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媒體”技術(shù)愈來愈成熟,越來越多的教師愛上了使用多媒體。但多媒體課件越疽代孢的現(xiàn)象也十分突出,甚至有削弱文本為代價“喧賓奪主”現(xiàn)象。筆者就一次評比課中的媒體使用情景再現(xiàn),反思自己的課堂觀察與實踐,提出三點策略:課件的效果要高效——文字為主,圖片為輔;課件的內(nèi)容要適度——側(cè)重實用,刪繁就簡;課件的使用要巧妙——直觀形象,巧撥妙引。
【關(guān)鍵詞】 多媒體技術(shù) 情景再現(xiàn) 困惑思考 策略研究
“多媒體”這一流行味十足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辟了新天地,越來越多的教師愛上了使用多媒體??墒?,多媒體的過度使用擠掉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空,甚至有越疽代孢的現(xiàn)象,直接以課件代替文本,學生匆匆忙忙跟著課件走,只見課件在閃爍,學生的眼睛隨著老師的點擊在飛揚。這樣的課堂以削弱文本的魅力為代價,讓多媒體課件“喧賓奪主”。
【情景再現(xiàn)】
一次評比課,一位教師教略讀課文《永生的眼睛》時,在初讀課文后,直接將課文內(nèi)容分割成若干個單位,“肢解”為二十多張文稿,以課件方式呈現(xiàn),并補充大量的課外資料。學生的視線完全從文本上移開,讀課件替代了讀文本。為了播放課件,教師始終不敢離開講臺,也沒有精力去關(guān)注學生。課中教師只是將制作的三十來張課件一一播放完畢,學生的視線也一直停留在課件上。文本成了擺設(shè),學生與文本實行了“零”接觸……
【困惑與思考】
教師高度熱衷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課前動用一切精力制作課件,以求能給自己的課堂添色增彩,結(jié)果將一篇感情至深感受生命美好的文章殘酷“肢解”,變成了“一塊塊”慘不忍睹的“尸塊”,毫無語境可言,既導致了學生視聽覺疲勞,更削弱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課文情感的領(lǐng)悟,淡化了“語文味”。學生讀之無味、無情、無義。
此堂課的教學,教師對教材缺乏理性的認識,課件成為束縛教師課堂教學的累贅,淡化了“文本”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固有的功能,使教學不自覺地演變成了得意忘“言”的課件欣賞課。
【策略研究】
語文的課堂有著自身的特點,學生只有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加深對文章的感悟與體驗,通過智慧的相互碰撞,情感的相互引發(fā),心靈的相互交融,才能真正意義的實現(xiàn)與文本對話。這是遠距離的錄像、錄音、文字的課件所不能及的。我們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脈搏和語言文字的品味上,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chǔ)上,借助多媒體的功效,讓學生在舒卷流暢,動容傳神的語言文字中感悟體驗。
策略一:課件的效果要高效——文字為主,圖片為輔
語文能力的核心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圖像、視頻和音頻永遠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借用多媒體授課,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意,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或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建立更為豐富、具體直觀的感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制作多媒體課件應忌虛求實,不搞花架子,切實為突出重點、分解難點服務。課件應用的起點和終點都應該回到語言文字上,可適度穿插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使這些輔助信息與文字材料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使學習資料呈現(xiàn)的形式多樣化、宏觀微觀現(xiàn)象可視化、抽象過程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內(nèi)涵,感受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
如《最大的“書”》一課教學流程:
師:書上有一句直接寫了巖石書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
生找到,并自由朗讀。
師相機出示 重點句:“巖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教師首先讓學生讀文字,并指導讀好反問句,當一個學生讀不出“一層一層”的感覺時,教師隨機出示圖片(如下圖)幫助學生讀好“一層一層”這個詞語,然后再出示“一冊厚厚的書”,始終做到課件為文字服務。
教師就是這樣緊緊地抓住文本的語言文字,為了高效理解“一層一層”與“巖石像書”這個比喻句,巧妙地穿插了巖石與書的圖片,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感情朗讀,同時也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真正做到了省時高效,達到了點石成金的目的。
策略二:課件的內(nèi)容要適度——側(cè)重實用,刪繁就簡
課堂的實質(zhì)在于教和學,絕不能為了表面的熱鬧,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為目的,卻付出了犧牲教學效果的代價。我們始終要明白課件是為教學服務的這一點,如果它起不到服務的作用,就是畫蛇添足,就是喧賓奪主,我們的運用就是失敗的。因此,教師制作前要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課為本;制作時,要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超越傳統(tǒng)媒體的局限,變抽象為形象,化繁為簡,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而不是將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圖片、活潑生動的動畫上。所以課件一定要做到避免花哨,絕不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可要可不要的東西堅決要刪去,容易使學生分心的東西就一定要簡單、明了,務必突出課件的實用功能,做到簡而精。
策略三:課件的使用要巧妙——直觀形象,巧撥妙引
教學時,教師要增強媒體的巧用意識,講求媒體選擇與組合的最優(yōu)化原則,用得其所,追求實效。通過形象的教學課件,可以把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闡述得生動、直觀,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節(jié)省了時間,避免了不必要解釋、闡述,課堂教學也輕松了許多,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橋》一課的環(huán)境描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瘋狂奔出來,勢不可擋……”為了渲染情境,教師播放了電閃雷鳴的畫面,并配上山洪暴發(fā)的聲音,用直觀的聲畫刺激學生的視聽覺,然后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了那一種情境中,并能借此突破難點,為下文感受老黨員在山洪暴發(fā)時臨危不懼、先人后己的“大山”精神做鋪墊,孩子的情感一下子就被激起,與文本共振,感悟語言文字中的情真意切。
總之,多媒體不可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夸大多媒體的作用,試圖以多媒體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的做法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應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它,要堅持為學生的“學”服務,起到啟發(fā)、誘導、點撥、開竅的功效,追求點“石”成金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錢正權(quán).多讀少說:提升閱讀教學的品位[ J] .百度網(wǎng)絡
[3] 吳雪峰.《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使用的誤區(qū)和策略》[ J] .百度網(wǎng)絡.2009
作者簡介:曹寧,1996年7月,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小學教育142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