才能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自古以來,在社會建設上都只有男性出力,男性有力量,具有邏輯性,這是男性的優(yōu)點,但也有缺點,粗心大意,缺乏柔性。這些缺點正是需要女性來彌補,女性心細、溫柔可以補充社會中男性的短板。如今更多的女性已經(jīng)走出家門,為社會的發(fā)展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在很多工作上都展示出了自己的長處。女性用與生俱來的溫柔耐心堅守在幼兒教育行業(yè),為社會輸送人才。
至今為止女性的發(fā)展已經(jīng)是國際計劃的狀態(tài),女性意識的發(fā)展也進入到了成熟階段??梢耘c男性共同為社會的進步奉獻一份力量。
英美文學中的女性意識體現(xiàn)是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程發(fā)展來的,過程中女性意識也由淺及深,由只關注個人情感到心系國家。這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不僅對女性自身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對社會的進步也有不可以分割的關系。但是目前性別不平等的觀念仍然在某些國家存在,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女性意識的發(fā)展。
首先,國家要承認女性的權利和地位,并且將其體現(xiàn)在法律上,給女性一個重要的保障。其次,不僅要有國家的保護,還要有廣大社會的保護。要不斷向社會宣傳女性地位的重要性,讓社會中的人們建立女性意識,自發(fā)地尊重女性。最后,雖然在某些方面女性確實比不上男性,但這并不代表著女性就是弱勢群體,要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女性努力在自身擅長的區(qū)域做出貢獻。相信經(jīng)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努力之后,女性的自我意識會不斷發(fā)展,共同建立起和諧有序的社會。
[1] 梅 萍.論女性的獨立意識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湖北社會科學,2004(3):40.
[2] 錢 進.新時期女性主體意識的變遷及其社會意義[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學,2005(2):10.
[3] 彭中杰.試述《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意識[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7):171.
[4] 彭俊廣.女性主義視角下《飄》的解讀[J].赤峰學院學報,2008(3):122.
[5] 肖淑芬.女性文學研究大觀[J].揚州大學學報,2013(03):11.
[6] 林 靜.現(xiàn)代英美文學發(fā)展研究[J].芒種,2013(11):23.
[7] 張 英.奧斯丁小說女性認識論析[D].長春:吉林大學,2003.
[8] 張麗娜.試析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女性小說中的女性意識[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5):12.
[9] 呂睿中.論夏洛蒂勃朗特的婦女觀——以女權主義批評解讀《簡愛》[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