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逗逗女孩?!?/p>
在這個人類自詡“進步”的時代,“我們奮力前進,卻如逆水行舟,注定要不斷地退回過去?!鼻∪缰袊娦兄晾畎?,純粹的抒情詩已至“峰極”。以至于后人漸行下坡,所處海拔越低,李白的形象便越突出。由此催生出李榮浩等“學李復古”風潮。然而李白所云,又有幾人能解?
仙者,長生遷去也。世人贊之仙,大多譽之怪。怪其不畏權(quán)勢,怪其不棄壯志,怪其不拘人事。但這“怪”又可反見現(xiàn)代人心之怪。在現(xiàn)實取代理想成為生活指南的時代,人們對李白便“不能不怪”﹑ “不能不貴”。因而,我們或許可以從李白所云中窺見當下時代所失。
在那怪誕仙氣下,我看到的卻是一顆純真的少年心。古人寫詩多為章法所束,而今人處事多為現(xiàn)矩所阻。李白卻用嬰兒般的純真記錄并升華人間,以孩童般的執(zhí)拗堅守“天生我才”的個人價值。他可仗劍游俠,大呼“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亦可千金散盡,盈滿金樽,唱盡“人生得意”;可醉臥胡姬酒肆,“笑春風,舞羅衣, 君今不醉將安歸”;亦可褻弄王都繁花,嘆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每個人身上皆兼具神性與動物性,李白所言不過是出自靈魂深處對外界最純真的呼喚與應答,不隱藏﹑不躲避,而將人性中的神性發(fā)揮極致。與其說這是超神入化的仙境,不如稱之為人類精神的故土。而我們與其將其神明化貢拜,不如好好反思我們是如何摒棄自身固有的神性而揚其動物性的。
不可否認的是,狂熱地為理想而生活又隱含著被理想欺騙的危險。李白當為主觀之詩人,閱世愈淺而性情愈真。然而這種孤立的生活方式,必然使他在屢次官場受挫后,深陷兩個極端的徘徊中,他有時一心虛無,哀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為自己的享樂辯護;有時又心向物欲,“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想挽留最后一絲喘息。飲酒之態(tài)亦由當初“陶然共忘機”的微醺,演變至“斗酒十千恣歡謔”。當天真不斷褪去,其生命的質(zhì)量雖不曾減輕,生命的形態(tài)卻由此萎縮、衰弱。
有人將其歸為順應時代,而贊其行事通達。殊不知時代正如莎翁所說:“充滿了聲音和狂熱,里面空無一物。”因此,時代本是個怪圈,不應成為人性變臉的理由。
然而如龍應臺所說:“理想主義者是注定失敗的,但沒有理想主義者的社會一定不一樣。”反觀當下社會之成熟與發(fā)達,非盛唐所能比擬。世界越變越大,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不斷脫節(jié),使得現(xiàn)代人像一座座孤島,漂浮在高樓的陰影下,人心便越來越小,價值開始缺失或畸形,催生出虛無主義與物欲主義。
我們或許應該回到“認識人自己”,在浮華中保持靜觀沉思,在蕓蕓眾生中做智者,無論身處何種時代,守住理想即捍衛(wèi)為人最基本的價值。
其實每個人都曾是李白,只是缺少堅守下去的勇氣和信心,而每個時代都有很多李白,只是缺少一個適合李白們生活的時代。
提高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及對策探析
奉永洪
(重慶市梁平區(qū)和林鎮(zhèn)平都完全小學 重慶 和林 405207)
【摘要】 本文以有效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依據(jù)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科特點,結(jié)合實際課例,提出提高教學效率的多種策略,從而有效落實新課改理念,進一步豐富有效教學的理論內(nèi)容,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 語文 小學生 有效教學 學科建設
一、引言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是基礎中的基礎。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盡管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比較重視小學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jié)合了,但是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和考試本位的評價體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問題都讓一線的語文教師感到有些迷茫,表現(xiàn)出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設計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變革。同一課、同類課、甚至跨學科的小學課堂教學的競相模仿,各學科、同學科內(nèi)不同的課型特點把握不到位。而部分老教師由于思維定勢或職業(yè)倦怠,常規(guī)課上比較應付,發(fā)現(xiàn)問題不夠及時,教學反思浮于表面。新教師大多師承老教師,在教學上對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理解上有偏差,實施時有困難。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小學生在課堂上是否進行有效的學習。如何設計、組織、實施、落實有效的課堂教學。小學學段的基礎性、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班級授課的普遍性、有效教學的重要性表明了對本課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分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內(nèi)量化到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主要分為基礎層面與發(fā)展層面兩個緯度?;A層面,包括:第一,教師是否能把握教學內(nèi)容的定位。這里包含學段要求、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等。第二,教師是否注重小學生個別差異。教師備課,只有基于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心理特點、已有知識等才能夠設立讓適合小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在關注全體的基礎上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照顧到兩頭的小學生。