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教育應該對學生當前及未來的生活有所幫助,有利于他們身心發(fā)展,從而提升審美能力,美術教師不僅要營造一種課堂的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有意識營造相應的校園美術文化,這既有利于學生成長,也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美術教育要更好地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形象,就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chuàng)造美術資源。美術教育影響著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也促進美術教育發(fā)展。
【關鍵詞】美術教育利用和創(chuàng)造美術資源主導因素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高速發(fā)達的世紀,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要求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質人才。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更應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讓美術教育更好地夠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校園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內在的文化和外在視覺上的文化建設是學校是否具有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的關鍵,所以建設校園文化,應該作為學校一項重要的常規(guī)工作存在,作為一名藝術學科教師,應該主動承擔一份責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充分發(fā)揮在校園美術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更好地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和發(fā)展。
一、美術教育應融入在校園文化中
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小學美術教育是一種國民素質的普及教育,絕大多數(shù)同學將來不會以美術專業(yè)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yè),這不禁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對學生實施的不應只是專業(yè)美術教育,而更多的應是文化生活美術方面的素質教育。我們的美術教學應該對學生當前及未來的生活有所幫助,有利于他們身心發(fā)展,所以美術教師不僅要營造一種課堂的美術文化.
課堂美術教學是整體培養(yǎng)校園文化生活的欣賞評述者和積極參與者,因為美術教育在促進校園文化生活的過程中,應該在一種互動和交流的情境里進行。如學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校園,既創(chuàng)造很好的藝術氛圍,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校園視覺形象。這不僅讓學生有種成就感,更讓他們在互相欣賞的過程中心情愉悅,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受到校園文化的洗禮和熏陶。事實證明,好的校園文化生活對促進美術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進步,有巨大的作用力,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chuàng)造美術資源
美術教育要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形象,就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chuàng)造美術資源。首先,利用美術專職教師、具有一定美術才藝的教師和有一定藝術特長的學生。
比如,我們學校開展的一些教師和學生藝術方面的活動,不僅提升了教師和學生水平,還豐富提升了校園文化。又如教師書法班,我校每周三晚上有很多老師一直堅持練習書法,在學校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也是校園文化一個方面,老師們通過堅持學習,不僅書法水平得到提升,而且還舉辦了書法作品展出,并將好的書法作品布置在學校教學樓大廳,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品質,這是我校很好利用和創(chuàng)造美術資源的案例。
我們藝術節(jié)舉辦一些師生美術作品展,輔導學生參加成都市優(yōu)秀藝術人才選拔賽,還有各種二課活動,班級每月一次的主題黑板報比賽等,就是充分挖掘校內具有一定美術才藝教師和學生的潛力,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營造一種藝術氛圍,讓同學們獲得美的感受,同時也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繼續(xù)向前。
以上這些利用學?,F(xiàn)有的美術資源固然是關鍵,美術教育本身還應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加以開發(fā)和培養(yǎng)。美術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更要有超前意識,也就成為帶動校園文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前進的關鍵因素。
美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在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下得到發(fā)展。我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將校訓、理念等等融入視覺識別系統(tǒng),校園內的宣傳櫥窗、標語,教室內的黑板報都無不營造出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融思想道德教育和美育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更具特色。這種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催人奮進,積極進取的育人作用,使學生在校園內處處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它對塑造學生美的心靈,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也對美術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隨著時代發(fā)展,我們又應該思考和探索美術教育發(fā)展的新方向,以及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更深層次的聯(lián)系。有時,校園文化建設又是美術教育的縮影。它一定程度上記錄了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過程和方向,也增進了大家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認同和尊重。在對待學校下發(fā)給美術教師的各項宣傳工作上,我們不是報著完成一項任務去工作,而是把這些事情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帶著提升校園形象的特殊感情去做。它在樹立良好的校園視覺形象的同時,也是對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鼓勵和肯定。
三、挖掘校園美術視覺環(huán)境文化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七中實驗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精心包裝,每個角落都有校園文化的滲透,一進校園,石碑上面雕刻的《墨池賦》,不僅美觀,而且很好地傳承了七中本部文化,也將它融入到了七中實驗的文化中。
四、教師的作用
無論是美術教育,還是校園文化建設,它的主導因素還是人,一方面,要求美術教育工作者有扎實的基本功、特別是具有現(xiàn)代美術綜合運用能力所不可缺少的素質;另一方面,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是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校,熱愛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學生。只有這樣他才能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地去奉獻,這須要一種境界,一種精神。有了這種境界和精神,才能讓教師在美術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地更好地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有了這種境界和精神,才能讓教師體驗工作之余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教師首先要具有堅定的、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是美術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審美藝術人生觀,才能保證美術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保證美術教育不脫離素質教育的軌道。保證美術教育課堂教學的含金量。美術教師還要常常提高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加強學科橫向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隨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深入,學校美術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探索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等綜合素質方面促進了美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和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美術教學將在促進校園文化生活方面起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