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增強初中生的審美能力是提高初中生素質教育的關鍵之一,初中音樂課程對初中生提高審美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對初中古典音樂的賞析及課程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提出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鑒賞能力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音樂課程的需要。豐富當前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完善音樂課程體系和創(chuàng)新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已成為當下最主要的目標。在音樂課上,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對于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1古典音樂概述
古典音樂流行于1750—1820年之間,是歐洲的主流音樂也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流派。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都是古典音樂的著名作家。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歡聽流行音樂,似乎更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節(jié)奏。其實,在閑暇之余不妨聽一聽古典音樂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要想聽懂古典音樂就要具備一定的古典音樂知識,從而從內心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
1.1海頓
海頓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奠基人,他的形式和風格為后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的作品風格精致、充滿想象力且非常幽默;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他的語言簡樸、明朗,沒有太多的戲劇性。他的著名作品《頌歌》曾獻給奧地利皇帝,如今是德國國歌,盡管海頓沒有莫扎特、貝多芬等人出名,但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的[2]。
1.2莫扎特
被稱為“音樂神童”的莫扎特,他的作品甜美、活潑,突出作品的層次感。莫扎特最大的特點是他可以在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中讓觀眾感受到悲傷和痛苦,到如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做到。他的作品形式高雅、簡潔,具有強烈的美感,但他作品真正的魅力在于表達了人性與自由。
1.3貝多芬
被稱為“交響樂之王”和“樂圣”的貝多芬是從古典到浪漫的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他的作品充滿英雄氣概、熱情、奔放。貝多芬的一生坎坷,但他的作品中充滿了自信和奮斗的精神。被后人評價為“集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派之先河”。他的作品有《第六交響曲》、《獻給愛麗絲》、《命運》、《歡樂頌》等。
2教學策略
2.1明確目標引熱情
提高初中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是當下初中音樂課程的首要目標,這樣能夠大大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為了符合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音樂課程的針對性,古典音樂鑒賞課程要結合教材,讓學生通過教材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感。而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每一首古典音樂中的精彩部分和獨特的抒情方式,這樣才能在古典音樂鑒賞課上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鑒賞課上得到美的洗滌。
2.2良好關系保興趣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互助,與學生做朋友,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相互促進,相互進步。還要求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當老師,做到學進去,講出來。那么,在音樂課下,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慢慢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對以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促進作用。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所以,教師和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不作考核的音樂課,學生對待這么科目的態(tài)度會比較隨性,學不學完全看心情,音樂教師就更應該要多和同學交流溝通,在平常的師生交流中引導學生了解音樂對生活和人生的意義,以促使他們對音樂課的保持興趣。
2.3以點帶面破圍欄
在古典音樂鑒賞課上,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大多數音樂教師表示:學生們上鑒賞課時都無精打采,不得其意,一臉苦楚。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這樣的表現(xiàn),完全背馳了音樂鑒賞課 “得到美的熏陶” 的宗旨。音樂課應該是讓學生伴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暢快地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體會到音樂的美感的。筆者嘗試過組成一個音樂興趣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實踐能力,帶領學生多參加各種活動,鍛煉他們的自信心。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也這樣一個興趣班能起到帶動作用,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喜歡音樂,之后,在古典音樂的鑒賞課上能身心投入到其中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
2.4多開活動促了解
為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鑒賞能力,可以多舉行音樂藝術節(jié)、音樂會、演唱會、音樂劇等活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體會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幫助初中生鍛煉音樂鑒賞的能力。初中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從而對音樂的魅力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古典音樂的典雅精致會有很深刻的認識。
2.5優(yōu)化教學體美感
在古典音樂鑒賞的教學過程上,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例如情景法、懸念法、開門見山法等,從而確保音樂鑒賞課生動有趣。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并幫助其理解,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們進行思考,對古典音樂有更深入的了解。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覺得古典音樂鑒賞是輕松有趣的,還能提高學生自身的鑒賞能力,從而縮小學生與音樂的距離感,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更能讓學生在古典音樂鑒賞課堂上敞開心扉,用心去感受古典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愉悅感。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課程能夠幫助中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等。筆者針對初中音樂課程存在的幾點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促進中學音樂教師完善教學目標,用正確的途徑引領初中生親身感受藝術的美感,從而提高全民音樂鑒賞水平,讓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樣才能讓藝術之樹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玨. 新課程改革條件下嚴肅音樂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影響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馮濤. 如何生動的賞析古典音樂——淺析初中音樂課中對西方古典音樂的曲式分析[J]. 黃河之聲,2014,(20):58-59.
[3]童薇薇. 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的接受主體地位及相關教學策略探析[D].廈門大學,2009.
[4]楊敖. 學習西方古典音樂需正確理解和詮釋其精神內涵——對巴赫鋼琴作品的研究與教學思考(下)[J].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0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