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說話、識字能力和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之一。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既可以讓小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也能讓小學生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進而豐富情感體驗,發(fā)展小學生的健康個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提高 閱讀能力
閱讀不僅能與外部世界聯(lián)系,獲取外部的知識信息,更能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們的視野,幫助人們融入這廣闊的社會大空間。閱讀能發(fā)展人們的語言,發(fā)展人們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一系列的閱讀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不管你是小學生、大學生還是走入社會的成年人都是需要閱讀的。由此可見閱讀能力教育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也可以說閱讀能力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閱讀與閱讀能力之間的內在關系
閱讀有利于小學接受語言知識,促進大腦思維發(fā)展、智力開發(fā)。?閱讀能力即是個體在閱讀材料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穩(wěn)定特征。它主要包括了閱讀的速度、詞、句意義理解、解答問題、信息的獲取、分析能力等綜合要素。要想形成這一能力,就離不開一些提高閱讀能力的具體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是小學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就必須以小學生閱讀能力形成規(guī)律為依據(jù),多方面探索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途徑與方法,才能夠使閱讀教學達到最理想效果。
二、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
1、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以提高小學生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不但可以拓寬小學生視野,增長知識,又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課外閱讀是小學生在自由、無心理負擔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所以說小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是高漲的,充分享受了閱讀的自由、快樂。
2、抓住上課有利時機,引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
以精彩的開場白或話題引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進入最佳狀態(tài),為整節(jié)課拉開序幕。
3、適時強化學生成功的喜悅感,鞏固興趣
教師要特別注重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因為成功是興趣越大的動力。當學生在某方面獲得了一點點的成功,他們都會像完成了一項重大科研項目那樣感到高興,從而對閱讀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并且能獲得巨大的內驅動力,驅使著他們走向更成功的一步,從而形成穩(wěn)定且持續(xù)的興趣。
三、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閱讀,它作為一種基本技能,教師應避免在教學中閱讀指導隨意性、零散現(xiàn)象,應力求有一定的指導方法,能夠系統(tǒng)地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讀方法進行指點。
1、明確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明確目的是我們閱讀的動力和前進方向,閱讀目的就是我們通過閱讀所要達到高度,比如情感上得到了什么樣的陶冶,能力上得到了什么樣的提高,或是知識上得到了怎樣豐富等。本認為,閱讀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的素養(yǎng),換句話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諸方面的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我們教學過程中要采用的心理方式是理解和認知的,而不是感受和感知的,認知的對象是思想內容,而不是言語形式。是將書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與讀者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相整合,從而構建出意義的過程。比如語文教材中每單元前都有單元內容簡介和閱讀指導方向,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和主功方向。因此我們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指導方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圍繞中心和核心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在進行目標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興趣高了,閱讀目的性明確了,學生才能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閱讀的內容中去,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2、精力集中,認真細心去讀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自學能力相對來說較并,這也是正?,F(xiàn)象。之所以自讀的效果不太明顯,除不得讀書要領外,另一個原因是嘴里在讀書,心里在想其他事情,沒有把心思用在讀書上。教師要適時加以引導,使他們認識讀書的重要性,啟發(fā)他們讀書興趣,由被動讀變?yōu)橹鲃幼x,由厭讀變?yōu)闃纷x,把注意力集中到讀書中來中,認真專注地去讀書。
在小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指導他們先解決字、詞障礙。讀的中間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千萬不要忽略過去,要拿起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進行查閱。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并掌握字、詞的意思。這樣,通過正音、認識生字、詞,并鞏固已學過的字、詞的意思。對于有些詞語,還要進一步了解它,在本文句子中、聯(lián)系上下文看它是詞語的本來意思還是借用、比喻、引申學意思。要認真細心地去讀,切忌一目十行不負責任的讀書。要按原文一字不差逐字,逐句、逐段地去認真讀書。還要根據(jù)標點符號、語音輕重、快慢速度,或急促或停頓,富有感情地讀書。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中所有的字、詞及含義,進而讀懂每一句話,讀起文章來就順暢的多了。
3、開動大腦,帶著問題去讀
要指導學生開動大腦,邊讀邊思考。讀書必須要思考,思考才能理解文章。讀書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只是一種膚淺的讀法。必須要把讀書和思考相結合起來。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讀每一篇文章時,都要一邊讀、一邊想,閱讀和思考相結合,這是讀好書的最基本方法。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要求學生在讀到重要的地方想一想,讀到不太好懂的地方想一想,讀完每個自然段想一想,讀完全文后把前后內容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通過讀想結合,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大概了解,進而弄清作者在文中學些什么,是怎樣寫的,作者怎樣圍繞中心謀篇布局,文中用了哪些優(yōu)美的詞句,哪句話或哪段話讓你感觸最深,哪些話使你和作者產生了同感謝和共鳴,等等。要盡力摸清作者字里行間文的思路,從集體上感知文章感知語言,直到全都讀懂為止。要指導學生讀書時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讀課文時,提醒學生不要忽視了課后的思考和練習。思考和練習是編者提供的自學提綱,這些內容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包括寫作特色、布局謀篇、語言修辭、邏輯知識、思想內容等方面的含量。要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思考這些問題,以便宜解決這些問題。
總之,提高閱讀能力的決非一朝一夕之事,還得多讀多練。在多讀多練的同時認真總結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靖,提高閱讀能力增強小學生綜合素質[J],小學時代,2011(09).
[2] 朱艷,如何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J],新課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