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義西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欲望,做好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及時、合理地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運用語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運用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方法,以此來改進自身的教學工作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欲望
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必須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得以發(fā)展及提高。首先,教師應把學生引入實踐活動中去?!皢栴}是學習的開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欲望,學生自然會積極地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問題總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前提的。例如,我在教二年級的學生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之前,必須先讓學生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在掌握相關的知識前提下,提出問題:“我們學會了《漢語拼音字母表》,這到底能對我們下一步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呢?”學生思索之余,緊接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字典中的‘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便能明白其中的奧妙了。你們有興趣當一名‘小小研究員,參與本次活動嗎?”學生被命名為‘小小研究員參與實踐活動,當然不甘落后,學習勁頭十足。有個學生因為漢語拼音字母表記得不太熟,還迫不及待地翻書,認真地復習。他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原來以前學的知識是很重要的。相反,如果老師在教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時,只是就書上的表格,輕描淡寫地復習一下知識點,僅以會填寫“音序、音節(jié)、組詞”為目標,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主動查字典的機會便大大減少。他們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很難會想到請“字典”這位不說話的老師來幫忙。我們在教育中應抓住這些讓學生參與的機會,激發(fā)他們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運用能力。
二、做好實踐活動的組織者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教育內(nèi)容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教師應組織好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利用已學過的語文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語文課培養(yǎng)的聽說讀寫能力,不僅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工具,而且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學習、生活的工具,是個體求得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例如,我教學生學習語言交際——《學會祝賀》這節(jié)課之前,我先組織同學們參與賀卡設計活動。學生們繪畫、制作賀卡的熱情遠高于花一元錢來買張普通的賀卡。由于是自己精心制作的賀卡,他們在送賀卡之前還反復地練說了幾遍祝賀的話,希望老師、朋友能高興地接受。我還組織學生們課后去祝賀其他需要祝賀的人。同學們想了很多,也說了很多。等下了課或放了學,他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去實踐,他們不僅學會了祝賀,更學會了在生活中表達自己心意的一種方式。
三、及時、合理地指導實踐活動
學生以前學過的學習方法,如果在后來的學習中不能靈活運用,那么這些知識還不能算被真正掌握。語文學科中,有許多知識和學習方法是在講讀課上傳授的。教師應及時、合理地設計各種練習讓學生練一練,而這些練習若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則學生更能及時、深刻地把所學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習能力,做到活學活用。
在勞動課上,學生們做過“塑絲毽子”。語文課上,在教學“吹、寫、投、跑、游、跳、看、唱”這些詞的運用時,我讓學生重新“回”到勞動課上——請學生上臺邊講邊做“塑絲毽子”,要求用上準確的動詞,介紹制作方法。學生們很容易地就說了一段話,而且用的動詞非常準確。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們在下次大掃除活動中也能通過觀察,把“(誰)在(干什么)”的句式加以練習和鞏固。等到大掃除時,我聽到有幾個學生一邊干活,一邊嘴里在嘀咕著什么。仔細一聽,哈哈!原來他們在練習說“(誰)在(干什么)”這種句式的句子呢!我及時表揚了他們,結果全班同學各練習了十來個句子。我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那次大掃除過后,地面非常干凈,窗戶也特別明亮。
四、重視開發(fā)、利用語文教育資源
學生能否切實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教師本身。因此,我覺得教師本人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各種可用資源,不斷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運用語文的機會?,F(xiàn)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電子音像資料,網(wǎng)絡資源,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xiàn)實,都可以經(jīng)過篩選作為教學內(nèi)容。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語文教育資源,來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我們要使語文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來學語文,用學會的語文知識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著這樣的愿望:“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痹诮窈蟮慕虒W中,我還將不斷探索,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不斷地積累知識,提高語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玉鴻.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22. [2]馬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6.
[3]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