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從事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十多年,聽學生嘮叨最多的就是怕寫作文,這也是語文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如何克服孩子對作文缺乏興趣,甚至有害怕寫作的心理,這是語文習作教學的難點,也是突破點。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并伴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內部動機。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生的寫作是何等的重要。于是,我開始了讓學生寫自己的故事、實踐體驗、采取多元評價、激勵成功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的思考與嘗試。
關鍵詞:習作能力;編故事;興趣;多元評價;分享習作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屬于教師的重點關注內容。寫作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語言積累程度和表達能力。對于缺乏寫作興趣的學生,教師需要合理地引導,并且利用生動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 自由練筆,樂趣叢生
我經常布置半命題作文,一個悶熱的下午,竟然停電了,不一會兒,學生就熱得滿頭大汙,不停地用書本扇,以此來緩解酷暑帶來的難受。于是,我借助機會,讓學生動筆寫寫此時此刻的感受。一個平時寫得不太好的學生,他在這次作文里這樣寫:“下午,正上著語文課,突然停電了。我一直盯著旁邊的壁扇,看著它們慢慢地停下來,真希望它們只是短暫失靈。可是,等了很久,我也沒看到它們重新工作的意思。坐在教室正中間的鐘情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一個連句子都表達不清的孩子,怎么會寫出這么一大段細心觀察的作文呢?從這個學生身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作文教學,從沒有真正讓兒童寫自己的故事。平時,學生不想寫、不會寫我們的單元習作,是我們的作文題目沒有觸及學生內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積淀,自然就“難教、難寫”了。
所以,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從改變習作題目開始,讓學生寫自己的故事開始。于是,我們班的自由練筆應運而生。我們設了一個小練筆,圍繞著習作的核心“編故事”,讓學生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事兒,講清、講好自己的故事,將生活中的麻煩、委屈、憤怒、新奇,轉變?yōu)榫实墓适?。比如:寫父母的嘮叨,寫弟妹的淘氣,寫同學的可惡等等。自由練筆,沖破了單元習作的束縛,給學生一塊能自由暢談的空間。
二、 體驗生活,樂于表達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比如廖文琪在這次作文里這樣寫:我走在柔軟的沙灘上,看著這清澈的河水,自己仿佛就是這河水中的一條小魚,在這美麗的河水中快活地暢游,其他的魚兒都向我游來,和我一起在河水中快活地嬉戲。如果沒有學生親身體驗,怎么會寫出這么好的作文呢?
三、 多元評價,賞識激趣
1. 及時反饋
一個班級有四十多篇作文,即使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在趕批作文,也不能一下就批改完。等全部批改完后再反饋,學生可能已經把上次作文的事忘得差不多了。為了始終保持對作文的期待與興趣,我采取了比較簡便的反饋方式。
2. 加分制評價
以往批改學生的習作,我先給學生們的習作左批右改,寫上大段的評語,然后是以“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級制或是打分數(shù)的形式進行評價??墒?,所做的這些在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上有多大的幫助呢?
帶著這樣的反思,我開始了加分制評價學生習作的嘗試。具體如下:每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一處亮點,我就勾畫出相關詞句,在旁邊畫一顆笑臉。這個亮點,可能是一個詞用得很準確,可能是會學以致用,可能是表達得有條理,可能是寫得具體,可能是很有新意,可能是很有想象力……習作中每顆笑臉加10分。比如:習作得90分,文中有3個笑臉,他就得90+30分。
每次發(fā)下學生的習作時,學生更關注自己得了幾個笑臉,翻翻哪些句子旁邊老師畫上了笑臉,或是情不自禁地再讀讀自己的好詞句,或是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趕緊與旁邊的同學交換來看。
3. 對比性評價
雖然用加分制評價讓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欲望,但是不得不說,班上還是有十個八個的學生的習作是難以得到星星的。每次發(fā)習作下來,他們都會默默地收起自己的,失落地聽別人的好詞句。
這部分學生他們更需要得到老師的激勵。于是,講評習作時,我先選取一兩篇典型的問題作文,在課堂上讀,為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是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為其叫好。我一邊讀,一邊提出有問題的地方,全班同學說說如何修改。讓他們覺得“我也能寫,只是寫得不夠好”。最后才是欣賞優(yōu)秀的習作,學習他人如何具體地表達。
另外,講評習作時,將同一類型的習作放在一起對比性地讀,“先寫后教”“以寫定教”。比如結合母親節(jié)那周的小練筆,李雨桐同學制作祝??ńo媽媽,他詳細地寫了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王煒彤同學寫請外婆和媽媽一起吃飯,文中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尤為出彩。讀別人如何寫出不同的感受。
及時評價、加分制評價和對比性評價的綜合運用,讓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潛能的發(fā)揮,用賞識的語言給學生送去快樂,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而學生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fā)起來,感到“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他們的寫作興趣便會迸發(fā)出來,不可遏止。
四、 創(chuàng)造機會,激勵成功
教師可以使用班級微信群記錄學生精彩瞬間,“班級作文選”記錄學生的精彩文筆。
1. 宣讀習作,分享精彩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大家的贊揚。當他們的習作有進步,有寫得好的詞句、段落時,他們往往想有更多人欣賞。所以,我給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在班上宣讀自己的習作,當學生宣讀習作時,我采用拍照的方式定格住學生的精彩瞬間,然后把相片上傳至班級微信群相冊,讓全班同學及家長欣賞他這光榮的一刻。還把優(yōu)秀的篇、段張貼在教室的光榮榜上,供全班學生學習、欣賞。
2. 收集整理,記錄成長
所有在班級宣讀習作的學生,他們的優(yōu)秀習作匯編入“班級作文選”,變成班級優(yōu)秀習作集。我就用這一份思考與嘗試,在學生習作之田辛勤耕耘,讓學生在自由的微風和賞識的滋潤中,收獲成功的體驗,張揚習作的個性,燃起習作的興趣,體驗生活,融情感教育于作文教學之中,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讓學生在習作素養(yǎng)的提升中邁出自信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5,26-31.
[2]魏書生.談語文教學[J].河海大學出版社,40-43,163-168.
[3]鐘建林等著.寫作并非難事[J].教育科學出版社,16-26.
作者簡介:駱文俊,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