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實驗探究題著力體現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得實驗探究題的得分情況成為決定物理學科成績高低的分界點。為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物理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以便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每年的實驗考試已成了物理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就近年來物理實驗考試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一、解讀考綱
根據《課程標準》,初中階段學生物理實驗項目共分三類,河南省每年的理化生實驗考試共設計十二個物理實驗實驗,涵蓋了標準所要求的的實驗內容。我們在指導學生實驗時,要依據《課程標準》要求,不僅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實驗考試,還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
二、器材準備
考試器材準備要求性能良好,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比如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試驗中,燒杯的選取盡可能適中;要能放在天平的托盤上,又要求能存儲一定量的液體,還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在測定小石塊密度的試驗中,小石塊不易過大,要保證能順利放入量筒,還要方便用細繩系牢,因此要準備中部直徑略細、長度略短的小石塊。在 “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試驗中,用細線懸掛乒乓球,乒乓球要選擇深色的,使學生實驗時感官舒服……
三、實驗指導
在學生進行實驗練習時,實驗結果要實事求是的進行記錄。若結果與預期偏差較大,要引導學生找出偏差的原因。比如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試驗中,有部分學生測量出鹽水的密度小于1g/cm3,引導學生查找原因為:上次學生測量結束后沒有將量筒中的水倒干凈,導致量筒中水的質量記錄偏小。在“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系”試驗中,我們引導學生觀察方格紙上鏡面前方格線的像與后面的方格線是否重合來判斷平面鏡位置是否放好,在電學實驗部分,我們要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電路故障的原因……另外,實驗過程中儀器的損壞是不可避免的,這又要求教師不僅是實驗員,還要是修理工。我們要隨手攜帶尖嘴鉗和螺絲刀隨時對螺絲松動的儀表進行加固,甚至還要用電烙鐵進行加焊脫焊的接頭。在“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試驗中,由于學生用力過大,導致音叉從共鳴箱上脫落,我們要用熱熔膠進行修復……等。
四、器材改進
器材的改進也成了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去年的“測量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的實驗,考試用的是最大阻值為20歐姆的滑動變阻器,。實驗室都是最大阻值25歐姆的,我指導學生把滑動變阻器改造為20歐姆的進行考試;今年“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試驗,杠桿尺在水平位置不平衡:用熔化的蠟液配重平衡成功……物理實驗是嚴謹的科學探究過程,這不僅要求我們要熟悉大綱,還要求我們針對每個實驗都要親自動手,對于個別實驗的不足之處進要進行實驗改進。所以,每年的實驗考試不僅是考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同時我們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升華。
參考文獻:
(1)《河南省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說明與檢測(2017).物理》
(2)《全國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