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鴻 于越
【摘要】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提高大學生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提升其個人的價值觀水平有積極的意義。文章從分析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新特點入手,進而探討如何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中華民族的振興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進入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呈現(xiàn)出多元化、個人主義觀念較強等特點,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
一、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
1.價值取向多元化
新時代大學生們都熱愛社會主義中國,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法制觀念強,國際視野開闊,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注重集體團隊合作,但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變革與發(fā)展,大學生群體中顯現(xiàn)出來的價值取向也在發(fā)生變化。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普及與迅猛發(fā)展下,大學生們能接觸到不同理念的思潮,互相交流各種不同的思想,這些理念思想有利有弊,難免會對大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部分大學生重個人利益,輕國家集體利益;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斗;重金錢利益,輕理想追求;重個人才能,輕道德品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大學生在價值觀上的迷惘,需要高度重視警惕。
2.個人主義觀念較強
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響下,西方國際個人主義觀念對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大學時代,學生們大多處于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階段,不能很好地分辨社會思潮,學生們成長的環(huán)境開放自由,因而個人主義觀念較強,這種思想,一方面提升了大學生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意識,有助于其獨立成長;另一方面,腐蝕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模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
3.功利主義凸顯
新時代快速變革的社會要求青年學生們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所以,當他們面臨學習、獨立生活和實現(xiàn)自身價介這三重壓力時,便會越來越重視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在對自身進行調整、提升的過程中,青年學生們開始經(jīng)歷設計、選擇、奮斗、發(fā)展和完善這五個階段的鍛煉,在鍛煉中逐漸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是他們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然而,青年學生們所追求的東西往往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個人的利益。如在專業(yè)選擇上,不少學生以個人需求實用性為首要條件,忽視國家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需要,大多數(shù)都會選擇財經(jīng)、計算機類等專業(yè);而對于數(shù)學、化學等基礎性專業(yè)就置之不理;他們積極參加各種考證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參加各種培訓考試以證明自己的能力,青年學生們的功利心較強。
4.理想與現(xiàn)實沖突
新時代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參加奉獻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充當志愿者,服務于他人。在學校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他們普遍感到僅僅學習書本中獲得知識是不夠的,積極通過主動交流的方式去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他們自覺地抵制主觀經(jīng)驗主義,更樂于通過實踐探索真知;他們不喜歡呆板的理論講解,希望通過組織課外興趣小組進行合作研究,雖然青年學生走的是個人理想與實踐主義相結合,但也存在思想觀念還不夠成熟的缺點,所以當面臨各種錯綜復雜的價值觀發(fā)生碰撞時,他們就會產生各種矛盾,既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又存在不敢從自身做起;既希望建立良好道德知識體系,又存在行為習慣與之不符。
二、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1.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
(1)完善制度建設
高校管理者應重視加強制度建設,以規(guī)章制度形式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使之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交往實踐的價值尺度和涮介標準,從而真正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高校能否建立健全制度,依法治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
(2)做好思政課程建設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加強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陣地,要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知識在課堂上進行傳授;另外,在不懈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育教學模式中,思想政治類課程真正成為受到大學生喜愛和好評的優(yōu)秀課程;其次,在授課內容中,思想政治類課程要向大學生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等要點,幫助大學生們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接宣傳者,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時代重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要提高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增強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高校首先要對全體教師和管理者進行全面系統(tǒng)正規(guī)的培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融入教師團隊每個人的內心。嚴格制定引進教師的準入門檻,形成合理的招聘機制,對教師的評價要把立德樹人排在首位。
2.開展積極有效的宣傳
(1)推進大學生網(wǎng)絡教育平臺建設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到方方面面,改變著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網(wǎng)絡更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wǎng)絡對其的影響作用顯然已經(jīng)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面對網(wǎng)絡上紛雜的信息,網(wǎng)絡教育已悄然成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的又一個重要陣地。高校應該利用具有現(xiàn)代網(wǎng)絡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盡快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wǎng)絡教育要切實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向,積極主動承擔起高校的社會責任,努力開發(fā)優(yōu)秀教育資源,豐富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形式。
(2)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
高校教師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學生黨員積極分子以及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中堅骨干力量,也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動力,需要他們親身帶動廣大青年學生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其他青年學生來說,學習宣傳先進模范人物的過程就是普及典型、弘揚真善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學習先進典范對大學生具有引導、示范和鼓勵功能,能夠促進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3.強化實踐活動教育
(1)校內活動
通過辯論賽、演講會、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組織廣大師生積極參加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中來,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掌握;也可通過征文、演講賽等形式,使廣大師生投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活動中去,能夠澄清模糊的認識;另外還可以開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活動,如誠信考試、升國旗儀式等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大學生心中。
(2)校外活動
學校、社會和家庭需要相互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多開展文明禮儀行為方面教育,使文明禮節(jié)禮儀的養(yǎng)成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和“十一”等重要節(jié)日,以及黨史國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紀念日等,舉辦莊重莊嚴、內涵豐富的慶祝和紀念活動,因勢利導地開展各類教育活動。
(3)志愿服務活動
第一,大力弘揚雷鋒精神,促進雷鋒學習的規(guī)范化。第二,以互愛和奉獻服務為主題,組織開展以鄉(xiāng)村振興為重點的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第三,將雷鋒精神的學習與志愿奉獻服務相結合,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建立學雷鋒活動社團,如“雷鋒商社”,通過“社團”搭建志愿者服務平臺,鼓勵大學生廣泛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志愿者活動,奉獻服務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進行物資助學捐贈,還可以利用移動終端的形式,通過微博、微信組織微心愿進行公益募捐。如此不僅把學生們所學專業(yè)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做公益的同時,也給學生們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三、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教育技術和處于轉型期的社會情況下,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既有機遇又有挑戰(zhàn)。一方面,不斷更迭的技術手段豐富著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途徑,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大學生其個人價值觀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新時期的到來也對大學生以及教育工作者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诖朔N情況,高校應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摸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并充分利用高校特色優(yōu)勢,進一步深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研究,建設一個完善的新時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陣地,引導和幫助更多學生牢固樹立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努力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繼承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