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馬振宇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98例,其中中轉開腹的38例患者為中轉開腹組,行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為腹腔鏡組。觀察手術治療的效果。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膽紅素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與中轉開腹組相比,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時間縮短(P<0.05),術中出血量減少(P<0.05),術后膽紅素水平和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下降(P<0.05)。 結論 腹腔鏡下手術治療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術中情況良好,術后恢復快,且膽紅素水平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下降,效果顯著。
[關鍵詞] 急性膽囊炎;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常規(guī)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
[中圖分類號] R657.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31-0040-03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on 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HE Wei MA Zhenyu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Beijing Jingmei Group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2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mong them, 38 patients with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wer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60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laparoscopy group.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bilirubin levels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P<0.05).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nsposed laparotomy group, the operative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all postoperative indicator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ere shortened(P<0.05),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reduced(P<0.05), and the postoperative bilirubin level and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decreased(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is in good condition,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the level of bilirubi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ecrease,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cute cholecystitis; 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 Routine open surgery; Laparoscopic surgery
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病情危重、短時間內會出現(xiàn)中毒癥狀的膽道系統(tǒng)重癥,以突發(fā)性右上腹持續(xù)性絞痛、惡心和嘔吐為主要表現(xiàn),多會出現(xiàn)膽囊壁水腫、局部組織粘連和局部炎癥等病變[1]。手術是對急性化膿性膽囊炎進行徹底治療的方法,但常規(guī)開腹手術的創(chuàng)傷大、患者術后恢復較慢,而傳統(tǒng)觀點認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發(fā)病后患者膽囊三角嚴重,使膽囊壁變厚,會影響腹腔鏡下切除膽囊的視野,曾被視為腹腔鏡手術禁忌證[2]。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和腹腔鏡器械的發(fā)展,有學者提出可于高清腹腔鏡下行手術治療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患者98例,均經(jīng)B超、影像學和術后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制定的《急性膽道系統(tǒng)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相關標準[3-4],并將合并膽總管結石、萎縮性膽囊炎、肝膽胰腫瘤、胰腺炎急性期、十二指腸疾病、結核、結締組織病、先天性畸形、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血液系統(tǒng)異常、免疫系統(tǒng)嚴重疾病、有腹部手術史及精神障礙的患者排除。
依手術方式的不同,將98例患者分為中轉開腹組(n=38)和腹腔鏡組(n=60)。中轉開腹組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齡(71.63±5.76)歲,膽囊壁厚度為(3.47±0.84)mm,合并癥:高血壓4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支氣管哮喘5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腹腔鏡組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齡(71.68±5.74)歲,膽囊壁厚度為(3.45±0.89)mm,合并癥:高血壓21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8例、支氣管哮喘7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抗生素及合并癥對癥處理等基礎治療。
腹腔鏡組:患者取平臥位,且頭部抬高20°,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建立氣腹,并將氣壓維持在12~14 mmHg,之后于臍上做一常約10 mm的切口,將腹腔鏡和相關器械置入,對患者膽囊水腫程度和膽囊張力大小進行全面、仔細觀察,若膽囊粘連較輕可自膽囊底對粘連組織進行游離,頓性分離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后,于膽囊管的近端和遠端進行夾閉和切斷,并進行電凝止血,剝離和取出膽囊,若膽囊粘連較重不利于探查膽囊三角解剖關系時可行逆行切除,再次對腹腔進行探查確定無誤后沖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最后縫合和加壓包扎切口。
中轉開腹組:若患者腹腔鏡手術中出現(xiàn)膽囊三角結構不清、術中出血及膽道損傷等情況,可轉行開腹手術,即患者取平臥位,全身麻醉后于右肋緣下做一切口,逐層將皮膚和皮下組織切開,頓性分離腹直肌和相關組織后對膽囊進行剝離和切除,之后給予相應的止血措施,對腹腔沖洗后放置引流管,并逐層縫合手術切口關閉腹腔,最后行加壓包扎。
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術中情況(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情況、術后恢復情況(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和住院時間)、手術前后膽紅素水平及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術中出血量的測量:術前測量并記錄干紗布的中量,術中醫(yī)師和護理人員可直接將浸透的血紗布丟至避污單上,手術結束后應用持物鉗將血紗布夾至電子秤上測量并記錄中量,術中出血量=血紗布總重量-干紗布總重量+吸引器中血量(吸引器瓶中液體總量減去術中使用的生理鹽水和沖洗液的總量)。
術后6 h應用視覺模擬評分[5]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評分為0~10分,且評分的高低與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相關。
