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分析了學校中層管理干部基本狀況,梳理學校中層管理干部選拔任用的主要策略,包括廣泛動員,公開信息,堅持民主,規(guī)范程序,注重考核,加強培訓。并就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公開選拔任用機制;建立健全科學全面的考核測評體系;進一步加大培養(yǎng)和培訓力度。
【關鍵詞】 職業(yè)學校;中層干部;選拔任用
職業(yè)學校中層管理干部是教育教學改革和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中層管理干部的管理理念和能力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發(fā)展和辦學質量。隨著“十三五”發(fā)展重要時期的到來,職業(yè)學校更要繼續(xù)堅持“人才強?!钡陌l(fā)展戰(zhàn)略,深化內部綜合改革,創(chuàng)新辦學模式和體制,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將中層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統(tǒng)籌推進梯隊建設,打造一支優(yōu)秀管理團隊,扎實推動學校向國家級現(xiàn)代化衛(wèi)生高職院校邁進。
一、學校中層管理干部狀況分析
近3年,學校采用民主推薦與競爭上崗相結合的方式,選拔中層領導干部14人,其中中層正職5人,中層副職9人,任現(xiàn)職務中層干部中以競爭上崗的年青人居多,他們均是從教師崗位走上管理崗位或原職崗位工作優(yōu)異提拔的,充滿著工作活力和動力。同時通過交流輪崗24人,其中正職9人,副職15人。優(yōu)化了學校的干部隊伍結構,增強了做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形成了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提高了學校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1、年齡結構和任職年限
人員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40.6歲,40歲以下占60%;任職1-2年占66.7%,3-4年占16.7%,5-6年占6.7%,7年以上占10.0%。中層管理干部正處年富力強時期,精力充沛,工作充滿熱情,但缺少一定的工作經歷,需加強學習。
2、學歷結構
學歷層次較高,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研究生學歷占60%,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且學習能力較強,易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
3、黨派結構
以中共黨員為主,占80%,民主黨派為輔,充分體現(xiàn)統(tǒng)戰(zhàn)工作方針政策,積極發(fā)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
二、中層管理干部選拔任用的主要策略
1、廣泛動員,公開信息,努力提升公信力
為了較大程度地提高廣大群眾對管理干部工作的認識和知曉,促使全體教職員工了解、關心、支持和參與選拔工作,分別召開全校大會、中層干部會議、黨支部會議進行動員,通過學校櫥窗、OA辦公系統(tǒng)公布學校中層干部聘任工作方案、部分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方案、述職述廉述法報告等,極大地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推進學校民主管理,杜絕跑官要官現(xiàn)象,把競爭激勵機制、民主監(jiān)督機制和擇優(yōu)選任機制較好地結合在一起。
2、堅持民主,規(guī)范程序,確保工作嚴肅性
為了選出德才兼?zhèn)?、領導放心、群眾滿意的中層管理干部,學校組織部門嚴格規(guī)范選拔任用程序。嚴把用人導向和標準。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嚴守選人用人的“三個關口”。即推薦考察關、集體醞釀關、討論決定關。精心設計崗位、報名及資格審查、筆試及演講答辯、組織考察、黨委票決、任前公示、宣布任用名單等環(huán)節(jié),堅持做到人人發(fā)言明確表態(tài)、堅持無記名票決,規(guī)范參加干部民主推薦人員范圍,全程記錄選拔任用過程,讓選人用人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格落實“四項權利”。即群眾“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jiān)督權”,全面推行干部選拔的預告制、公示制,堅持走群眾路線,規(guī)范工作程序,積極穩(wěn)妥地做好選拔任用工作。
3、注重考核,加強培訓,提升工作執(zhí)行力
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程。首先要注重考核培養(yǎng)。采取干部任前談話、試用期培訓考核、年度群眾測評等措施,進一步明確中層干部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其次要注重培訓教育。組織管理干部培訓班,拓寬管理干部視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有效提升工作的執(zhí)行力。
三、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建議
隨著學校辦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十三五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任務越趨繁重,學校要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數(shù)量充足、年富力強、勤奮廉潔、精干高效的中層干部隊伍,以更好地適應江蘇省現(xiàn)代化示范性高等職業(yè)學校的建設需要。
1、進一步完善公開選拔任用機制
職業(yè)學校中層干部不一定要求都是“學者型”專家,但應該是一名“懂管理”的行家,要憑群眾公論識別干部,靠實績使用干部,以競爭選用干部,形成全校上下達成共識的用人導向。堅持走群眾路線,尊重測評結果和民主推薦。嚴格要求干部提高自身的群眾信服力,認真學習《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四項監(jiān)督制度”,嚴格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綜合競爭性選拔、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組織任命等方式,探索完善干部選拔任用的程序和機制。搭建擇優(yōu)選拔干部平臺,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讓能干事者有位置,拓寬選人用人范圍,加大激勵競爭力度,讓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嘗試建立中層干部后備干部庫,形成管理干部梯隊,引導大批優(yōu)秀年青教師積極要求進步,發(fā)揮聰明才智,為學校發(fā)展貢獻力量。
2、建立健全科學全面的考核測評體系
根據不同性質的崗位,建立有所側重、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標,結合崗位職責和年度目標任務逐項考核,進行末位淘汰或誡勉談話,激發(fā)工作責任感和工作活力。進一步細化“德能勤績廉”考核內容,對績效考核的方式、內容、程序、標準等進行明確界定。中層干部的德才如何,普通教職工最清楚,考核時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擴大群眾的參與面,以有效防止考核失真。重視考核結果,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存在的差距,根據任職綜合情況或表揚激勵,或誡勉談話,或責令限期改正,對不稱職的實行降職或免職處理,將經常性考核與重點工作考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民主測評與實績考核結合,確??荚u全面準確、客觀公正和科學性。
3、進一步加大培養(yǎng)和培訓力度
目前,職業(yè)學校中層干部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雙肩挑”干部,中層干部從教師崗位跨越到管理崗位,在管理知識、管理經驗和執(zhí)行能力難免存在一定欠缺。學校要加強對年青中層干部的教育培養(yǎng),不斷提升政治思想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工作能力素養(yǎng)和管理水平。工作中多壓擔子,營造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使年青中層干部盡快成長,脫穎而出。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綜合運用組織調訓與自主選學、脫產培訓與在職自學等多種方式,完善知識結構,拓寬工作視野,豐富社會閱歷;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有計劃選派到高校、黨校、上級行政機關或兄弟學校學習和鍛煉,開闊視野,增長才干,促使新任干部能更好、更快地履行崗位職責,開拓進取,勤奮工作,為學校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洪峰.全面從嚴治黨是治國理政的根本保證[N].人民日報,2016-05-09(8).
[2] 沈小平.落實群眾對干部選任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jiān)督權[J].組織人事學研究,2002(5)45-46.
【作者簡介】
徐明珠(1978.08-)女,漢族,江蘇常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