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馮佩青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尿病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40例進行體檢的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 對比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血清C肽水平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水平指標分別為(9.43±2.30)%、(8.94±2.40)mmol/L、(13.17±2.08)mmol/L、(0.91±0.13)μg/L;對照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水平指標分別為(5.38±0.71)%、(4.73±1.09)mmol/L、
(4.94±1.61)mmol/L、(1.63±0.24)μg/L;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應用檢測, 可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及血糖控制水平, 對于診斷糖尿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糖尿??;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37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 在臨床中比較常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發(fā)生改變, 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運動, 因此,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糖尿病患者發(fā)病后通常會導致患者血糖水平出現(xiàn)異常, 如果得不到及時控制和治療, 很容易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嚴重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腎衰竭, 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 盡早對糖尿病進行準確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 這也已經(jīng)成為臨床醫(yī)學界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1]。目前, 臨床上診斷糖尿病主要是通過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值, 這種檢測方式雖然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檢測效果, 但是不能夠明確診斷出疾病的嚴重程度[2]。本文主要探討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尿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及同期來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將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4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其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齡36~74歲, 平均年齡(47.80±9.90)歲;病程2~8年, 平均病程(3.91±1.56)年;臨床分型:Ⅱ型糖尿病23例, 糖尿病腎病17例。對照組男21例, 女19例, 年齡35~76歲, 平均年齡(48.31±10.40)歲;所有健康者均無糖尿病相關病史。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檢測儀器分別為東曹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HLC-723G8及配套試劑、日立7180生化分析儀及對應試劑盒。具體步驟為:所有研究對象均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5 ml的靜脈血, 餐后2 h抽取5 ml靜脈血, 檢驗人員采用離心機分別進行處理后, 將其放入生化分析儀內進行檢測;然后采用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C肽水平。所有操作均由專業(yè)檢測人員完成。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研究對象檢測后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水平指標分別為(9.43±2.30)%、(8.94±2.40)mmol/L、
(13.17±2.08)mmol/L、(0.91±0.13)μg/L;對照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水平指標分別為(5.38±0.71)%、(4.73±1.09)mmol/L、(4.94±1.61)mmol/L、(1.63±
0.24)μg/L。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 我國的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其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這導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尤其是老年人群[3]。截至目前, 全世界因糖尿病導致死亡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高達500萬, 我國的糖尿病發(fā)病率也已經(jīng)在9.5%以上[4]。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 發(fā)病后會導致患者機體內代謝紊亂, 使得血糖水平超出人們的正常血糖水平的范圍, 后期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 包括慢性并發(fā)癥和急性并發(fā)癥, 尤其會導致患者的眼、腎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管、心臟等出現(xiàn)各種病變, 如果不及時準確的給予控制和治療, 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 6]。目前, 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找到有效治愈糖尿病的具體方法, 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也僅僅是依靠藥物來進行控制血糖。現(xiàn)在臨床上診斷糖尿病主要是通過檢測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 但是這兩項指標只能反映患者短時間段的血糖水平, 無法正確反映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7]。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有效反映出機體2個月左右的血糖控制水平, 該指標可以真實、準確的反映糖尿病患者某一時間段內的血糖水平[8]。血清C肽是胰島素原分泌前分離出來的蛋白質, 通過測定血清C肽可以真實反映胰島素的代謝功能及胰島B細胞的儲備情況等, 將這一指標加入到糖尿病的診斷中可以真實有效的反映胰島素的分泌水平[9, 10]。
本文中, 本院采用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尿病, 結果顯示, 觀察組血清C肽水平低于對照組, 血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較健康者高, 血清C肽水平較健康者低, 兩者聯(lián)合檢測糖尿病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可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及血糖控制水平,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閆東, 王霞.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診斷的意義.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1):245-246.
[2] 馬春芳, 沈國榮, 陸小芳, 等.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1):113-114.
[3] 羅興燕.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6, 9(36):145-147.
[4] 見華.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意義.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3):107-108.
[5] 黃彩云, 鄭瑞春.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 黑龍江醫(yī)學, 2014(6):666-668.
[6] 馬妍艷.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5(12):163-165.
[7] 孫秋香.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 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2016(12):101-102.
[8] 徐龍京.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價值探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1):110-111.
[9] 楊曉冬, 林桂花. 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 實用糖尿病雜志, 2016(4):31.
[10] 孔令娥.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作用分析.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8):1078-1079.
[收稿日期:2017-0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