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培
摘 要:當前中小學生對流行歌曲的喜愛程度不亞于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中國風”的追求與喜愛程度,而在流行歌曲中正能量題材的歌曲流傳度與傳唱度極高。流行歌曲易于傳唱、簡單易學,大多數(shù)歌曲聽幾遍就能哼唱出來,這也是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之一。把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改變音樂課堂的氛圍,創(chuàng)建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堂。
關鍵詞:中小學生;流行音樂;課堂
一、引言
近來中小學校刮起一陣“青春之風”,TFBOYS的歌曲風靡校園,還有其他流行歌曲也受到歡迎,親情、友情、愛情之類的勵志歌曲非常受中小學生的歡迎。21世紀的中小學生是新新人類,喜歡潮流、愛時尚,時代也為他們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他們正處于愛玩、自控能力差的階段,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弱、可塑性強,興趣是對事物表面的關心,有相當多的中小學生群體喜歡藝術、喜歡音樂,但是我國大部分的中小學音樂課堂過于傳統(tǒng),按部就班地照音樂課本來教學生,教一些革命歌曲或者學生不愛聽的歌,影響孩子們對上音樂課的積極性,學生的興趣往往被扼殺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下。當今科技發(fā)達,學生們對歌曲的接觸不再局限于口耳相傳,網(wǎng)絡媒體的出現(xiàn)為學生們學習音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越來越多的歌曲從網(wǎng)絡上傳出,學生們學習歌曲更多來自于網(wǎng)絡,他們樂意聽流行歌曲,喜歡流行歌手。
二、流行音樂的發(fā)展
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比較短小、內容接近生活、形式活潑、感情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和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于人民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中。因此,有“大眾音樂”之稱。
流行音樂源于西方,它是19世紀的產(chǎn)物,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得到迅速發(fā)展。西方尤其是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流行音樂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美國是世界上流行音樂最發(fā)達的國家,同時它也是流行音樂的主要發(fā)源地。如今,世界各國的流行音樂形態(tài)基本上都是在美國流行音樂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我國大陸流行音樂的發(fā)展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已有90年左右的歷史。1920到1940是第一個高峰期——大上海時期;1940到1960為第二個高峰期——香港時期;1960到1970是第三個時期——港臺歌曲發(fā)展時期;第四個時期是1970年末開始的內地和港臺同時發(fā)展時期。隨著錄音機和磁帶的大量進口,流行歌曲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傳播。鄧麗君、鳳飛飛等人的流行歌曲傳播最廣,這些歌曲推動了內地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同時,校園歌曲作為臺灣年輕一代流行樂創(chuàng)作向現(xiàn)代過渡的成就也影響到內地校園歌曲的產(chǎn)生。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的流行音樂不斷地發(fā)展和演變,出現(xiàn)了多種風格的流行音樂和大量流行音樂作品。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走向國際化,更加成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流行音樂是最受大眾喜愛的音樂,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歌曲粗制濫造、格調低下,甚至一些不健康的歌充斥于文化市場,庸俗和低級趣味在有的歌中被肆無忌憚宣泄,這些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消極影響。在大量流行歌曲泛濫的今天,也有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歌曲不斷涌現(xiàn),這些歌曲不論從曲風、歌詞還是選材都傳遞著積極向上的能量。中小學生正處于愛玩、自控能力差的階段,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弱、可塑性強,對歌曲的選擇有盲目性,必須要加以引導。
當然,對待流行音樂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接受,作為一種音樂形式,流行音樂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如果正確對待,選擇有利于學習的歌曲,那么流行音樂也會成為非常有用的教育資源。
