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淵源
摘 要 在如今的教育事業(yè)中,只注重學生的文化課已不能滿足學生家長和社會教育的要求;在追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體育這一學科已經(jīng)擁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地位。相較于其他課程,體育教學在除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之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傳統(tǒng)體育教學卻存在著單一、缺乏整體和現(xiàn)實性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深化改革,以達到提高小學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 小學體育;一年級;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8-0105-01
最近,學校要舉行廣播體操《七彩陽光》的比賽,當聽到這個消息,作為新手體育老師的我第一時間就感到了十分棘手。我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平日里雖也堅持練習,但是,一年級學生身心還處于發(fā)育階段,想要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實在是太難了。
根據(jù)課堂情況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絕大部分學生都有一種莫名的煩躁。針對這種情況我也曾嘗試過與班主任進行過深入的溝通,試著尋找煩躁背后的根源,但效果并不顯著。眼看著距離比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問題始終在我耳畔回蕩: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的體育課堂效率?針對這個問題,我嘗試過很多種辦法,最終摸索出以下幾點較為顯著的方法。
第一,積極的正反饋鼓勵貫穿其中,采用爭章奪星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使學生的這些行為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針對上課專心,認真積極的學生,我給予玫瑰印章的獎勵,以此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他們行為的肯定。根據(jù)學生的上課表現(xiàn)給予1—3枚不等的玫瑰印章作為獎勵,期末的時候進行匯總統(tǒng)計,最終評選出“運動達人”“體育健將”“教師小助手”等各類獎項。這樣,不僅大大地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很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體育熱情,讓他們從學習中有更多的快樂與幸福。
第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將學生按照“水果王國”的隊形進行分組,每隊7人左右,共8個小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具體負責小組內部事務。初設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fā)揮好主人翁的作用。剛開始的時候,遭受到很多人的質疑,認為六七歲的孩子自制能力有限,讓他管理其他同學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事實證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宇宙,他將會爆發(fā)他的能量,給你意外的驚喜。通過課堂管理,他們更明確了自己肩上的責任,課堂上比以前更專注了。針對那些沒有當上組長的學生,我的做法是,只要自己努力,比以前有進步,可以當組長的小助手。同時,組長也要接受組員的監(jiān)督,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行為,將會被他人“代替”。這樣,學生始終處于良性競爭中,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三,用花匠的理念來激發(fā)生命,充實生命,把教育作為農業(yè)用心去灌溉。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鞭r業(yè)注重多元化,生態(tài)化,而工業(yè)注重標準化,統(tǒng)一化。農業(yè)要尊重自然性,工業(yè)注重人為性。我們的授課對象是一個獨立發(fā)展的人,有自己的意識和思想。都說愛是對待學生最有效的一劑良藥。在課堂中,我是他們嚴厲的老師;在課外,我是他們可親可敬的大姐姐。我想,這也許是他們對我愛的表達吧!閑暇之余,他們還會興高采烈地與我分享一些他們自覺得有意思的事情。當我收到學生送給我的賀卡,里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跡寫著“楊老師,祝你新年快樂”時,我的眼睛噙滿淚水,因為我對孩子們愛的深沉。這不僅僅是學生的祝福,更是他們對我工作肯定的最好表現(xiàn)形式。
學習永遠在路上,體育事業(yè)永遠不停歇。我還要陪著他們讀二年級、三年級直至畢業(yè),然后繼續(xù)迎接下一屆幼苗。無論怎樣都不能抵擋我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他們的關愛,畢竟他們是我深愛的事業(yè)。于我而言,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程。而所謂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實際上都是在“催熟”孩子,是有違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的本質意味著靈魂的啟迪。在成長的道路中,我將用一種理念、一份責任、一份關愛讓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體育課堂將會越來越精彩,更加符合人性的發(fā)展。讓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終極追求。
參考文獻:
[1]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思路與多元路徑[J].體育學刊,2017(9):16-19.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