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
【摘 要】本文從提高產(chǎn)品通用化設計及制造生產(chǎn)效率入手,介紹了一種集成化驅動電機支架。
【關鍵詞】集成化;通用化;驅動電機;焊接效率
一、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純電動全承載客車其驅動電機均布置在后橋后的八、九截面梁之間,電機均采用單獨設置的電機支架焊接由矩形管搭接起來的八、九連接縱梁上,電機支架僅僅作為裝配電機用的功能件,不能承擔整車受力;另外,不同的電機需要對應不同的支架,通用用低、焊接勞動強度高且精度差。
二、設計方案
為了實現(xiàn)設計的支架可以安裝不同類型的驅動電機,且可以作為整車的結構受力件。我們設計了一種集成化驅動電機支架,該電機支架包括對稱設置在第八截面梁與第九截面梁之間的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長度與第八截面梁和第九截面梁之間的間距相吻合,且第一支架作為用來連接第八截面梁與第九截面梁的連接縱梁,第一支架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平板,第一平板的一端向下垂直折彎有第一豎板,第一豎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折彎有第二平板,第二平板的端部向下垂直折彎有第二豎板,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位于第一豎板的同側,且第一平板、第一豎板、第二平板及第二豎板為連續(xù)折彎的整體結構,第一豎板上設有適用于不同驅動電機的電機安裝孔。
電機安裝孔包括依次設置在第一豎板上的第一組電機安裝孔、第二組電機安裝孔和第三組電機安裝孔,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三組電機安裝孔相配合用來安裝交流異步電機,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二組電機安裝孔相配合用來安裝永磁同步電機。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包括呈矩形設置的四個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處分別焊接有螺母。第一組電機安裝孔與第二組電機安裝孔之間設有第一減重孔,第二組電機安裝孔與第三組電機安裝孔之間設有第二減重孔,第一減重孔的圓心與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二組電機安裝孔相靠近一側的孔的對角線的交點重合。第一組電機安裝孔、第二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三組電機安裝孔的中心處分別設有第三減重孔、第四減重孔及第五減重孔,第三減重孔的圓心與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對角線的交點相重合。第一支架的兩個端部分別與第八截面梁及第九截面梁上的立柱焊接固定,第二豎板的板面朝向萬用艙一側設置,且所述的第二豎板作為連接萬用艙下底橫梁的連接件。
三、實施方案
電機安裝孔包括依次設置在第一豎板上的第一組電機安裝孔、第二組電機安裝孔和第三組電機安裝孔。如圖一左圖所示,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三組電機安裝孔相配合用來安裝交流異步電機,如圖一右圖所示,第一組電機安裝孔及第二組電機安裝孔相配合用來安裝永磁同步電機。具體地說,即電機安裝孔分為三組,每組設置四個,一共12個安裝孔,通過對不同組安裝孔的選擇使該電機支架可以適用于不同種類的驅動電機。對于同一種純電動客車,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可選用永磁同步電機或交流異步電機,兩種電機的長度區(qū)別明顯,但是在和后橋配合時前部的安裝孔是一致的,本發(fā)明通過設置三組電機安裝孔來適應不同的驅動電機需要,避免了原有每種驅動電機需配置一個電機支架的弊端。
圖一可以看出,第一支架的兩個端部分別與第八截面梁及第九截面梁上的立柱焊接固定,第二豎板的板面朝向萬用艙一側設置,且第二豎板作為連接萬用艙下底橫梁的連接件。即第一支架焊接在車架上后,第二豎板的位置朝用萬用艙一側,第二豎板除了用來安裝驅動電機和用于第八截面梁與第九截面梁之間的連接縱梁之外,還用于連接萬用艙的下底橫梁及其余附件;也就是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空間用來布置驅動電機,第一支架的右側及第二支架的左側空間是萬用艙,萬用艙是有底的,第二豎板就可以連接這些萬用艙底部的這些梁以及其他需要焊接在該高度方向的附件,同時第二豎板可進一步增加該第一支架的強度。
四、結束語
經(jīng)過整車裝配驗證,我們發(fā)現(xiàn)該集成化驅動電機支架的通用性強,可安裝不同類型的驅動電機;同時,該電機支架直接作為連接第八截面梁與第九截面梁之間的連接縱梁,省去了原有第八截面梁與第九截面梁之間由矩形管焊接的連接縱梁,降低了焊接勞動強度;最后,該集成化驅動電機支架提高了三組電機裝配孔的相對位置精度,實現(xiàn)了整個電機支架的輕量化設計。
【參考文獻】
[1]關文達,汽車構造[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
[2]麻友良,陳全世,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發(fā)展[M],公路交通技術,2001年。
[3]刑偉巖,宋振寰,周雅夫,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進入實用化的關鍵因素[J],廣西交通科技,2002年0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