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新良
【摘要】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甲鈷胺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甲鈷胺治療, 觀察組采用甲鈷胺聯(lián)合α-硫辛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及震動感覺閾值。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 與對照組的4%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右兩側震動感覺閾值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 采用α-硫辛酸與甲鈷胺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安全性也相對可靠。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甲鈷胺;α-硫辛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α -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grouping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and α-lipoic aci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6%, and i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with 4%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left and right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α-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 show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it is safe and relatively reliable.
【Key word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cobalamin; α-lipoic acid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 臨床表現以肢體麻木、肢端感覺異常為主, 嚴重時會發(fā)生潰瘍, 發(fā)展為糖尿病足, 是導致糖尿病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故臨床上需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積極治療[1]。本研究旨在探討聯(lián)合應用α-硫辛酸、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為此, 針對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研究比較,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納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 患者均經神經肌電圖、臨床表現綜合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具有糖尿病病史, 且均對本研究知情了解, 自愿參與。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50例。其中, 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 年齡52~73歲, 平均年齡(61.45±8.29)歲;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 年齡51~72歲, 平均年齡(60.94±8.4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降糖藥、胰島素泵注, 將血糖控制在7.0 mmol/L(空腹)、10.0 mmol/L(餐后2 h)以內。對照組采用甲鈷胺治療, 1.0 mg/次甲鈷胺靜脈注射, 1次/d;連續(xù)治療2周后, 改為口服甲鈷胺片, 3次/d , 0.5 mg/次, 再連續(xù)給藥10周。觀察組采用甲鈷胺聯(lián)合α-硫辛酸治療, 甲鈷胺給藥方法同對照組, 口服α-硫辛酸0.6 g/次, 于早餐前30 min, 1次/d, 共持續(xù)治療12周。endprint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不良反應、震動感覺閾值。震動感覺閾值采用美國Bio Thesiometer震動感覺閾值檢測儀進行檢測, 分別于患者雙側足部第一跖骨關節(jié)放置探頭, 釋放電流, 記錄患者感受到震動時的電壓。
1. 4 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基本消失, 神經反射和痛覺基本恢復;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所緩解, 神經反射和痛覺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緩解, 神經反射和痛覺未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 與對照組的4%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震動感覺閾值比較 觀察組左右兩側震動感覺閾值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 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可能與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代謝紊亂、微循環(huán)障礙等因素有關[3-5],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肢端感覺異常、肢體麻木, 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治療, 容易出現潰瘍, 引起糖尿病足, 甚至導致患者需要截肢[3], 因此, 臨床上應積極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以避免其發(fā)展為糖尿病足。
甲鈷胺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抗神經病變藥物, 主要由維生素B12衍生得到, 可促使神經細胞核酸、蛋白質進行合成, 生成髓鞘有效成分, 進而對神經纖維進行修復[6-8], 同時, 甲鈷胺還可增多神經遞質, 促使神經突觸傳遞有效恢復, 有利于恢復肢端感覺[4]。α-硫辛酸是一種抗氧化效果較強的藥物, 兼具水溶性和脂溶性, 可深入至神經細胞中, 有效清除氧自由基[5], 該藥物與甲鈷胺合用時, 協(xié)同作用顯著, 可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經細胞供氧情況, 促進神經細胞修復, 并提高神經傳導速度, 使患者肢端感覺有效恢復[6, 9-12]。
本研究發(fā)現,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左右兩側震動感覺閾值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充分說明聯(lián)合應用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顯著療效, 可有效改善其肢端感覺。本研究還發(fā)現,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 與對照組的4%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lián)用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安全性并不會比單一采用甲鈷胺治療更低, 說明其聯(lián)用時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 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 聯(lián)合應用α-硫辛酸、甲鈷胺治療, 其療效顯著, 安全性也相對可靠。
參考文獻
[1] 朱蕾, 張莉, 張琴, 等.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3, 53(6):81-82.
[2] 黃耀寧, 韋洪江.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對氧化應激的影響. 山東醫(yī)藥, 2013, 53(8):13-15.
[3] 司芹芹, 牛曉紅, 李俊巖, 等.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震動感覺閾值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9):2175-2177.
[4] 趙世輝, 張聰琴. 甲鈷胺和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作用機制.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 40(10):63-66.
[5] 盧斌, 許一新, 崔煥煥, 等. 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1(10):1171-1173.
[6] 趙慧娟, 趙令君, 孫海峰, 等.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6):1359-1360.
[7] 李競, 張琳, 趙湜.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Meta分析.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3):88-90.
[8] 張菁, 鄧曉龍, 王敏哲.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及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1, 19(4):278-279.
[9] 趙陽宇.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8, 24(24):4289-4290.
[10] 趙漢儒.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中國藥房, 2011, 22(8):710-711.
[11] 林豫路, 鐘潤芬.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評價.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2, 19(12):53-54.
[12] 李卉. 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觀察. 現代臨床醫(yī)學, 2010, 36(6):429-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