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實行,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放在了教學目標的首要位置。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大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除了在教材、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式上轉變外,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挖掘教學深度,拓展教學寬度,并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本文首先研究了自主學習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作用,進而結合當前的小學生語文教學境況,提出了一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 引言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學習是一個終生的過程,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成長、工作都有積極促進作用。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提出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上,自主學習就是其中重要的素養(yǎng)。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其內(nèi)容寬泛,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世界觀都有良好的培育作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教育的目標能夠更好實現(xiàn),不僅提高了小學生閱讀、寫作、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其審美能力和對理論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 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
(一) 挖掘教學深度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生會自主探究教材的深層內(nèi)容,從而以較高的效率實現(xiàn)深層次的教學。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往往是他對學科的某一點內(nèi)容或某一方向具有濃厚的興趣,然后進行自我探究。例如在學習課外閱讀內(nèi)容中的《昆蟲記》時,小學生會因為興趣愛好進行深入探究,將全本閱讀,并仔細研讀其內(nèi)容,就實現(xiàn)了教學的深度挖掘。
(二) 拓展教學寬度
同上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因為興趣拓展教學寬度。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因為興趣愛好,或出于好奇心,將學習內(nèi)容由某一處延伸到了另一處,這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威尼斯商人》時,學生會因為文章中縝密緊湊、峰回路轉的故事情節(jié)對莎士比亞的其他小說感興趣,就會自主閱讀其他的內(nèi)容,這不僅使學生對教材有更全面認識,還能提升其文學素養(yǎng)。
(三) 培養(yǎng)自學習慣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習慣同樣能夠?qū)⑵溥\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而且還能在今后的生活、學習生涯中運用。通過自主探究,學生在各類學習中都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起興趣。
三、 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途徑
(一) 設置教學探究內(nèi)容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中,存在著大量的探究性內(nèi)容,教師需要合理地運用這些探究性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定相應的研究課題,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課后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簡單論證。有的學生認為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并大量搜集、列舉了崇洋媚外的事例;有的學生認為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并搜集、列舉了國人堅強拼搏、自強不息的民族事例,以及我國以積極姿態(tài)投入到世界活動中,并取得了優(yōu)秀成果。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最終進行總結,提出中國人整體自信心隨著國力的上升也在上升,個別事件具有濃烈的個人因素,不應放在中國人整體的論證中。通過此次研究性內(nèi)容,學生掌握了自主搜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對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有良好作用。
(二) 擴展課外教學活動
在課堂外,教師還可以再開展一些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課外開辦《讀書座談會》,通過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取其他人課外閱讀的知識以拓展知識面,而且這種活動氛圍輕松愉悅,有利于小學生接受。在活動中,學生彼此交流,會發(fā)現(xiàn)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然后進行自主學習,而且這種集體活動也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避免了部分學生因為貪玩逃避課外閱讀的現(xiàn)象。還可以開展一些文藝活動,將某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排成文藝故事,進行表演,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引導小組合作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相應的興趣小組,從而為其自主學習提供交流合作平臺。例如,部分學生對戶外探險感興趣,就可以成立“游記類研究小組”,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研討,一起閱讀一些《魯濱孫漂流記》、《馬可波羅歷險記》之類的文章,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力有所提升,不僅更加深入,還會更加全面,甚至對作品中的勇敢、拼搏精神都有所領悟。部分學生對古文感興趣,就可以成立“古文類研究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自主研究唐詩、宋詞、元曲等一系列題材的古文,提升其文學審美能力。
(四) 創(chuàng)設教學生活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較多內(nèi)容與生活關聯(lián)性大,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例如在《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文的學習中,就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為學生講解這一道理。通過與生活場景聯(lián)系,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是教學的重要目標。
四、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了解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它能夠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并且為學生的終生學習習慣打好基礎;并提出了幾種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小學生群體的性格特點,運用合理的方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深入貫徹和實施素質(zhì)教育理念。尤其自主學習的引導,教師只能作為輔導者,需要注重過程,不以成績等功利性結果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希望本文的研究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袁笑儀.淺析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教育:00112-00112.
[2]王秀紅.小學語文朗讀是促進學生閱讀自主學習核心素養(yǎng)的捷徑[J].教育科學:引文版:00233-00233.
[3]唐紅波.“立足課堂,延伸課外,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教育:文摘版:00370-00370.
[4]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2):00158-00158.
作者簡介:陳振鐘,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新陽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