第三,教師是否表述清晰。教師應注意用小學生聽得明白的語言來講課。指令性的語言要指向明確,不然小學生會不知所措。四是教師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資源。課件使用得當,能提高教學效率、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作為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發(fā)展層面:一是教師是否能靈活安排教學計劃,應該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來編制計劃。二是教師是否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教師的語言應該少而精、信且達,教師提問做到層層深入、小學生回答方能見仁見智。評價語言應該準確、個性、不失幽默。三是課堂教學能否體現(xiàn)互動和開發(fā)的要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應落在實效;四是教師是否注重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課堂是一扇窗,可以讓小學生們透過窗子看到一片知識的天空、思維的海洋。
三、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要素
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要素的提煉,傳統(tǒng)的劃分又以下兩個角度:從課堂教學的參與來看,包括:小學生、教師與媒介,譬如小學語文教材。其中教師是有效教學的最核心最可變也最應該改變的要素。從課堂教學的過程來看,包括:有效備課、有效課堂和有效反思。其中有效備課是前提,有效的教學實施是關鍵。有效的教學評價與反思是保障。一堂有效的課應具備“五實”:第一扎實,要有意義,小學生習得了知識,增長了能力,體驗了積極的思想情感,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第二充實,要有效率,首先是面向全體都有效率,其次是面向不同層次有效果。第三豐實,不回避生成,課堂上有師生之間情感投入、思想交流、智慧碰撞,整個過程有效利用生成資源,優(yōu)化動態(tài)生成過程。第四平實,即隨堂課,不粉飾、不花哨的課。第五真實,難以盡善盡美,但有改進的潛質(zhì)。在繼承這些優(yōu)秀思想的基礎上,我們結(ji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般環(huán)節(jié)和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提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具備“四要素”,即情境與問題、閱讀與思維、互動與引導、練習與反饋。
四、小學語文實施有效教學對策建議
(一)設立細化目標方便落實
教學設計中要重視課時目標的設置,因為課時目標是有效教學課堂實施的藍本。雖然在課堂上有生成,即我們欲設不到的情況發(fā)生,但是我們?nèi)匀粦摳鶕?jù)自己的經(jīng)驗,包括對學段要求的把握、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對編者意圖的思索、對小學生情況的了解、對課文重點的甄選等方面來確立自己的教學目標,并細化到每一課時,落實到每一舉措上。這里的單一目標是細化、分層的教學目標。譬如,識字應包括字的音、形、義的識記。讀文應包括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有效課堂教學中“效”簡而言之是實效。我們對于一堂語文課是否有效衡量標準就是看是否達成了預設的目標要求、是采取何種方法達到這些預設的標準的。所以細化的目標有可行性、方便落實、便于考查。
(二)體現(xiàn)學科特點分層落實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古人云“學文如積沙?!闭f的就是文科的學習要一點一滴地積累、日復一日地滲透、耳濡目染地熏陶。一些教師的語文課上常常貪多求快、容量太大,小學生跟不上、學不會、效率低。譬如,閱讀教學室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低段的教學先應該是對詞句搭配運用的掌握,中段的教學注重句群和段落概念的滲透,高段的教學要求對謀篇布局的了解。
(三)將課堂主動權(quán)留給小學生
要讓小學生學得有趣味關鍵在于讓他們品嘗參與的樂趣、體驗探索的經(jīng)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自問自答、自導自演,忽視了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扼殺了課堂生成的出現(xiàn)。因為你是幫助小學生走進文本的引領者。小學生是主體,文本是客體,你是它們之間溝通的橋梁。你的預設要充分地考慮到小學生特點、文本重點、學習難點等等。忽視了小學生的課堂不會是有效的課堂,離開了文本的學習是無效的學習。
(四)要彈性預設激發(fā)動態(tài)生成
現(xiàn)行的小語課堂中教師習慣提出一個開放性、能統(tǒng)領整篇課文主旨的問題,讓小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或者段落。根據(jù)小學生回答的次序,應該預設彈性的教案來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的生成一般是出現(xiàn)在教學預設不到的環(huán)節(jié)處,教師平時忽視或者訓練不到的知識點,甚至屬于教師已有經(jīng)驗中空白的領域。多半在課堂中教師遇到生成會比較回避。但是教學相長,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畢竟面對的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所以面對生成教師應該在預設中充分考慮,在實踐中多多積累,真正當小學生的學習伙伴。
參考文獻
[1] 淺談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J]. 關鳳. 生物技術世界. 2016(02)
[2]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 王爽. 中國校外教育. 2016(07)
[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探析[J]. 婁丹珠.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