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艷
(遼寧大學 學報編輯部,遼寧 沈陽 110036)
日前,讀《大中詩鈔》頗有所感,一則是其言質樸,以情動人;一則是即事抒懷,淡泊曠達,讀其詩有一種天遠地大、自由隨性之感,不自覺地就讓人聯(lián)想到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觀大中先生詩作,大致偏向幾個類型,一是題畫詩,一為贈答詩,再一類是感懷詩,試著分類對詩人的審美藝術體驗作以淺析。
中國古代文人畫的一個獨有的藝術特征和審美追求就是畫中題詩,清代作家孫衍斌在他的畫論著作《石村畫訣》中曾言:“畫上題款詩,各有定位,非可冒昧,蓋補畫之空處也。如左有高山右邊宜虛,款詩即在右。右邊亦然,不可侵畫位?!笨梢姽糯鷮︻}畫詩是有著明確的定位的,題詩“補空”也已成為繪畫章法中的一部分,但好的題畫詩不僅僅充當“補空”的功能,還能延伸所在畫的意境。清代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有“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之論。因此,后人多言“補空”確為畫者自謙之語,而“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倒的確是點出了題畫詩附加在藝術之上的審美價值,即詩能言畫中不盡之意,詩畫互補,相映成趣。大中先生從身份上來說,首先是一位畫家,而且是著名畫家。他的畫作在當代中國畫壇評價甚高,其山水畫雄渾蒼健,虎畫更是極富神韻,其畫風自成一家,被畫壇譽為“天下第一虎”。這樣一位畫家,能夠突破程式化的畫虎俗套,賦予虎人文神韻,這得益于其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詩書畫同源,詩書底蘊與繪畫技藝渾然融合,造就了不落窠臼、敢于獨創(chuàng)的畫風。試讀其詩《題畫虎》:“凌空皓月靜云平,我寫山君神自凝。此意贈卿心念遠,不知誰愛夜泉聲?!辈恢欠駷檎`讀,我從詩中看到了在老虎身上寄托著畫家詩人對遠方故人的一份思念之情,山君屏息凝神、若有所思,本為猛獸卻被賦予了人文情懷,寄予了作者的思想?!额}畫兩首》:“人生初始性靈純,老戀書齋嘆眼昏。立雪師門成憶事,淚泉和墨寫山君?!薄疤斓厣n茫雪野渾,春風放膽掃殘云。而今誰有林泉夢,歸去來兮亦問津?!蓖ㄟ^詩詞詩人道出了畫所不能盡之意,詩人懷想當年舊事——立雪師門、林泉有夢,如今老邁眼昏,唯有寄情書畫,在山君的描畫中寄托了對恩師的懷念和崇敬,以及對自我縱情山水、回歸自然的生活理想的傾訴。通過詩的語言,為虎畫增色,更平添了畫的境界和情懷。再讀《題畫荷花》:“碧竹寫罷又荷花,勁節(jié)凌云傲歲華。蓮葉接天清溢遠,寒塘曉霧看驚鴉?!?詩句清麗秀美、淳真自然,韻味悠長,延伸了畫的意境。當然這其間不得不提大中先生書法的功力,好詩也須憑借力,才能直上青云。曼妙的詩的語言通過畫家蒼勁大氣的書法藝術呈現(xiàn)于畫作中,平添了文人畫的雅致和情趣,詩書畫互補,渾然天成,實為中國畫的特殊審美境界,也正如范曾先生曾言,中國畫是“以書為骨,以詩為魂”。題畫詩在一定意義上使得文學與美學達到了完美契合。
贈答詩也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特殊類型。通過詩人之間的詩歌贈答應和,來實現(xiàn)相互交往的目的。贈答詩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在贈答中詩人們書寫對生活的感受、理想志趣,并表達朋友間互相尊重、相交相知相惜的深厚情誼。它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獨特的交往方式。贈言高于贈物,這在中國古代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盾髯印し窍唷分杏羞@樣一段話:“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無厭。”大中先生深得其中真味,在其詩作中贈答詩或與其相關的詩詞計有三四十首,所占比重較大。如《贈范增》《直言答友人》《訪九華山有感贈友人》《贈張東先生》《和友人》《答友人》等。這些詩詞應和、贈答,所用語言近于口語,卻因即事抒懷,真情流露,而直達人心。如《直言答友人》:“少壯曾學陸放翁,君言夸我如斯公。