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教學實效是每一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需要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技巧,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進行點撥、引導和強化,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高效的學習英語,提升初中英語教學實效。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教學;教學技巧;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劉翠紅,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系統(tǒng)的能動性要素,對于整個課堂教學實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教師為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就需要熟練、恰當的運用適合的教學技巧,及時有效的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進行點撥和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進行師生、生生的良好互動,堅持不懈的專注于英語學習活動,真正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一、明確學習目標,引領學生有效學習
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重要的引導作用,讓英語學習活動更加有效。教師在組織初中英語教學時,需要通過認真解讀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分解初中英語教學總目標,立足具體的教學內容,制定出本次課堂的學習目標,用目標引領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避免學生盲目學習,促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時,教師根據七年級英語的教學總目標,結合這一單元的內容,明確了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除了本單元需要掌握的詞匯之外,在語言技能方面還需要掌握“運用have 表達某人有某物”的英語表達,以及用“Do/Does”構成一般疑問句,對“某人有某物”進行提問。學生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迅速的找到需要學習的內容,梳理重要的語言知識點,得到“Do you have something?”“Does he/she have something?”等句型,并且找到了“Yes, I do.”“No, I dont.”“Yes, he/she does.”“No, she/he doesnt.”等答語,再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對這些內容進行強化記憶和靈活運用,順利高效的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師通過英語課堂上學習目標的呈現(xiàn)與解讀,幫助學生明白需要實現(xiàn)的目標,從而帶著任務去學習,有的放矢的積累英語知識、鍛煉英語聽說讀寫的技能,全面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受到情感、思想、態(tài)度等方面的教育。
二、指導學習方法,訓練自主學習能力
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在日常教學中也特別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訓練和指導。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針對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抓住學習中的典型細節(jié),運用恰當的方式,采用適合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點撥,教會學生有用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英語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Can”的用法,以及學會“Can”的一般疑問句表達方式,通過PPT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一組句子:I can read books. Can you read books? She can dance. Can she dance? The boys can play basketball. Can they play basketball? 然后,讓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的特點。有學生說句子都有“can”這個詞語表達“能做某事”。還有學生發(fā)現(xiàn),“詢問某人是否能做某事時,只需要把can 提到句首就可以了。”教師先肯定學生的回答,再讓學生模仿舉例。有學生說:“I can speak English.”“Can you speak English?”最后,教師對“can”的用法進行了強調,鞏固自主學習的效果。
學生掌握有用的學習方法,恰當的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熟練的運用于學習活動中,不但可以讓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英語,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掘學習潛力,使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三、評價學習行為,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教學評價是任何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依托現(xiàn)在的媒體平臺和優(yōu)質學習資源,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進行及時檢測,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恰當的方式和語言,適時的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加以引導,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點撥指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彌補不足,改善學習行為,提升課堂學習實效。
例如,在學習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時,教師在學生完成了“My favorite subject is……”這個句型學習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堂交流,“Look at this timetable. There are many subjects.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Now talk about this topic with your classmates.”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密切注意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在完成交流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正面引導,強化學習英語的行為。
在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評價形式,組織學生檢測英語課堂的學習效果,點評學生的學習行為,運用教育機制引導學生,使學生可以認識不足,及時糾正,優(yōu)化英語課堂學習效果。
總之,教師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干預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確保學生有的放矢、高效專注的學習,可以真正提升英語教學實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良好發(fā)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教學技巧的運用沒有固定的要求和規(guī)則,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靈活運用教育機制,巧妙點撥學生,激發(fā)學習動力,指導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杜麗群.活用教學技巧催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之花[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03).
[2]謝華.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