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斌
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在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也在漸漸發(fā)生變化,雖然現(xiàn)在高中生物中涌現(xiàn)了許多的先進教學模式,但是生物教學始終脫離不了生活,生物教學應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限制了一些教學方法的實施,而現(xiàn)代教學應是與時俱進的,本文就主要談談高中生物如何結合實際生活。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結合; 現(xiàn)代技術
一、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聯(lián)系舊知導入新課
高中的一些知識點在初中就已經初步涉獵過,在授課時可以前后聯(lián)系,自然地過渡到新課教學。從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明確探索的目標,是生物教學最常用的導入方法。例如,在開展“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簡要回顧,以使進入新課學習時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高中的生物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非常緊密,教師如果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切入新課教學,可以發(fā)揮出較好的效果。例如教學“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內容時,利用教材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發(fā)生的案例進行教學。比如北京的沙塵暴,是由于西北的植被破壞和濫砍濫伐,使水土流失沙丘裸露而造成的,說明森林和植被的保護對人類的生活影響是多么的巨大。我們還可以結合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導入新課,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就會明顯提升。又如講解選修教材有關基因工程的內容時,就可以結合目前爭論的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導入,給學生說明轉基因作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運用實物、標本、掛圖、模型、多媒體導入新課
讓學生從觀察實物和教具的方式導入新課采用直觀教學,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教師若在教學中運用實物、標本、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具導人新課,可以使學生通過視覺心領神會,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多媒體是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之一,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可以營造濃厚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拓展教學空間,培養(yǎng)學生生物素養(yǎng)
(一)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
針對目前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問題,通過實驗課,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常規(guī)儀器的使用,并能夠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布置課外作業(yè),教師可以將學有余力或是對生物學習具有強烈欲望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興趣小組活動,例如: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植物標本,動物蝌蚪的飼養(yǎng),溶液培養(yǎng)法栽培植物等等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既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研究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舉行知識技能競賽活動
在一段教學內容結束之后,教師要結合學校整體工作安排,相機進行一些知識競賽或是實驗技能操作競賽等,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營造濃厚的教學競爭氛圍。例如學了種群特征后開展有害生物(滅鼠、蚊、蠅、蟑螂)防治知識、技能競賽活動,這些活動推廣開來后可以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種群密度,降低其危害性,保障人群健康。這些活動的開展即使學生學了知識、又訓練了其技能、更增強了其生物科學素養(yǎng)。
(三)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實踐運用能力。例如:可以再學習了生物和環(huán)境的知識后搞一次生物攝影比賽,使學生學會關注身邊的生物,關注人與生物的和諧發(fā)展??梢砸宰约荷磉叺纳?、自己飼養(yǎng)的動物,培養(yǎng)的植物為主要對象,拍下人、動物趣味、和諧的瞬間。再如:也可以搞一次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粘貼畫,可采用葉片、蛋殼、廢舊物品等多種材料制作各種生物圖片,從而增強他們愛護生物、保護自然的意識,提供學生親近動植物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勇于開拓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三、因勢利導,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現(xiàn)實生活中多方面都與生物學知識密不可分,同時生物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各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有效運用。由此,教師應使學生們深刻認識到學習生物的意義不僅僅是掌握生物知識,而是利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和困惑。在生物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學會利用時效性、趣味性的生活題材開展教學,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于以生物學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同時,將現(xiàn)實生活真實實例充分融入到教學內容中,這樣整體課堂才會煥發(fā)無限生機,繼而最大化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一課時,可將細胞比作為一個個生命的小王國,“細胞膜”就相當于王國的外圍邊界,具有較強的防御和保護作用;“細胞核”相當于總指揮部,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調控中心;“核酸”相當于細胞王國內最高的統(tǒng)治者――“國王”,所有細胞的生死存亡都被它掌控;“細胞質”相當于大型的工業(yè)基地,掌控著細胞的不同性質和功能,這樣一個比喻形象具體、貼近于生活的教學案例,促使學生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為深刻和牢固。例如,教師在講授選修課《胚胎工程》一節(jié)內容時,可在授課開始之際便引入一則轟動于全國的爆炸性新聞:廣東省一位富商花巨資通過“試管嬰兒”的高新技術,由他的準妻子和另外兩位代孕媽媽共同實現(xiàn)胚胎的培育和生產,最終成功培育出四男四女八胞胎,這則新聞的引入激發(fā)了大家的咻咻爭議。隨后,教師要求學生們自我思考和分析,在培育試管嬰兒過程中都采用了哪種生物學高科技,像體外受精、早期胚胎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以及對于代孕者身體狀況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等,教師要求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推進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了解和掌握。
總結:總而言之,在新課改逐漸深化的形勢下,更加強調的是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高中生物教學應該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尋求真實的、新穎的教學手段從而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情境,實現(xiàn)生活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慶陽等.沙塵暴災害及其防治[J].環(huán)境保護.2009,(07)
[2]戴志群.中學生物實驗改進方向的思考[J].實驗教學與儀器. 20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