古人光照如明月,我止夜空螢火星。真善爽懷為乃性,虛妄達練逞時風。世間難得是知己,我現(xiàn)童心露坦誠。……常欲從今深城府,人前處事學精明。山環(huán)水繞由他去,路曲橋直任我行?!笥严嘀獎e笑我,我愛如此過一生?!泵靼讜詴车恼Z言展現(xiàn)了詩人直來直往、曠達豪邁的性格和保有童心、一片赤誠的情懷?!吨吕嫌选芬辉姡骸罢l能腕下留清氣,但愿胸中多古賢。我輩雖無經(jīng)緯略,卻描萬里碧云天?!痹诖笾邢壬馁洿鹪娭?,我們能看到,詩人的心性品格和審美追求,對真善美、對人類赤誠之心的渴望和堅守。《用雨桂原韻贈福堂將軍二首》:“君為鬼才仙是誰?畫壇健筆興豪飛。身居塵囂心思虎,夢里桃花開幾回。”“齊魯豪杰遇有誰?腰間寶劍冷光飛,將軍麾耀黃金甲,故國平居賴武威?!贝硕祝琴浗L脤④姷脑?,因此,詩中滿溢著豪氣干云的氣勢,贊頌了將軍和平年代參戰(zhàn)的威武的軍人風范,同時也稱頌了將軍在畫壇的成就。詩人用了宋雨桂先生贈姜福堂詩的原韻,原詩為:“你是何人我是誰?千年萬載桃花飛。偶在夢中睜睡眼,不是我狂是你醉?!边@三首詩詞唱和,首句皆為設問,直抵內(nèi)心,使我們見到了朋友之間相交的相知、相惜之情,每一句詩都包裹著對對方的深刻了解和深厚的情誼在里面?!洞笾性娾n》中這類贈答詩非常多,俯首皆拾。《登山得小詩贈友人》:“獨上青云頂,細聽鸚鵡聲。漫山鳴翠處,只少伴君行?!泵鼷悤詴车淖志浔磉_了獨自登山后思念友朋,想與友同游的愿望。通過閱讀大中先生的贈答詩,我們也從中窺見了詩人的日常交往,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他們相互應答唱和中詩人吐露心聲、互相勉勵,互為支撐,情真意切。
即事感懷,是中國古代詩歌最基本的題材之一。即因為一件事而引發(fā)詩人的感慨,這件事可以是歷史中的大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心事,往往表現(xiàn)為思親、懷鄉(xiāng)、念友等。這類詩在《大中詩鈔》中也不少,如《懷念笑如老師》“難忘求師夜叩門,匆匆時過五十春”是懷念恩師有所感慨而作。《夏日感懷偶成》則是因為心中煩悶驅車郊外有所觸動,詩前交代了作詩的緣由:“甲申夏月,余心緒時有不佳。恰值小暑,黃昏已近,驟雨初晴,碧空澄澈,天地沐浴,又有云霞馳涌,此時驅車郊外,見熏風拂動綠野,禾浪推波,偶成一首,以寄遐懷?!痹娬模骸跋蛲碛瓿跚纾屲嚦箫L。心隨綠浪遠,懷敞赤霞迎。最狂筆和墨,難舍癡與情。閑來邀好友,縱酒啜香茗?!笔茁?lián)交代出游一事,黃昏雨后驅車郊外,吟唱著《大風歌》?!洞箫L歌》是漢高祖劉邦遣懷之作,有人指出這首詩寫出了勝利者的悲哀,慨嘆的是群雄逐鹿中人的渺小。本應是打勝仗后的躊躇滿志,卻隱藏著不安的情緒。大中先生此時“驅車唱大風”,想必也是心情復雜而矛盾的吧。頷聯(lián)對仗極為工整,寫所見美景,“心隨綠浪遠,懷敞赤霞迎”,煩悶的心境因綠浪、赤霞而豁然開朗。頸聯(lián)由景入情,寫出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懷,筆墨最狂,情癡難舍。尾聯(lián)也收放自如,抒寫了閑暇時光邀友品茗的理想而閑適的生活情趣和生活狀態(tài)。在《大中詩鈔》中,最打動人心的感懷詩莫過于《追思女兒八首》,一字一句都是老父親對女兒的不舍和思念,都寫出了詩人失去女兒的痛苦,人生之苦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讀到那句“檐前舊壘歸新燕,小女何年回故家”,即使從未見過其人,也為之動容,不禁潸然淚下。
大中先生思慕五柳,醉心山君,于詩書畫中寄情、言志、抒懷,讀其言,品其人,在紙墨研讀之間一位誠摯、和善、爽朗的長者形象也逐漸清晰飽滿起來。他在日常生活中以審美的眼光體察萬物,用山水、山君、蒼松等意象營造了一個融自然經(jīng)驗與傳統(tǒng)繪畫經(jīng)驗為一體的詩意世界?;āⅧB、魚、蟲總是聯(lián)系著情感的世界,閱讀他的詩給人以清雋、飄逸的審美感受。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始終保有詩意的情懷,是《大中詩鈔》的動人之處,并且他將這種情懷以長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不斷堅守下來,這正是藝術所具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