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作者合理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體育與健康》教學,為其增輝添彩,有效達成了教學目標,增強了課堂趣味性,提高了學生運動技能,豐富了體育和健康知識,切實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能力,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但也提出了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幾個問題,以引起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 教學 信息技術運用 實踐和思考
多媒體計算機集視頻、文字、聲音等于一體,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作為農村學校的《體育與健康》教學與其有效整合,大大增強了農村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雖然主要是以戶外教學為主,室內教學課時量較少。但是,如何在新課標下將信息技術恰當應用于《體育和健康》教學中,為其增輝添彩,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現就個人的一些實踐感觸和想法與同行分享。
一、微視頻的播放,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常言道:“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眰鹘y(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習者深感單調無味,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深感耳目一新。教學中通過畫面的變換、聲音的節(jié)奏、動畫快慢的處理,遠遠超出了體育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學生學習起來便會全神貫注,興趣盎然。例如,在教學低年級“50米快速跑”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老鼠和貓的故事》視頻,讓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學習過程。首先用“老鼠鉆洞”,“小貓鍛煉身體”兩個視頻動作為教學的開端,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表現能力,并以此作為快速跑的輔助練習代替了以往枯燥的準備動作。隨之播放“貓抓老鼠”精彩畫面,安排組織了往返接力跑的練習,學生在視頻的吸引下,滿懷喜悅地參與快速跑的活動中,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領會快速跑的要領,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讓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二、播放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難為易,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體育課教學中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把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理解,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而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中,動作的重點與難點都要由教師反復講解和多次強調,遇到復雜迅速的連貫動作,學生無法觀察了解每一個動作細節(jié)。例如:低年級“立定跳遠”教學時,我讓學生重點做到屈膝蹬伸,上下肢協調配合的要領。針對重點在課的開始部分播放跳的動作組合課件,使學生對跳躍有初步的印象,緊接著進行輔助練習——彈性屈伸跳,輔助練習主要使學生掌握擺臂、雙腳一起蹬伸的動作,為進行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做鋪墊。在這節(jié)立定跳遠課上,我改變了以往慣用的教師講解、示范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播放各種動物起跳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學習模仿各種動物的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方法。另外,利用多媒體播放袋鼠跳躍的慢視頻,讓學生們模仿袋鼠跳躍的分解動作,學生很快地把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掌握得較好,有效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加深了對所學動作的理解、記憶和掌握,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維,樂于觀察的習慣,同時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獲也獲得了提高。
三、信息技術輔助健康教育,化抽象為直觀,促學生良好健康態(tài)度的形成
雖然《體育與健康》教學以戶外為主,但室內健康教育專題也是新課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多數農村學校的教室已安裝了液晶電視或電子白板,實物展示臺,在健康知識教學中,通過實物投影儀、電腦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向學生展示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克服了教師“一支粉筆一本書”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激活了學生的感官和思維,把應學的健康知識演化成了豐富、形象、生動、逼真的感性知識,從而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擴大了知識容量,拓展了知識視野。例如在一年級健康教育《了解眼睛的功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變成圖、文、聲、像相結合的生動形象內容,將知識性、趣味性、啟發(fā)性、針對性融為一體,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并通過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眼睛,了解眼睛、眼睛的功用;教會學生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正確用眼、護眼的好習慣,達成了教學目標。又如,健康教育 《保護牙齒》 活動,枯燥的講解、簡單的圖片不能吸引學生,也無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良的成因及帶來的危害。課件中導入動畫片,如《細菌大戰(zhàn)》、《蛀牙大王》等圖文并茂、形象逼真,情節(jié)生動的動畫,將抽象繁雜的內容化為具體的生活知識清晰地再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易學易懂,有利于學生的觀察、理解、記憶,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態(tài)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應深思的幾個問題
1、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了《體育與健康》教學結構和學習過程,發(fā)揮了提質增效的輔助作用。但應該看到它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從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學生特點和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將兩者有效整合,采用適當的教育技術輔助手段,為教學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課件的美觀、新奇而忽略其實用性。
2、教師應該由教書匠變成研究者和探索者,成為教學改革的綜合型、創(chuàng)造型的人才。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一法為主,多法并用,靈活選擇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理解動作要領、掌握技能、體驗樂趣和健身的教學新模式。同時,現代教育技術為《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撐,體育教師必須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加強體育教師和信息技術專業(yè)人員的溝通與交流,強化體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業(yè)務培訓,與時俱進,潛心探索,努力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和信息素養(yǎng)。
總之,合理而巧妙地利用電教媒體輔助《體育與健康》教學,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運動技能,豐富了體育和健康知識,切實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能力,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在教學實踐征程上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讓信息技術的運用使農村《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精彩,為打造“卓越課堂”立下“汗馬功勞”。
參考文獻
[1] 朱海平、王同光.《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江蘇電化教育館編著.蘇州大學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期。
[2]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3] 鄭偉峰.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體育教學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