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沖擊著學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面對新時期德育工作遇到的問題,我們要轉變思想觀念,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本文主要敘述我校德育現(xiàn)狀、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分析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德育現(xiàn)狀 問題與成因 分析 觀念與方法
一、學校整體情況分析
虹橋鎮(zhèn)第七中學是一所具有多年辦學歷史的農村中學。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努力創(chuàng)建“文明和諧校園” 、“綠色校園”、“平安校園”、“毒品預防星級學校”、“德育達標學?!钡?,整體提升學校思想道德水平。
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xiàn)狀分析:學校處城鄉(xiāng)結合部,絕大部分學生是外來民工子女(圖1),
學生的思想行為受農村生活習慣和地域性文化的影響較大。在對學生作問卷調查時,有近75%的學生認為學校學生的品德現(xiàn)狀一般和差;在回答問題7和問題18時,分別有21%的學生選擇了沒有和不清楚,23%的學生選擇了學習是一種負擔和沒感到太多樂趣(見圖3、圖4)。
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意識和管理監(jiān)督力度都很薄弱,更重要的缺乏方法、技巧與交流(見圖5、圖6)。
家長們忙于生計,也無暇顧及到自己的孩子,放學后有22%的學生在網(wǎng)吧,45%的學生在家上網(wǎng)。筆者認為學生在校外時間段內基本處于無監(jiān)管狀態(tài)。
三、德育隊伍狀況分析:
學校教師大多有十年以上教學經(jīng)歷,黨員教師占 46%。從結構上看中青年教師居多(圖2)。
學校的班主任隊伍中多位具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有著豐富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意識也較強,工作認真負責。但班主任隊伍中缺乏的是創(chuàng)新意識和如何抓住學生心理與生理特點進行教育的能力。
四、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外聘法制副校長——虹橋鎮(zhèn)派出所社區(qū)林警官。通過扎實開展工作,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顯著提高,取得矚目的實效。我校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班主任隊伍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質量的先決條件。我校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了班主任的待遇,調動了其積極性。①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堅持每月一次的德育工作例會,明確工作內容,不斷充實學習目標,做一名“有心”“用心”的班主任。②開展班主任管理能力培訓,促進管理規(guī)范化。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班主任外出學習。本年度全體班主任參加了樂清市教育局組織的多次班主任培訓會,像管云華等班主任還參加了市和省里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活動。③召開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學校每月舉辦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宣傳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為“評優(yōu)”打好基礎。要求每人每學期都作班主任工作計劃、德育工作計劃和班主任工作總結,通過總結把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④對班主任老師的“傾斜”。既在工作中為他們創(chuàng)設機遇,提供鍛煉他們能力的機會,又在評優(yōu)評先,表彰獎勵,晉級晉職、績效考核等政策上對班主任適當“傾斜” ,以充分調動每一位班主任的積極性。
(2)以活動為載體,注重體驗,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①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將使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德育工作計劃,確定了德育工作活動方案。并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分層次開展活動,分級實現(xiàn)德育目標。初一年級以“養(yǎng)成教育”為核心;初二年級以“自主管理”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適應能力;初三年級加強理想前途教育,進行升學就業(yè)指導,著重進行社會理想和世界觀教育,并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②利用周一組織升國旗儀式,舉行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③及時利用學校廣播和宣傳欄,宣傳本校師生的先進事跡、獲獎情況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文章。初三班韋艷同學榮獲愛國主義讀書征文活動全國一等獎,一在廣播中播出,立即引起極大的反響。④在教學樓內懸掛中國歷代愛國者的畫像、名言和警句,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文化氛圍。⑤每學期各班辦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黑板報,刊登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材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⑥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禁毒斗爭等影片,體現(xiàn)德育活動多樣化。
(3)活動開展計劃化、制度化與系統(tǒng)化。通過系統(tǒng)、連續(xù)、有針對的教育活動,能持續(xù)作用于學生的潛意識中,持續(xù)強化正向作用,逐步挖掘學生的正能量,從而改變和轉化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4)大力開展法制安全教育。繼續(xù)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加強管理,促進我校良好校風、學風和文明風氣的形成。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通過心與心的交流,撫慰受傷的心靈。開展預防性和發(fā)展性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通過與學生談心、評語改革等諸多形式,教給學生自我調節(jié)心理壓力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6)每年舉辦一次以“創(chuàng)新與環(huán)?!睘橹黝}的科技節(jié)活動。進一步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我校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校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7)每年12月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節(jié)活動。認真開展了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干部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使同學們的集體觀念得到增強,更使那些業(yè)余時間無所事事和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同學以及那些有不良嗜好的同學重新步入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中。
(8)每年的三月底和十一月分別舉辦了校運動會和校體育節(jié)。
五、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①學校和教師在德育認識上存在著誤區(qū):一是重顯性智育輕隱性德育。二是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②家校合力有待加強。③學校德育工作水平、方式等亟待提高。(見圖8),④社會實踐活動不足。
六、未來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心與方向:①更新德育觀念,提高德育認識。把握新時期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②改進德育方法,增強德育實效。③優(yōu)化德育環(huán)境,營造德育氛圍。④建設德育隊伍,提高師德修養(yǎng)。⑤加強德育經(jīng)驗總結與交流學習。百年樹人,德育為先。德育的主陣地在學校。我校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并重,均衡發(fā)展;同時,在全校營造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濃重氛圍,促使我校的教育事業(yè)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樂清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調查《學生調查參考問卷》,總發(fā)放243份,實收240份。調查問卷樣本見附件。
2.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教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3.湛啟標,王唏等編著:《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1日。
4.葉小媚編著:《中國師德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5月。
5.王榮德著:《新世紀教師道德教育論》,科學出版社,2004年6月。
6.朱月龍主編:《心理健康全書》,海潮出版社,2005年10月。
7、池方浩 池哲萍著:《教育課題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