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我國人民越來越重視兒童素質教育,歌曲演唱是我國目前中小學教學中的最根本的教學要求之一,也是提高學生樂曲基礎的要領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安排歌唱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更融洽地適應身邊的環(huán)境,學生也愿意通過歌唱的形式學習新知識。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如何在農村地區(qū)培養(yǎng)初中生的歌唱技能。
【關鍵詞】農村地區(qū);歌唱技能;初中生;教學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與經濟迅猛發(fā)展,我國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習慣、價值追求逐漸變得與以往不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僅僅局限在文化水平上面,素質的高低也成為人才評價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這一層面,更加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歌曲演唱作為目前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也受到了很多家長的重視。很多城鎮(zhèn)家長已經跟上時代的變遷,努力提高孩子的歌唱技能,但是由于城鄉(xiāng)的極大差異,很多農村孩子的歌唱技能十分欠缺,甚至很多孩子自幼沒有受過相關教育,根本不懂得演唱的技巧。因此要想提高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必須抓緊農村孩子的歌唱技能教學,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農村初中生的歌唱技能,為社會與政府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復合型人才。
一、從聲音方面的訓練提升農村初中生的歌唱技巧
唱歌時的聲音訓練是提升農村初中生歌唱技能的基本路徑,這個過程最忌諱的就是急于求成,應該循序漸進,漸入佳境。由于目前很多農村的初中生在小學教育中并沒有受到歌唱技能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從最基本的步驟入手。有一位音樂大家曾經說過,人的歌唱取決于能否正確使用自己的嗓音,而不是由專業(yè)不專業(yè)決定的。并且根據很多相關實驗證明,任何一個正常人都可以經過后天的訓練擁有一個好的嗓音。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熟悉自己的嗓音,直到可以熟練運用自己的嗓音進行歌唱。
第一步:讓學生知道如何打開自己的嘴巴和牙關。讓學生學會使用自己的上口,張開嘴巴,直到極限位置,然后完全地張開自己的咬合關節(jié),這樣的動作連續(xù)進行10次。
第二步:讓學生掌握呼吸的重要性,學會利用呼吸的節(jié)奏幫助自己完成歌唱。告訴學生要掌控一個平緩的呼吸節(jié)奏,吸一口氣至腹底,然后感覺這口氣流在自己的身體內回旋,隨后緩慢均勻地吐出。
第三步:讓學生學會在嘆氣的時候進行歌唱表演。學會腹部用力,讓自己的聲音從下往上流動。
第四步:讓學生感受哼唱的感覺,學會用心,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歌唱的快樂。
第五步:讓學生在學會掌控自己的嗓音和腹部的情況下,學會利用歌詞抒發(fā)情感,這時候教師的示范行為就凸顯的相當重要。
第六步:反復練習mi、yi、ma等一系列基本音節(jié),然后在熟悉的基礎上一步步進行拓展。遇到較低的音節(jié)時要注意聲音的實在與寬厚,遇到高音的時候要學會逐漸變音,其實教育農村初中生提高歌唱技能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關鍵是教師要進行簡單規(guī)范的示范,讓學生高效地領悟到歌唱的要領與魅力。
二、通過除聲音方面之外的訓練提升農村初中生的歌唱技巧
對于農村初中生的歌唱技巧的提升,除了要教會他們掌控自己的聲音之外,還要讓他們掌握與音樂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首先就是要讓學生掌握音準。音準是學習歌唱的基本技能,讓學生進行同度、三度等音程的構唱是學生學習音準的重要手段。其次是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奏的重要性。讓學生領悟到節(jié)奏的魅力。農村區(qū)域的初中生一般對于未知的事物保持強烈的好奇新,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方法對農村初中生進行節(jié)奏教學,激發(fā)初中生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對音樂的興趣。
三、提高農村初中生的歌唱表演能力的技巧和策略
大多數農村區(qū)域的初中生性格是比較靦腆的,對于外界事物接觸的并不多,因此很多教師在進行歌唱教育的時候,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表現自己,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改變他們內心羞澀的想法,在教學時讓學生不斷感悟到歌唱的魅力,同時產生對歌唱的興趣,意識到歌唱并不僅僅是唱出固定的歌詞,更重要的是抒發(fā)歌詞中作者的情感,因此整體表現手法不能局限于嗓音的展示,還有需要很多手法技巧協助完成演唱表演效果。所以這時教師的示范教學就展現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階段,歌唱教學的目的不能只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還應從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發(fā),努力提升學生自身的素質水平,讓學生在學習歌唱的同時,學會綜合表演技巧,逐步展現自己的優(yōu)勢。合唱是最能體現學生綜合演唱技巧的表演之一。因為合唱具有很強的群眾性和藝術性,是很多人綜合展現自我的媒介。所以要多設置一些合唱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悟到團結的重要性和自我展示的真正意義。
農村區(qū)域的孩子在初中階段仍然處于身心成長的階段,在這個解階段他們是最愛模仿別人的談吐舉止,歌唱教師作為初中生在學習歌唱時期接觸最多的人,應當將自己視為學生學習與進步的榜樣,時時刻刻關注自己和學生在課程上的行為舉止,提升自身的歌唱素質的同時找出學生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以努力解決學生的問題,不斷對自身提出嚴格要求。一般來說,一位教師職業(yè)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教學工作的最終質量。所以歌唱教師應該不斷地吸收新興知識,實時改變自己的教學和行為習慣,努力做好歌唱教師這一特殊職業(yè)角色。
參考文獻
[1]李海俠.培養(yǎng)農村初中學生歌唱技能的教學方法與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5(11):05.
[2]賈澤.農村初中合唱教學實踐研究——以保定石頭橋中學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2015(03):15.
[3]胡爽.基于農村初中學生學習力提升的小組合作課堂的實踐探索[J].浙江師范大學,2015(05):18.
[4]雷佳男.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下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唱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區(qū)中學唱歌教學實踐為例[J].四川師范大學,2013(03):13.
作者簡介:麻海濱(1983—),浙江縉云人,現任教于浙江省縉云縣壺鎮(zhèn)鎮(zhèn)湖川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