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 要:現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小學教育也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級中的領導者,他們的一些行為對班級的學生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隨著現代社會的教育中的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能力素質;優(yōu)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111
社會各界對于小學教育的相關問題越來越重視,而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班級中的管理者,有著比較高的地位。這就要求班主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基本的能力素質,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
一、小學班主任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
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小學生年紀比較小,需要教師用心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行為進行糾正。教師要具備基本的能力素質,使學生的知識面可以擴寬,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小問題。主要需要具備的能力是管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以及對自己高要求這三個方面。
(一)管理能力
小學生年齡小,一般都還有著愛玩的天性,小動作會比較多,性格會比較直爽,對于一些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還不成熟。在這些方面需要小學班主任多多關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對一些事物具有基本的判斷能力。這一過程需要教師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有著充足的精力。比如,小孩在課堂上自制力比較差,會有周圍同學講話或者有些小動作,教師需要及時提出學生的問題,糾正他的行為的同時也要保證言語不會傷害到學生,這樣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好處。這樣的做法也可以使課堂紀律秩序井然,讓學生們可以遵守著規(guī)則做事情,在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二)思想教育能力
教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他必須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能力,可以給學生們一定的知識。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的初級階段,相對于幼兒園的從玩中學習的模式轉化成以接受課堂知識的模式,這其中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接受和適應能力,并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在了解每個學生以后,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育,成功教育的可能性更大。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等?,F在社會中存在部分小學生有不良思想,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長遠的。這就需要教師對傳授給他的知識進行把關,把好的善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人。教師對于自己的教育能力也要不斷與時俱進,可以通過外出培訓等方式學習新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集中精神進行學習。
(三)對自己高要求
教師是學生除了父母以外接觸最多的人,所以教師的一些言行對于學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只有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才會有所收益。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教導學生。比如,在升國旗的時候,教師對待紅旗的態(tài)度以及注目禮需要端正,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模仿,而且也幫助他們確立行為規(guī)范。教師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要把教學做好,讓學生們在成績上有比較好的結果,還要在思想方面給學生塑造好的品德。另外也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在學校做教師該做的工作,給學生傳達合適的知識。
二、小學班主任能力的優(yōu)化措施
小學班主任需要具備的能力是管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以及對自己高要求這三個方面。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小學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教師的問題。接下來我就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小學班主任能力優(yōu)化措施。
(一)尊重理解學生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方式都在隨著時代潮流變化。小學生的年齡小,對于世界有著很多的好奇心和幻想,有著極大的想象潛力,愿意主動實踐動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他們的潛力激發(fā)出來,對于在課堂中學生們提出的一些比較怪異的想法,教師做到不否認,不批評,不笑話的態(tài)度,給學生機會把自己的想法真實地表達出來,一方面可以促進課堂的氛圍,讓其他學生都有膽量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們自己去實踐證實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某節(jié)課堂中,一位學生提出了比較怪異的想法,教師不能夠笑話他,要保護好學生的心理,可以在課后與學生溝通他的想法,給學生提出一些建議和幫助,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師對自己的想法是肯定的。
(二)家長、教師建立溝通
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一般只能通過一些基本的資料和他們上課的表現以及作業(yè)所反饋的信息,這樣的了解是不完整的。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多聯系,對學生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樣可以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根據學生的個性來制定適合他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把基礎打結實?,F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微信、微博、QQ以及電話短信等溝通方式的普及化,給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聯系提供了便利,教師與家長多溝通,雙方互換一些想法,對于教師和家長是雙贏。及時與家長討論學生的情況,方便家長對孩子的了解,通過該方式可以將學校的一些活動通知給家長,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雙方都有好處。
(三)清楚班主任職責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不同點在于任課教師上完課,布置好作業(yè)及時將作業(yè)進行反饋,做好基本的教學工作就可以了,而班主任除了把教學工作完成外,還需要將班級的班風、考勤等問題進行管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做好班級管理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的身心都健康發(fā)展,學會利用各種資源,組織相關活動將班級的凝聚力匯聚起來做好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成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對學習和生活都充滿熱情。
總的來說,我先介紹了小學班主任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是管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以及對自己高要求這三個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學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小學班主任能力優(yōu)化措施。主要是尊重理解學生,家長、教師建立溝通以及清楚班主任職責這三個方面。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關注,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淑麗.淺談新時期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亞太教育,2015(27):21.
[2] 李國慶.新時期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