三、中小學生選擇流行音樂的傾向
年輕一代是流行音樂發(fā)展的動力,他們喜歡追求新鮮事物,更容易接受與時代相符的歌曲,而這些歌曲也大多符合青春時期的人們的情感觀和價值觀,正是一代一代年輕人的不懈追求,才有了現(xiàn)在流行歌曲的進步與發(fā)展。現(xiàn)當今的中小學生中,青春歌曲占主流市場,《隱形的翅膀》等正能量歌曲成為中小學生的最愛,音樂課堂上、文藝匯演等的舞臺上,學生們都演唱這類青春歌曲,呈現(xiàn)樂觀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歌手的選擇
現(xiàn)在的學生早熟、敏感、思維不完全理性,樂意跟著潮流前行。他們對歌曲的選擇不止在于音樂,還有演唱歌曲的歌手,近幾年出道的TFBOYS組合最受歡迎。TFBOYS組合一經(jīng)出道就獲得了超高的人氣,TFBOYS的歌曲充斥著各大中小學校。為什么TFBOYS如此受中小學生歡迎?TFBOYS的歌曲對中小學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TFBOYS是由三個00后的學生組成的,陽光、活潑、帥氣,正是中小學生所喜愛的類型,首先三個大男孩的形象得到了中小學生的肯定;其次三個人在學習上也很用功,作為藝人還能不忘學習,這對他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為中小學生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TFBOYS整體代表的是青春、健康向上,這給那些整天埋頭苦讀或者性格頑劣的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青春修煉冊》是TFBOYS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小學生最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以告訴大家TFBOYS是如何成長的,并以TFBOYS自己的年齡段特有的思考模式講著他們心中理解的成長到底是什么。從他們的歌曲中,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特性。這首歌不論從歌詞、旋律還是舞蹈上都體現(xiàn)著正能量、傳遞著正能量?!拔业挠赂页錆M電量,昂首到達每一個地方。這世界的太陽,因為自信才能把我照亮。這舞臺的中央,有我才閃亮,有我才能發(fā)著光?!备柙~朗朗上口,充滿正能量,旋律歡快,舞蹈簡單易學、充滿活力。對于同樣是00后的中小學生來說,在他們聽厭了《童年》《讓我們蕩起雙槳》等20世紀的童謠后,TFBOYS的歌曲無疑給了他們視覺、聽覺以及心靈上的沖擊。在他們看來,單調的校園生活太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
(二)歌曲題材的選擇
以愛為主題的音樂一直都是人們最喜愛的,未成年的中小學生也不例外,不論是親情之愛、友情之愛還是愛情之愛,都有相應歌曲存在。在中小學生群體中,親情之愛和友情之愛是他們的主旋律。endprint
筷子兄弟以愛為主打,相繼推出幾首感人至深的歌曲,一首《老男孩》讓筷子兄弟紅遍大江南北,也讓人們感嘆時光易逝,且行且珍惜。這首歌曲也成為中小學生非常喜愛的歌曲之一,表現(xiàn)了青春不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追夢路程,這首歌教育學生要學會珍惜、勇敢追夢。
繼《老男孩》之后筷子兄弟又推出新歌《父親》,該曲是王太利在拍攝《老男孩》的過程中父親患病去世,其深刻體會到子欲孝而親不待的痛苦和遺憾,于是寫出這首歌?!皶r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歌詞感情真摯,旋律催人淚下,在緬懷自己父親的同時,也提醒大家多關愛一生操勞的父親,不要留有遺憾,是勸兒女珍惜時間、孝順父母的親情歌曲。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基本上都是家中寶、掌上珠,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與操勞,不懂得感恩,在學校里,攀比之風盛行不衰,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一大隱患。一味嚴厲教導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利用學生們喜歡的歌曲、MV、微電影等形式對他們進行教育。
筷子兄弟的歌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與傳統(tǒng)的歌頌父親與母親、勸勉人們珍惜時間的歌曲不一樣,它是從新時代的角度出發(fā),反映當代人們的思想,接近生活,是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中小學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學會,因此,這兩首歌得到了中小學生的青睞。我們可以用這類歌曲作為素材,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流行音樂進課堂
一首好的歌曲,必然是寓教于樂。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教材的編寫要遵循教育性原則,應賦予音樂課教育意義,不能只教學生們學習他們喜聞樂唱的歌曲,而忽略作品的質量與藝術性。初中生音樂審美趣味正處于一個“審美萌芽期”和“危機階段”,這種情況其實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的。1998年我國音樂教育家曹理教授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流行音樂愛好者呈上升趨勢。中小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開始傾向于流行音樂,我們不能阻止,但是可以讓他們有選擇地學習歌曲。
