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科教學都致力于構建高效課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本文將結合自身的初中處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初中物理 高效課堂 實踐 探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人們都追求高效,在最短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最高的價值,教學也是如此。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那么,針對初中物理教學,究竟該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
一、精心備好每一堂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備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精心備好每一堂課,是對工作的負責,對課堂的負責,更是對學生的負責。然而,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忽略了這一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倚老賣老”、不帶教案進課堂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教師也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絕不打無準備之仗。首先,轉變教師觀念,認真負責,熱情滿滿。在教學一線奮戰(zhàn)多年后,固然會在一輪又一輪的教學中總結規(guī)律,摸索經驗,甚至會對教學內容做到了如指掌,但這并不能夠成為不備課的理由。時代在發(fā)展變化,學生也在不斷地變化,教師萬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是用耐心去澆灌學生的心靈,用熱情去感染自己;其次,留給備課充分的時間。在瑣碎的教學事務中,批改、輔導、面批等花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下班已經疲憊不堪,反而會讓備課成為可有可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教師付出了很多辛苦,教學成績卻并不突出,因此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把備課放在第一位;最后,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很多學校都實行集體備課制度,但具體的落實卻不盡人意,有的只流于形式,有的藏著掖著,不顯山不露水,而我一直堅信存在即意義,只有將集體備課從真正意義上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讓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例如,在講授《功能和勢能》這一課之前,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備課組內的年輕教師進行了主備,新的視角和新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也思考了很多,并且將此運用自己的教學之中,收獲頗豐。如果組內的人都將同事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故步自封的話,那么永遠也不能進步。只有互相交流探討,才能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讓強者更強。
二、轉變教師觀念,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體,更是思考的主體,特別是初中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很多思維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學生去完成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陷入的誤區(qū)即“講得太多”,總是想把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知識都灌輸給學生,出發(fā)點固然是好的,但教學效率卻并不是十分理想,歸根結底,無非是因為沒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轉變自己的觀念,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自己所起到的只是引導的作用;其次,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將留給學生的時間一一還給學生;最后,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實施發(fā)展性評價,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初中生正處于13歲~16歲的青春期,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在教學過程中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教師需要去“哄”學生,充分滿足他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從而起到激勵作用,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例如,在講《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這一實驗時,我事先準備了許久,將實驗器材準備好,并將學生各自分為小組來到物理實驗室,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條件下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去嘗試。事實證明,學生們很喜歡做實驗,并且把主動權交還給他們之后,他們的印象也更加深刻,知識點落實得也比較扎實。大部分中學配備了物理實驗室,但只是流于形式。由于管理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并且?guī)W生去做實驗更耗費教師很大的精力,因此物理教師習慣于為學生演示實驗或播放實驗視頻,但是這樣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如讓學生親手去做一次實驗,看上去似乎付出了更多,但只要堅持下去,學生會從真正意義上有所收獲,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shù)闹R和訊息,從而去死記硬背。這樣一來,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真正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大勢所趨,除了本文所提到的教學策略外,一定還有更值得推廣和借鑒的方法等待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發(fā)掘、去探索。初中物理是學生在初中剛剛接觸的一門學科,雖然陌生,但可塑性強,正是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基的黃金時期,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帶領學生遨游于物理的海洋,體驗物理的樂趣,讓學生愛上物理、愛上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 羅海東,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4(25)
[2] 周濤,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中學物理(初中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