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寧 趙曉亮 王建超
摘 要:現(xiàn)階段中考體育缺乏對事物本質的現(xiàn)實理解與理性的挖掘與思考,文章就如何通過中考體育指揮棒的作用,在改善青少年體質,體現(xiàn)中考體育考試質量合理實效性和保證中考體育考試制度公平公正化三方面進行思考,總結筆者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中考體育 體育加試 現(xiàn)實訴求 理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7(b)-0085-02
1 問題提出的背景
1.1 《指導意見》的登場
2016年9月20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在全國范圍內提出“體育成為中考必考項目”的要求?!吨笇б庖姟穼Ⅲw育上升到與“語數(shù)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這對學校體育來講,即一個拐點,亦可謂轉折點;同時再次聲明,中考體育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通過中考體育測試的手段,引起大家的重視,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其對體育的興趣,使其終身受益的目的。
1.2 追本溯源
我國體育中考制度從1979年4月上海市崇明中學在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中首先試行,經歷了局部試驗、全國試點、全面實施和全面推進4個階段。到如今《指導意見》的出臺,中考體育歷經30多年的調整和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并顯現(xiàn)出了光明的前景,與此同時也漸漸“滋生”出諸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尤為引人關注的焦點就是中考體育制度改革的導向趨勢逐漸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健康教育轉變,具體如下:(1)原國家教委(現(xiàn)國家教育部)發(fā)布實施第《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yè)、升學考試科目;(2)1994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考體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整體改革方向;(3)隨著中考體育加試日趨完善化和統(tǒng)一化,日漸暴露出一些弊端,尤為嚴重的就是“應試現(xiàn)象”;(4)2005年12月國家公布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重申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中考體育改革走向健康素質教育的趨勢。
2 體育納入中考必考項目的現(xiàn)實訴求
2.1 國家希望的寄托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象征著希望。中學階段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下降不但會導致個體生活質量下降,而且還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人才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歷程中最關鍵的資源,國家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另一方面,奧運爭光戰(zhàn)略的實施,遇到體質健康的“瓶頸”。在今年里約奧運會上,我國以26塊的金牌數(shù),排名第三的成績結束此行。在國際體育賽場上,我國的金牌數(shù)量遙遙領先其他各國,但在閃耀耀和沉甸甸的金牌背后卻是我國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的萎縮和現(xiàn)有體育后備人才素質偏低的事實,這對于國家來說,是體育強國的道路上的一大“阻礙”與“牽絆”。
2.2 體質狀況的長久發(fā)展
根據(jù)近幾年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傳遞出令人驚訝和心痛的結果:我國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現(xiàn)逐步下滑的趨勢,其中學生身體素質耐力下降有尤為嚴重,近視率和肥胖率反增不減?!?013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近視的人數(shù)高達4億,其中青少年的比例占到67.5%,超過2億人。如何解決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2.3 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內在訴求
影響我國體育發(fā)展的內在因素是阻礙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根本問題。長期以來,我國采用的體育教育模式就是“強迫式、灌輸式”的方法,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按照國家的需求和學校領導的要求去開展學校體育,忽略了學校體育發(fā)展的主體——“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使學生無法從內心激發(fā)出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2.4 終身健康理念的現(xiàn)實需求
升學的壓力、課業(yè)的加重、家族的期許等因素讓學生開始了猶如“流水線工作”的循環(huán)生活,漸漸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根據(jù)青島大學醫(yī)學教授王育學有關亞健康情況的調查,目前我國共有健康人群為20.18%,患病人群為5.62%,亞健康發(fā)生人群為58.18%,而缺乏運動是引起亞健康狀態(tài)的主要因素之一。
3 體育納入中考必考項目的理性思考
在這個只重視“名校、高分”的社會中,無疑進一步瓦解了學校體育課的功能,違背了中考體育的初衷,曲解了學校體育教育的真正意義,最后也淪為所謂的“應試教育”,其主要表現(xiàn)在“中考體育考什么,體育課就上什么,學生就練什么”,這一現(xiàn)象對新課標的實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體育納入中考必考項目的一些問題進行理性思考、探討,以促進長效發(fā)展。那么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和利用中考指揮棒的力量,需要做出以下3個方面的研究。
3.1 利用中考體育指揮棒的作用,改善青少年體質
學生體質的衰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身體鍛煉。當前的體育課,沒有正規(guī)的教學流程和教學內容,很多是“放羊式”的教學,嚴重沖擊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在中考體育指揮棒的作用下,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中考體育解讀并引領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身體鍛煉中,引起他們的重視,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質狀況,培養(yǎng)鍛煉的好習慣,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青少年體質下滑的狀況。
3.2 如何體現(xiàn)中考體育考試質量合理實效性
據(jù)記載,當前全國關于中考體育的考試形式和內容等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要求,而是把權利下放到各省市地區(qū)根據(jù)各地的實際情況設定,各地區(qū)的教育部門可依據(jù)當?shù)貙W生實際的身體素質狀況制定相應的考試內容,使考試更加具有針對性。而如何保證中考體育考試質量的合理實效性,需要從統(tǒng)一測試形式、評價方法、分值權重、考試內容等幾個方面考慮。
3.3 如何保證中考體育考試制度公平公正化
中考體育考試制度的實施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隨著制度的不斷推進與完善,它成為衡量學校體育教學成績的一個重大舉措,同時對學生中考體育成績有較大的影響。通過文獻的梳理,了解到當前各地區(qū)對一些特殊情況的考生,做出了更加周全的特殊條例并出臺相關的規(guī)定,使中考體育法規(guī)條例變得更加人性和合理化,這是中考體育制度進步的表現(xiàn);事物的產生會存有對立的一面,在之前的研究中,也反映了考試過程中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使公平和公正性遭到質疑的情況,可見當前中考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要積極推進和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進一步完善中考體育考試制度。
4 結語
不同省市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各地方學生身體發(fā)展情況并結合學生本身興趣愛好,改革和完善中考體育考試內容和制度。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讓學校體育走出應試的環(huán)境,全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滿足學生的身體、生理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考試過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嚴格性,進一步去完善考試監(jiān)管制度。對于一些違背考試原則的事件,要嚴肅認真地去對待處理,保證其他學生的利益。對此,好的監(jiān)管措施應該在全國范圍推行、實施和普及。
參考文獻
[1] 陳德欽.我國中考體育考試的審視[D].重慶師范大學,2012.
[2] 王輝.中考體育改革的反思[J].中國學校體育,2004(2):6-7.
[3] 何勁鵬.體育基本理論[M].長春: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