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摘要:從前期觀察記錄中可以看出彤彤的午餐問題一直是時好時壞的,但總體來比其他小朋友用餐時間要長;①興趣,是需要培養(yǎng)的;②嘗試,從一點點開始;③贊美,比什么都重要;④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關(guān)鍵詞:觀察;記錄;分析;評價
人物:彤彤 年齡:6歲1個月
一、 跟蹤記錄,呈現(xiàn)事實
1. 前期觀察記錄
午餐規(guī)則:1. 不挑食,愿意嘗試各種食物;
2. 能在25分鐘內(nèi)完成進餐,桌面干凈整潔;
3. 能做到以上兩點的打√,不能做到的打○。
二、 以點帶面,挖掘問題
1. 行為參照,科學(xué)評價
將該幼兒行為表現(xiàn)與“大班幼兒進餐習(xí)慣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如:
大班幼兒進餐習(xí)慣評價標準
項目
分項目
評價
進餐時能保持安靜
能保持安靜,偶爾會和旁邊小朋友說幾句悄悄話。
吃飯時
手拿筷子夾菜
能熟練使用筷子
手扶碗
有時候會把兩個碗并排放,左手就不扶著碗。
坐姿自然
坐固定位子
有固定位置……
2. 解讀案例,分析評價
從前期觀察記錄中可以看出彤彤在午餐問題上一直是時好時壞的,但總體來比其他小朋友用餐時間要長。從一周觀察記錄中可以看出,她對于肉類比較有興趣,如牛排、肉圓,對于蔬菜的興趣不是很大,如包菜、素雞,對于某些食物是比較抗拒的,如胡蘿卜、豬肝等。
在衛(wèi)生習(xí)慣上,她保持得很好,桌面地面都能保持干凈,吃完飯后還知道把自己桌子上的飯菜整理干凈,隨后把碗送走,用小毛巾擦嘴擦手。
在進餐速度上,一般我們是在11點20之前用餐完畢,她遇到不抗拒的飯菜能準時完成,但如果有不喜歡的餐就要推遲了。
在進餐習(xí)慣上,她喜歡先吃飯,特別是有不喜歡吃的菜時,會把飯先吃掉很多,然后把菜倒進飯里面,或者是藏在最下面,偶爾會去張望別人的吃飯情況。
在遇到較為抗拒的菜時,她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
(1)把菜藏在飯下面或者偷偷扔進餐盤和湯里面。
(2)先吃飯,但是飯也不會全部吃完,會留下一半。
(3)開始一粒粒地數(shù)米飯,拖延時間。
(4)胡蘿卜絲會一根一根地挑出來,含在嘴里很長時間不吞咽。
(5)到了時間沒有吃完會著急,身體倚在墻壁上開始哭。
(6)在老師倒計時情況下,會把菜全部塞在嘴巴里含著,老師不看她就嘴巴不動。
情況分析:除挑食現(xiàn)象外,其他飲食習(xí)慣都符合評價標準。
3. 情況對比,捕捉差異
在班級中,有挑食行為的不止一人,部分幼兒都或多或少有自己喜好或厭惡的食物,但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挑食現(xiàn)象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①肉食主義者,無肉不歡型。②素食主義者,抗拒肉類食品。③個別食物抗拒型。其中又包括:不吃蔬菜、不吃較硬的食物、不吃有味道的食物……
幼兒在遇到較為抗拒的食物時,所呈現(xiàn)的態(tài)度也和彤彤一般,慢字工、拖字訣,能免則免,視其為毒蛇猛獸般,讓人看了哭笑不得。
三、 層層遞進,以情動理
1. 興趣,是需要培養(yǎng)的
從小班開始,我們就有一個習(xí)慣,每次用餐之前都會向幼兒介紹今天吃的是什么菜,有什么營養(yǎng),比如豬肝可以補血,芹菜可以幫助排便。所以在問小朋友的時候他們都能說出來,但說和做確實是兩回事,說得再歡他不見得能接受這樣食物。很多幼兒抗拒某樣食物可能是因為顏色、味道、軟硬度,每個幼兒的口感和興趣都不一樣,那該如何幫助幼兒形成不挑食的習(xí)慣?首先,是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對于每一種食物的好奇心,單介紹每一種食物的營養(yǎng)是空口說白話,不如借助視頻來觀賞食物的生長過程以及肥胖、挑食對于人體的危害,激發(fā)幼兒對于食物的興趣。
2. 嘗試,從一點點開始
讓一個挑食的孩子馬上變得不挑食是不現(xiàn)實的,今天不吃豬肝明天就吃一大碗也不可能,在分飯分菜的時候老師就要做個有心人。因為每個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老師很清楚坐在哪個位置的是誰,對于誰不喜歡哪種食物也較為了解,在分菜的時候可以少分一點豬肝或者胡蘿卜給他,今天可能只給七八根,明天再加兩根。這樣幼兒不至于看到滿碗的豬肝就開始發(fā)憷,從一點點開始,或許更有效。
3. 贊美,比什么都重要
由于教師的言行影響,幼兒每次吃到什么菜的時候都會說:××又不吃這個了!或者說:老師給他多盛點,誰讓他不吃的。這樣的言語其實給該幼兒帶來了一定的負擔,更加暗示自己這個菜是不喜歡吃的,所以,在他愿意嘗試的開始,老師就要進行肯定、贊美和支持,看到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也是他們變得更好的動力。
4. 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單從幼兒園教育入手,幼兒的挑食毛病始終難以根治,引起家長的重視,能夠?qū)崿F(xiàn)家園同步才是王道。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教育行為與家長進行分享,鼓勵家長在家中也依照教師的做法,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形成不挑食的行為習(xí)慣。
雖然我們不能壓制孩子的喜惡,但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每一種食物的營養(yǎng);雖然我們不能提供給孩子饕餮盛宴,但是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孩子的飲食,但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形成不挑食的健康的飲食習(xí)慣。食之無味的事物何苦強迫孩子吞咽,老子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說“治”孩子也若烹小鮮,我們應(yīng)該用我們的耐心,細心,愛心,還有恒心,為孩子們烹飪健康的飲食,形成綠色健康的飲食習(xí)慣!
作者簡介:周英,江蘇省溧陽市書院巷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