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發(fā)展,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被概括為“聽說讀寫思”這五個行為要點,小學語文的核心任務不僅僅是在于傳授知識和能力,而是要尋求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作為語文課的閱讀教學需要聚焦核心素養(yǎng),變革傳統教學方法,從只注重一本教科書的封閉教學到重視學生課外多層次的閱讀活動,可以說,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最終實現學會做人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 探索
閱讀教學需要聚焦核心素養(yǎng),變革教學方法,從教師是第一課堂主位到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從營造表面熱鬧的課堂氛圍到上安靜的一堂好課,從教師面面俱到的“喂養(yǎng)”教學到少而精 “面面不到” 的啟發(fā)教育,從只注重一本教科書的封閉教學到重視學生課外多層次的閱讀活動,可以說,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學會做人的終極目標。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毋庸置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不少教師站在課堂中央擔任主角,教師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強加在學生的身上,用固定的結論框住學生的思維,我們遺憾地看到這樣的閱讀教學越來越遠離語文教育的要求,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語文閱讀課堂就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張揚學生的個性和參與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堆┑乩锏男‘嫾摇肥且皇赘挥袃和槿さ脑姼?,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自主產生對大自然的親近之心。因為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才會有這些自然而然呈現在讀者面前雪地作畫的熱鬧場景。那么,教學中讓學生也成為細心的觀察者,辨別出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等動物的腳印,這是學生解讀文本的第一步驟,讓學生在朗讀中產生疑惑,小雞為啥畫的是竹葉,小狗為啥能畫出梅花……此時,教師要做的不是冗長的介紹,而是將這四種動物的圖片分發(fā)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在觀察圖片中撥開迷霧,不少學生甚至會用筆描摹這四種動物的腳。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先學生一步看學生所看,聽學生所聽,想學生所想,為其準備輔助幫助,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自主觀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從而得到認同文本、領悟文本、啟迪智慧的一種素養(yǎng)提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低姿態(tài)高水準,蹲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索文本的蘊含之意。創(chuàng)設平等的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為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此處無聲勝有聲――把閱讀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
曾有教師說:“世界上最危險的人,就是太快舉手的人”。這也是在提醒當下的語文教師,學生對文本的領悟是需要時間沉淀的,適時營造一片安靜的課堂,學生的心思才可放入文本之中,與文本進行無聲的思想交流、碰撞,在這些交集的情感脈絡中,學生自覺調動情緒,展開判斷、推理、驗證、認同,學生才會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思作者所思,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才能達到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和心靈震顫,身心受到熏陶和洗禮,精神得到凈化和升華。
在執(zhí)教《懷念母親》一文時,讓學生默讀文本更能從靜謐中尋到作者從血液中流淌的思母之情和思國之情。季羨林大師的這篇文章是“泣血之作”,細思深品下格外深沉,格外悲愴。教師把默讀的課堂時間交到學生手中,不急著催促,不先發(fā)表見解,不旁敲側擊,非要給個思想的引線。這是并不需要的,此時就是一種境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于無聲處勝于有聲世界。對母親的心,是任何一個血肉之軀都無法不去珍視,不去依戀,不去投靠的。對兒女的愛母親又給得多么隱忍,多么細碎,多么平凡。在安靜的默讀之后,忽然有學生自言自語,“我一定是離不開我的媽媽的,我做夢都要和她在一起?!比舴菫槲谋咎N藏的深情打動,是不會令這位學生脫口而出這句話的。這就是一個人對母親的那種深情,母親是靈魂得以安放棲息的暖巢。由此情景,教師讓學生自主討論作者思母與思國的共同之處。這短暫的安靜之后,是學生受文本啟發(fā),再通過冷靜、理智地思考,不斷醞釀架構自己的文學語言,通過具有邏輯性的表述一一展現了鑒賞審美能力、鑒賞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批判能力。
三、為有源頭活水來――把閱讀質疑的權利交給學生
在一些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問題是一個連著一個,面面俱到,目的在于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深究文本,找準把握文本主旨的關鍵點。但是,這種“獨權”思想還是會引發(fā)學生的排斥感,讓學生感到思維被限制。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性的張揚體現在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自我審視、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得出的具有積極意義的閱讀質疑,這是激活課堂精彩生成的“活水源頭”,學生閱讀文本產生思疑,說明對文本已經進行了細閱讀、精閱讀,從而在理解上產生一個或多個疑惑點,有一種非要弄清緣由的自我心理催促,不達目的不罷休。這個時候,教師轉變身份變成學生疑問的傾聽者和引導者,教學會事半功倍。而學生因要努力解開心頭的疑結,會更為認真地聽,讓思維靈動起來,這其中說不定還會激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四、百花齊放才是春――讓學生享受課外閱讀的盛宴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課堂教學,還需要課外閱讀延伸。通過整合閱讀環(huán)境,廣泛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校內有班級閱讀角、學校圖書室,校外有家庭書屋、書城、圖書館,定期設定主題,定向開展閱讀。將課堂上所學的閱讀方法運用于課外閱讀,提高閱讀品質。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適時開展讀書會、詩歌文學朗誦大賽等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打造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閱讀體系,把“精神的種子”埋在學生的心田,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不斷澆灌成長,為良好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鋪路搭橋。
參考文獻
[1]黃偉.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與相關目標[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3,(5).
[2]曹翠芳.回歸文本――語文學習高效的切入點[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