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
[摘 要]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在今天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和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前提下,通過觀察、調查和與學生談話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因此,培養(yǎng)中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勢在必行,體育教師要以健康、運動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教學,不斷增強學生體質,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體育鍛煉;意識; 激發(fā);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03-0043-02
近年來筆者經過觀察和體育課上與學生談話發(fā)現(xiàn),約有45%的女生和18%的男生根本不參加體育鍛煉,60%的學生每次鍛煉時間不足30分鐘,鍛煉時間在40分鐘以上的學生僅占25%,并且學生鍛煉的時間基本都在體育課上,其余時間很少去鍛煉。多數(shù)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淡薄,興趣不濃厚,自我控制能力差,喜歡觀看、欣賞體育競技而怕動,尤其女生表現(xiàn)更為突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現(xiàn)象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體育鍛煉耽誤學習;體育教師沒有正確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鍛煉意識;學校重視文化成績和升學率,淡化了體育運動,學生形成了一種惰性習慣。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讓學生以愉快、積極的心態(tài)投身到體育鍛煉中來,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體育教師要勇于挑起這個擔子,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體育工作。
一、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
我國第一位登上南極洲的女科學家李華梅,在講到為祖國爭得這一榮譽時說,她得益于響應黨的“三好”號召,思想過硬,學習努力,身體健康。她在地質學院學習時是長跑冠軍,長跑磨煉了她的身體和意志??茖W實踐證明,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消除學生緊張學習的精神壓力,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聲、光的刺激,空氣的阻力,以及皮膚接觸物體的反應速度,都高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人們在生產活動中每天用7小時的時間工作或學習,用1小時的時間參加適當?shù)捏w育鍛煉,其效果反而大于每天用8小時的時間只學習、工作而不鍛煉。因此,學校要關注和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經常開展這方面的知識講座,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去,對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莫剟?,從而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二、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是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如何與常規(guī)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筆者在多年的體育教學中認為應注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將其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鍛煉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yǎng)學生能在獨立鍛煉的過程中,對練習次數(shù)、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自我鍛煉成為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fā)展,這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體育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做好體育鍛煉的開路先鋒,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關于體育方面的問題,耐心給學生進行動作技術指導,體育課以及課外活動都有體育教師積極活躍的身影,經常加入到學生當中帶動學生鍛煉的熱情,給學生以示范和鼓勵。隨著多媒體、網絡信息進入課堂,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自我進修提高,豐富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并以“用汗水挑戰(zhàn)極限,用書香溫馨人生”來教育學生。
四、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并形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逐漸喜歡和參與的激情。體育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行體育鍛煉。良好習慣的形成,是意志與毅力相結合的結果,因此學生在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持之以恒,嚴格作息時間,不管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能做到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良好的“生物鐘”。這樣,天長日久,鍛煉的好習慣就會逐漸形成了。
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德育意識和安全意識
教師要告訴學生健康的身體不僅是自己的,也是祖國和社會的。在體育教學中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培養(yǎng)學生為祖國的建設而自覺鍛煉的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培養(yǎng)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的思想作風和良好的社會公德,陶冶學生的情操,以及培養(yǎng)學生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在體育課教學和平時的鍛煉中,要給學生講解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告訴學生先進行熱身活動,在運動時注意力要集中,掌握動作幅度,只有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練習中的傷害和畏懼心理就會大大減少,這樣學生就會體會鍛煉的樂趣和奧妙所在。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培養(yǎng)中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不僅是學校、教師、學生個人的事情,更應該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與支持,家長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鍛煉能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適應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可見體育鍛煉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以上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提高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使他們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青春活力的人生態(tài)度。
(責任編輯 陳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