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應開創(chuàng)新的識字方法、運用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努力提高識字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低年級 識字教學 效率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谶@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正確認識識字教學的基本任務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為了表達思想,傳遞信息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集音、形、義于一體的語言符號。它產生于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之中,又運用于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之中,所以,識字教學要解決好“學與用”的關系,既要讓學生掌握好漢字的音、形、義,又要讓學生學會運用。
為了解決學生“學與用”的問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教學的要求定位于:認識漢字3500個左右,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主動識字習慣和能力為目標。這一要求體現了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思路,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始終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習慣、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和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放在首位。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必須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這一人文精神,從本質上去認識識字教學的這一要求。須知,識字量雖然重要,但學生的識字興趣、主動識字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學生只有有了識字的能力,才有了主動學習的動力;也只有養(yǎng)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具有了主動識字的能力,識字教學才真正取得了成功。那么,我們的識字教學才真正實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才能為閱讀和習作教學贏得更寶貴的時間。
二、采用多種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
1.字典識字法
《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識字要求中提出: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安樽值洹笔菍W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使用字典的習慣與能力也可以作為學生獨立學習的一個標志,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使用字典,告訴學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通過查字典解決。每人的書箱里都備有字典,有不認識的字隨時查。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拼音與部首,又動腦動手,多種器官一齊調用,記憶會更深刻。
2.字謎識字法
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獨木橋——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3.故事識字法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影子”的“影”字時,把“影”字拆成“日( 太陽)、京( 京京)、彡( 影子)”,編成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陽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這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效果很好。
4.實物識字法
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孩子熟知的物品和識字相結合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課前我同孩子們一起準備文中提到的實物,課中以找朋友的形式,一人舉著帶有拼音的“面包”的詞語卡片找朋友,另一人舉著面包的實物相回應。孩子們在熟悉實物的同時鞏固了拼音,認識了生字,了解了字義,將漢字的音、形、義統(tǒng)一了起來。與此同時,我又引導學生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從“食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三個方面又加深了對詞義的了解,積累了詞語。
三、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創(chuàng)新策略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加深對識字的理解
游戲是激發(fā)小學生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小學生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識字的具體化,不斷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給字配“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他們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蘊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如:教學“跳、扔、舉、拍、掃、洗、刷、端”一課時,學生運用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給字配“畫”恰當地結合在圖畫與文的巧妙聯(lián)系中,豐富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4.聯(lián)系生活,拓展識字空間
生活是很好的識字課本,社會也是很好的識字課堂。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重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背景和舞臺。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樣將識字與生活接洽起來呢?首先,要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形成識字的敏感性和濃重興趣。比如:電視上動畫片中的說話字幕,校園的校訓,《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動規(guī)范》,課程表,同窗姓名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還有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無論是常規(guī)活動如:晨會、班會、隊會、節(jié)日慶典,還是校本活動如國防主題、環(huán)保主題、社會調查主題、春秋游主題等,都離不開漢字這個媒介?;顒又腥粢哉J字貫穿其中,充分施展媒介作用,不僅可以豐富活動內容,還可以在研討中,在玩樂中接觸認識不少漢字。
5.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結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茜.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J]. 語文天地, 2009,(01) .
[2] 魏長青. 新課改背景下的識字教學[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09,(03) .
[3] 蘇金祿. 識字教學的新探索[J]. 小學教學參考, 2009,(03) .
[4] 吳耀堂.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 科學教育, 20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