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每天給他灌輸?shù)氖裁粗R,他就吸收什么,他每天得到的是正能量,他就吸收正能量。
【關鍵詞】 珍惜生命 心理素質 生命教育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關于一個消防人員的心聲,大概是講述關于自己工作的點滴。他說現(xiàn)在的消防員不僅僅要滅火、抗震救災,他們時時刻刻都待命,因為他們還要隨時救援跳河跳海自殺的人,救援爬高架橋爬高壓線的人。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每天都看到負面的消息,哪里又有人自殺了,哪里又有人被挾持了,哪里又有小孩受到傷害了。每天幾乎都有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眼前消失,他們或死于災難,或死于自殺,或死于他殺。災難我們無法抵擋,但是死于非命的,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也許現(xiàn)在的人壓力太大,導致精神分裂的人大有存在,動不動就做出殺人砍人的事情。有的甚至談不上有道德底線,對一個剛來世界不久的小孩都不放過,這樣的行為令人震撼,令人發(fā)指,也令人氣憤!自殺率上升,年齡低化,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現(xiàn)在的孩子心靈太脆弱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如何教育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這不僅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是對教師、家長的深切要求。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學生尊重生命,享受生命。
一、教育學生要珍惜生命、愛護生命。
身體發(fā)膚,受諸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化,父母賦予我們只有一次的生命,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享受生命帶來的一切樂趣,而不能隨意做出傷害自己生命的事情,不能傷害別人的生命,更不能讓別人隨意傷害自己的生命。應該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方面去。
二、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教育學生: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面對困難的時候,自己的內(nèi)心要強大。這些困難一方面是天災人禍,我們無法抗拒。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如學習、工作的壓力、交通安全事故等,現(xiàn)在部分中小學生對外界干擾的承受能力相當脆弱,只要生活中有些不如意甚至是受到老師批評之類的小波動都會引起他們異常的行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適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對勁,及時制止不良事故的發(fā)生。面對有心理存在某種缺陷或疾病的學生,或發(fā)生某種突發(fā)事件的學生,教師應對他們多點關心愛護,多談心,讓他們知道那么多人關心他們,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使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中,深切地關心學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成為一個自信、快樂的人,能夠學會簡單、安靜的生活,成為幸福人生的創(chuàng)造者。
三、家校聯(lián)合。
生命教育不僅是教師的職責,更是每個父母的職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從孩子出生后,影響孩子最多的是他們的父母,所以家長的言行、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影響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對生命的的解讀。如果孩子在學?;蛟诩矣腥魏萎惓P袨?,父母或教師都應告知對方,商討對策,以防生命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教師、家長都有義務教育孩子對生命安全的認識,并對孩子的安全做好保障。
四、成才先成人。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但學習不是為了成績,為了分數(shù),而且為了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懂得生活、做人的道理;為了學會如何安全、快樂的生活;為了學會做一個有愛心、尊重他人、尊重社會的人;也為了學會對生命有所追求的人……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奴隸,不能培養(yǎng)只會讀死書的學生,也不能讓學生讀書只為了
“學習——考試——分數(shù)——工作”這樣的死板模式。而應讓學生體驗到學習過程帶來的樂趣,探索過程帶來的雀躍,學習與生活的交織出的多姿多彩。讓學生明白,學習是快樂的,生活是有意義的,他們才能對生命有美好的追求。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人,要想讓人類為社會作出貢獻,就必須首先確保人是有生命的,是健康的、安全的,否則,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對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要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寶貴與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不能輕言放棄生命,更不能去威脅別人的生命。
參考文獻
[1] “捍衛(wèi)童年”:必要的界限與弱化差異[J]. 杜傳坤.教育學報. 2014(01)
[2] 教學:一個可能的價值世界——教育的價值關懷[J]. 劉鐵芳.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0(04)
[3] 思想政治教育:“點亮”人性靈[J]. 王希鵬,丁三青.教育與現(xiàn)代化.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