取患者2 mL的清晨空腹靜脈血,2 h內離心后,取上層血清處理后保存1周,應用改良J-G法檢測膽紅素的含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準確錄入SPSS18.0軟件中,并進行相應的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中轉開腹組(P<0.05),術中出血量少于中轉開腹組(P<0.05)。
2.2 兩組術后疼痛和恢復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低于中轉開腹組(P<0.05),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中轉開腹組(P<0.05)。見表2。
2.3兩組手術前后膽紅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膽紅素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腹腔鏡組患者術后膽紅素水平低于中轉開腹組術后的水平(P<0.05)。見表3。
2.4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中轉開腹組(P<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膽囊壁變薄影,影響了膽囊的收縮功能和膽囊內膽汁的排出,膽汁淤滯于膽囊內為細菌的滋生和感染的發(fā)生提供了條件,而膽固醇和膽色素沉積形成的結石誘發(fā)的急性膽囊炎也可引起感染[6],而膽汁具有細胞毒性,不僅會損傷黏膜,還可加重水腫,導致結石無法回納至膽囊,進一步加重膽囊的腫脹,故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不及時和急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是誘發(fā)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主要因素[7],且膽囊張力的升高會影響膽囊的血供,使患者膽囊壞疽穿孔的風險升高,若炎癥浸潤至周圍器官,可引起結腸和十二指腸的破裂形成內瘺[8]。
根據(jù)是否合并結石可將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分為結石性和非結石性,所占比例分別為95%和5%[9],該病多發(fā)于老年人,機體各項功能逐漸衰退,且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多種內科疾病的共同作用加速了病情的惡化,增加了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10]。故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后,術中出血量減少(P<0.05),手術時間和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時間縮短(P<0.05)。且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膽汁分泌異常引起的膽汁反流,會導致患者膽紅素水平上升,故緩解膽道梗阻、改善臨床癥狀是治療的主要目標[11-13]。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膽紅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60例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后,膽紅素水平更低(P<0.05)。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及臨床經(jīng)驗的積累,手術時機的選擇也逐漸得到了外科醫(yī)生的關注。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發(fā)病72 h內,患者會并發(fā)肝膿腫、穿孔和膽道梗阻等嚴重疾病,及時行手術治療有助于組織患者病情的惡化[14],若患者發(fā)病超過72 h,炎癥和結石引起的水腫,影響術中對膽囊三角解剖結構的探查,加大了手術難度,也會影響術后的并發(fā)癥,故發(fā)病72 h內是治療的最佳時機[15-16]。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雖低于中轉開腹組(P<0.05),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4%,可能與部分患者發(fā)病72 h后手術有關,但本次研究的樣本量較小,還需進一步進行相關研究。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顯著,術前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準確地評估,對癥治療合并癥,且術中需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血糖等合并癥相關性指標進行監(jiān)測,并及時給予對癥處理,最大程度提供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若術中膽囊粘連嚴重,分離過程中損傷了周圍器官,并發(fā)大量出血[17],需立即轉行開腹手術。
[參考文獻]
[1] 郭楠,周承剛,唐曉東,等.經(jīng)皮肝膽囊穿刺引流后序貫治療高危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進展[J].國際老年醫(yī)學雜志,2017,38(1):46-48.
[2] 熊仁青,單娜,佟德明,等.常規(guī)器械經(jīng)臍單切口與3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8(2):52-54.
[3] 童慶華,彭濤,丁云,等.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6):740-742.
[4] 趙興康,劉敏,張玲,等.CT定位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術引導膽囊穿刺引流術在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4,4(5):222-226.
[5] 徐海濤.老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應用生長抑素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14(2):67-68.
[6] 安宏超,崔宏力,孫心平,等.經(jīng)皮肝膽囊穿刺引流后擇期腹腔鏡手術治療高危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7,45(9):70-71.
[7] 張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127例[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7):586-588.
[8] 高玉明.腹腔鏡治療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合并膽囊頸結石嵌頓體會[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36(3):266-268.
[9] 王運昌,張周龍,梅文娟,等.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經(jīng)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7,33(10):907-909.
[10] 王玉賢.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3):46-47.
[11] 梅飛翔.生長抑素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對C反應蛋白、前白蛋白和膽紅素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7, 29(4):103-104.
[12] 楊軍,黃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高齡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臨床效果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16,24(6):464-465.
[13] 張丹,鄭湘,袁慶功.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6):824-826.
[14] 蘭季旺.基層醫(yī)院醫(yī)生在復雜困難性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手術體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3):403-405.
[15] 楊立成,陳武強,姚國忠,等. 腹腔鏡多孔法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4):358-359.
[16] 孫文兵.重度急性膽囊炎急診腹腔鏡手術時膽管損傷的預防策略[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6,22(7):433-436.
[17] 龍勝林,楊華,顧超,等.影響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2):224-225,228.
(收稿日期: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