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勇
摘?要: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在高中教學整體過程中占有主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紹了高中歷史高考復習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新課改形勢下歷史高考復習策略,為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歷史;高考復習;技巧
一、 高中歷史高考復習教學現(xiàn)狀
高中歷史課程是文科生在高中階段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學生學習較為困難的一門課程,歷史課的內容覆蓋面廣,涵蓋內政外交、經濟、文化、軍事、天文地理等,時間長度大,從遠古到現(xiàn)代綿亙上百萬年,知識點有深度。
但我國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普遍處于理論教學的階段,對學生歷史理解能力培養(yǎng)不足,死記硬背的方式還很普遍。這樣,容易導致學生逐步喪失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難以適應選拔性質的高考要求。
在高考復習階段,每一輪復習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側重點就是歷史內容中基礎的部分,要全面覆蓋歷史課本的內容;在第二輪歷史復習的時候,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建立邏輯思維,將大量的知識點整合,將知識串聯(lián),形成不同的模塊;在第三輪復習的時候,將要進行模擬考試。根據(jù)考試成績,分析錯誤出現(xiàn)的原因,查漏補缺,鞏固掌握不牢固的地方。
二、 新課改形勢下歷史高考復習策略淺析
(一) 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突出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主要手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以教學大綱為標準,不能籠統(tǒng)地講解歷史課本內容。相反,教學設計應該被充分重視。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制定教學模式,把教學的范圍場合、內容選擇、教學條件等都考慮進去,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反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技巧,從而科學地制定適合學生復習的教學設計,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案例:人民版必修二《蘇俄、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教學設計
1. 主題破解
①蘇俄、蘇聯(lián)的關系?②社會主義的含義是什么?③社會主義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建設”?④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包括哪些主要的實踐與理論研究?⑤蘇俄、蘇聯(lián)的建設有何得失?對我國的建設有何啟示?
2. 吸引學生
直觀的線索示意圖、宣傳海報、專題片《大國崛起·第九集·風云新途(蘇聯(lián))》
3. 科學設問,升華教學
如:新經濟政策與馬克思主義相比,哪里退了?哪里沒退?實質是什么?
又如:《走向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一書指出,20世紀,在世界現(xiàn)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調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國,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機時期的美國,還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國。
設問:①上述俄、美、中的“改革調整”各指什么?②三國的“改革調整”的實質各是什么?
(二) 強化史料教學,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在選擇史料時,應以課本作為依托,充分研讀大綱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時空的排布上選擇史料內容。其次,教師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與接受情況,所以史料內容的選擇上,要做到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產生積極影響。并且,史料內容要真實、可靠,要契合高考。
史料來源,一是依據(jù)史料匯編,如翦伯贊等主編的《中國通史參考資料》,二是借助高考題、水平較高的各地模擬試題,三是選取專著、論文的片段。
如2017年全國三卷:32. 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陪審員須宣誓保證公平審判,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權利濫用
B. 防止官員腐敗
C. 培育權利觀念
D. 增強責任意識
此題主要是對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三種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察。
(三) 調整學生的考試心態(tài),增強考生自信心
學生長期處于壓力極大的高強度學習中,難免會出現(xiàn)厭學、怠慢、學習積極性下降、身體機能下降的情況,教師這個時候要為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積極調整心態(tài),堅定必勝的信念。心態(tài)也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狀況,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只有保證身體健康,才能投入到緊張的高考復習中,以便迎接高考。
在評價學生學習歷史的成果時,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績的高低。教師應該多注重學生的訴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釋放個性,關心學生身心健康。關心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歷史理論知識,從而判定教學模式是否可行。
在復習過程中,也要加強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集體跑操、球類比賽等,對于心理疑惑,教師應鼓勵學生與自己多溝通,同時也鼓勵學生與家長、朋友多溝通,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三、 小結
針對高考的歷史教學模式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大重點難點問題,探究適宜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每一輪復習的側重點都不同,教師要及時做出改變,針對不同階段,調整教學方式,同時關心面臨高考的學生們的心理與生理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考對人才的選拔。
參考文獻:
[1]王曉東.新課改形勢下歷史高考二輪復習技巧[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15(03):157-159.
[2]王曉麗.歷史高考復習備考策略[J].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2008(05):47-48.
[3]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古代部分4[M].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