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在學校開展了誦讀經(jīng)典活動。清代孫洙有句名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兩句話從一個側面講了積累與運用的內在關系,厚積而薄發(fā)的道理又一次得到驗證。學生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實現(xiàn)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陶冶學生們的靈性,開闊心胸,端正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讓學生從經(jīng)典中“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F(xiàn)將我校對誦讀經(jīng)典的意義做簡單地分析:
一、啟迪思想,夯實德育
⒈增強愛國主義
回首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多少人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成為一代豪杰?又有多少人一身正氣,舍生取義,成為千古英烈?可以說,無數(shù)豪杰與英烈,無一不具有遠大的志向,崇高的抱負,并且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奮斗。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标懹魏迍澫律涮柕摹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边@些千古絕句閃耀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光芒,充滿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吟誦這些佳句,每個人心中自然會升騰起一股慷慨激昂之氣,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立志奮發(fā)向上、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增強學生的民族憂患意識,為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⒉增進師生友誼
新世紀兒童,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善于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誦讀大量反映友誼之情的經(jīng)典詩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對友誼之情產生共鳴,更能體味友誼在人生歷程中所占據(jù)的重要位置。建立友誼、珍惜友誼,是每個人情感的需要,也是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薄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痹娙司拖窀呙鞯臄z像師,拍下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鏡頭,表達出深厚的朋友之情,傾吐對友人未來真誠的祝愿。吟誦這些詩句,會被詩人崇高純潔的友誼所感染,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和諧發(fā)展,情感上得到凈化與升華,人格上得到完善,去自覺塑造完整、和諧、健康的人。
⒊熱愛自己家鄉(xiāng)
在中國文學史上,懷鄉(xiāng)思親的文學作品可謂源遠流長。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折射出歸來游子的辛酸和心靈的震撼。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薄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痹娙说那楦信c意蘊,至今還能傳達出人們思鄉(xiāng)的普遍情懷。誦讀這些詩篇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
二、陶冶情感,增強美育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反映形式,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映。人在審美活動中產生的情感活動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即所謂的“賞心悅目”。作為祖國傳統(tǒng)文化最精華部分的古詩詞,融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于一身,在美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其美育功效是一般課程所無法媲美的。
誦讀經(jīng)典與美育密不可分。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古詩詞,大多情感真摯,想象豐富,音韻和諧,蘊藏著巨大的審美價值。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感悟古詩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以及美的結構,體會古詩詞中美的情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去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把“美育”貫穿于校本課程實踐目標之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又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張志和的《漁父歌》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漁隱之樂。這是一首贊美漁家生活的名作,詩人把漁夫放在“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一特定自然環(huán)境中,然后通過對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青箬笠,綠蓑衣”,進而用“斜風細雨不須歸”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在誦讀這首詩時,教師可通過適當?shù)膯l(fā)和點撥,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認真體會和領悟詩中的內蘊和美之所在;同時教師應將自己所獲得的美感體驗巧妙地傳遞給學生,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和影響學生,即所謂的“入情”“移情”,并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體會和品位,以獲得充分的美感體驗。
三、發(fā)展語言,提高能力
春天,萬物復蘇,在吟誦了大量有關春天詩句之后,學生也進入了模仿創(chuàng)新階段。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觀察校園的春景,并試著用古詩的形式進行表達。七年級學生居然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校園鮮花紅勝火,風中怒放惹人愛?!彪m然他們的語言很稚嫩,但卻有不少古詩句的痕跡,說明古詩詞正在或多或少地影響孩子們的語言,啟迪著他們的智慧。
隨著古詩詞誦讀課程開發(fā)的深入,相信古詩中的智慧、風骨、操守、意境,將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使中華優(yōu)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