(一)有選擇性地進課堂
不是學生喜歡就可以把流行音樂引進課堂,要選擇有教育意義并且與課堂內容有關的音樂,流行歌曲的歌詞很重要,很多歌詞都蘊含一定的教育意義,如描寫鄉(xiāng)情、親情的方文山的《東風破》:“水向東流時間怎么偷,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边@首緬懷過去、勸慰人們珍惜時間的歌曲,再加上一句“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這句改自李清照的“應是紅肥綠瘦”,更顯得文藝氣息十足。還有黃小茂的《懂你》等一些描寫親情的歌曲,其歌詞都是很值得欣賞的。人生感懷類的有王雅君的《隱形的翅膀》,表現(xiàn)出面對挫折的勇敢?!拔医K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會有風就飛多遠吧。”這首歌已經(jīng)發(fā)表將近十年,但依然受到人們的歡迎,面對困境坎坷勇敢向前,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是一種另類的教材。汪峰的《飛得更高》等,讓人們敢于追求、奮發(fā)向上。社會國家類的有喬芳的《五星紅旗》,表達對國家的熱愛?!拔逍羌t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睈蹏楸憩F(xiàn)得淋漓盡致。還有李壽全的《明天會更好》等,對中小學生來說都是有益的歌曲。這些歌曲的歌詞都蘊含哲理,是中小學生值得學習的歌曲,教師可以把這些歌曲作為拓展,讓學生學唱。
(二)流行音樂進課堂的策略
把流行歌曲引進課堂是有目的的,可以在導入部分播放流行歌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選擇歌曲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比如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這節(jié)課,可以播放平安在《中國好聲音》上演唱的《我愛你中國》,因為是流行歌曲,學生們立馬就會被吸引,再加上是這幾年比較火的歌唱類節(jié)目,學生們能夠認真聽完歌曲,并思考這節(jié)課講的內容是什么,而教師也能夠達到目的,讓學生體會這種愛國的熱情,重新審視愛國主義題材的歌曲。例如在講竹笛這門樂器時,可以播放音樂《涼涼》引出本課的主題,學生在這首歌曲的感染下可以了解竹笛的音色和音樂風格,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貼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在拓展部分引入流行歌曲,使學生加深對本節(jié)課的印象,在講京劇時,可以播放音樂《傾國傾城》,把流行歌曲和京劇相結合的音樂,會使學生對京劇更加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挑選他們感興趣又能幫助教學的材料,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課堂。音樂本就是讓人心靈放松、安靜享受的,如果我們過多強迫學生學習不喜歡的歌曲,只會令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適當與興趣結合會事半功倍。
現(xiàn)在的很多中小學校對正能量歌曲是非常認可的,甚至有些考試題以正能量歌曲的歌詞為素材,比如周杰倫演唱的勵志歌曲《蝸牛》在2005年3月被收入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之列;在2006年11月,臺灣地區(qū)小學把周杰倫的新歌《聽媽媽的話》收編在小學一年級教材,原因是它的歌詞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上海1943》入選某小學教材,《愛在西元前》成為臺灣地區(qū)高中歷史考試考題以及《發(fā)如雪》成為臺灣某學校語文考題;武漢月考默寫《青花瓷》歌詞;2009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揮動隱形的翅膀,飛向精彩的遠方,是以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的歌詞作為題目節(jié)選。
不管是以考試形式還是課堂形式,流行音樂已經(jīng)進入中小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我們應正視這種存在,它是合理并且有益的。流行音樂應當與其他音樂并駕齊驅,未來流行音樂的發(fā)展將更加絢爛,人們更喜歡這種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貼近生活的歌曲。在教育上,正能量歌曲也會發(fā)揮它的作用,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為校園生活帶來一抹色彩。
參考文獻:
[1]尤靜波.流行音樂歷史與風格[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
[2]潘振聲.潘振聲談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文系音韻——第三、四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