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乃至教育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的時間也大部分都花在課堂之上,因此提升課堂效率至關重要。在一些地區(qū)生物學科并不屬于中考的應考科目,因此初中生物在學校的地位也較低,生物課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其他科目的壓力和沖擊,學校不提倡布置生物作業(yè),相對縮短了生物學習的時間,學生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更需要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簡要談論本人對于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看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課程和教學也需要不斷的改革,同樣,初中生物想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目前課堂教學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一些生物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有及時更新,還是按照應試教育的方法向?qū)W生“灌、壓、填”;有的生物課堂就成為了“背書課”,教師極少生動講解,只是劃出一些重點讓學生背,許多教師仍然把知識的記憶當作教學的一切,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思維。這樣就容易造成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對概念卻不能很好的理解,對術語、詞匯的記憶和使用能力也較差,學生就對生物越來越不感興趣,很多學生學習生物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其次,探究教學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學生的真正參與。一些教師過于追求一節(jié)課中探究步驟的完整,探究過程在課堂中往往比較膚淺,難以收到探究教學應有的效果,而且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效率也較低,缺乏有效的組織。
對于以上的問題,我的反思如下;
1.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育主體在教育實踐及思維活動中形成的教育價值取向及理想、追求是“教育應然狀態(tài)”的理性認識。一方面它立足于教育實踐,建立在對教育現(xiàn)實的分析和反思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它又經(jīng)過人的頭腦加工,體現(xiàn)人的價值傾向,包括對教育意義和功能的理解,對人才、質(zhì)量標準的看法,對師生關系、教學關系的認識。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都希望學生喜歡學習自己所教的學科,但學生能否主動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和技巧。尤其是生物不參加中考,被大家認為是“小科”的情況下,這就對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以及教學藝術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感到:濃厚的興趣,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探索精神,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濃厚的興趣,還會減弱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疲勞,從而提高效率,取得優(yōu)異成績。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建立起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一節(jié)課上的是否成功,學生是否感興趣,我認為關鍵是本節(jié)課開始對學生的吸引程度,所以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景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的世界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影片、音樂或者講故事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沒有感覺到是在上課,相反,學生們在自己心理還能提出很多疑問。這樣,愉快的一節(jié)課就開始了,這種方式的教學取代了以往的只用死板的、枯燥無味的語言直接導入教學內(nèi)容的方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很重要的手段。其次,我們可以聯(lián)系實際進行教學。生物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衛(wèi)生保健、生態(tài)保護等方面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jié)合起來,使理論再回到實踐,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如果能夠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識、技能去解釋各種生命現(xiàn)象,即創(chuàng)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境界,學生就會感到科學的價值、知識的力量,就會激起探索生命奧秘的極大熱情。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
翻開中學生物課本,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明顯區(qū)別于數(shù)學、物理、化學學科的特點,課本中沒有大量的數(shù)字、公式等理科常見的符號性語言。從表象看,似乎這不是一本理科教科書,這是很多學生,甚至是很多老師對這門學科的理解,因而認為學好生物也就不需要太強的思維能力,只要能夠記住書上的概念表述,似乎就可以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如果考試的試卷偏重概念,學生的得分率可能比較高;如果在遇到聯(lián)系實際應變的問題,很多學生可能就會束手無策。這就說明很多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非常欠缺,他們習慣于死記硬背書上的概念、定理,一旦有所變化,便沒有變通思維能力。因此生物學科教學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生物學科思維,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我們應該調(diào)動自己的智慧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去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中設置很多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給學生講解習題時教給他們解題過程中的一般思維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將思維導圖運用于教學,許多學校都已實行,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興趣的提高都有顯著效果。
4.感情投資
學生進入初中后,便同時進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們面臨著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誕生”,錯綜交織的矛盾和激烈振蕩的內(nèi)心世界,使他們產(chǎn)生了諸多不同于以往的顯著特點。隨著生理發(fā)育逐漸趨向成熟,孩子在心理上也覺得自己是個大人,同時也希望別人把他當成大人,這時的孩子不喜歡教師把自己當小孩一樣訓斥。如果學生對教師感興趣,對他所任教的這門課也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lián)系,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業(yè)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我相信,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老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感情投資,做到處處關心學生,愛生如子。同時,課余時間應多深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交流和溝通。這樣做學生自然會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這門學科。
5.倡導探究性學習
觀察、實驗是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離開了實驗,什么概念、原理都失去了基礎,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實施探究式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一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探索。首先教師應充實課前準備,以情景創(chuàng)設進入課堂。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需要準備探究性學習需要用到的工具,并提前做好背景資料的收集整理及了解。其次教師應緊密結(jié)合教材。就初中而言,課本知識依然是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對教材的使用是最基礎的。再次應該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生物課程的探究性學習中,實驗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開展必要的探究性實驗活動是提高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花的結(jié)構”時,讓同學們每人都準備不同的鮮花,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通過書中的觀察與思考,對花進行、解剖、比較、研究、想象,從而達到認識花的結(jié)構的教學目的。再如,學習《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我將實驗的步驟寫在黑板上,然后由同學們自己提出問題,并且互相解答問題,在有些問題沒有解答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帶著疑問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探究式教學不是一句空話,理應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