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花蕾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了非常大的改變??茖W技術的進步,使教學模式不再是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模式,而是開始采用多媒體等信息手段進行高效教學,并遵循TPACK教學理論的指引,充分實現(xiàn)了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構建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對TPACK的主要內容及可行性進行研究,基于TPACK的視角下對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TPACK視角;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93
自我國推進“新課改”以來,教育部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規(guī)定,不斷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強化教學效果。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微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程度促進了教學模式的變革,并遵循TPACK教學理論的指引,構建出了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了翻轉課堂的全新教學模式。由此可見,TPACK知識體系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擁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TPACK的主要內容
TPACK是一種將學科資源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知識體系,其知識體系主要分為四種教學模式,分別為TCK模式、PCK模式、TPK模式及TPACK模式,而這四大教學模式所涉及的核心知識元素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TK(技術知識,即計算機、網(wǎng)頁制作、微信等軟硬件信息的知識)、CK(學科知識,即生物、物理、數(shù)學、化學等學科內容知識)及PK(教學知識,即各種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知識)。這三種核心知識元素互相交叉融合,從而形成了上述四種教學模式。
二、 TPACK知識體系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的可行性研究
(一) 理論可行性研究
TPACK知識體系的理論內容是將教學和信息技術相互融合,并利用網(wǎng)絡化的支持來完成個性化學習的構建。它能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并構建出差異化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符合自己要求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進而達到提高自己學習效率的目的。而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中,學生則是利用閑暇時間通過線上進行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問題,然后在課堂中將這些問題與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學生在線上學習時必然會用到網(wǎng)絡教學,通過網(wǎng)絡教學能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由此可以看出,TPACK利用網(wǎng)絡化的支持來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并與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進行有機結合,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因此,將TPACK知識體系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中應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
(二) 實踐可行性研究
通過TPACK知識體系的理論指導,能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網(wǎng)絡來建立系統(tǒng)性的教學進程設計,從而使各種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各種學習案例及教學情景得到充分整合,進而使翻轉課堂的進程設計變得更加合理。TPACK知識體系還能使教師具備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為翻轉課堂的高效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TPACK能夠通過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實踐,使隱性知識動態(tài)轉變?yōu)轱@性知識,提升了翻轉課堂的有效性及實用性。因此,TPACK知識體系在實踐方面非??尚?。
三、 基于TPACK視角下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模式構建
(一) TCK模式
TCK模式是將高中物理知識的內容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持,將其進行整合,并通過對高中物理課程所有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研究,來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統(tǒng)計和分類,并在網(wǎng)絡上建立知識點目錄、導航、鏈接網(wǎng)頁及索引內容等,使高中物理課程的結構體系變得更加緊密。它還能夠對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內容按照資源情景,如物理實驗內容、Flash動畫內容、文字內容等進行分類和操作,從而使高中物理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遷移得到進一步的驅動。TCK模式充分將高中物理的知識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和互相影響,生成了新的知識教學模式,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的同時,表現(xiàn)形式也更加多樣化。
(二) PCK模式
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PCK模式能夠使教師利用課前準備時間,通過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和研究,對高中物理知識結構體系進行整合,并設計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練習例題及教學情景等,并將其上傳到網(wǎng)絡中去,使學生能夠通過網(wǎng)絡對高中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加強了學生的課前學習效率,并能通過多次觀看教學內容,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以此來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高中物理翻轉課堂也因此得到更加高效的構建。
(三) TPK模式
TPK模式是通過TK與TP的相互融合,來達到利用信息化技術對高中物理知識教學方法的無縫對接。教師通過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的特點,來設計出全新的教學方法,并不斷優(yōu)化高中物理知識教學策略,通過數(shù)字化教學、互動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來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水平,從而將物理知識從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化的活動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的應用,教學效果非常明顯,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并能逐步達成教學預設目標,強化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應用與理解。
(四) TPACK模式
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中的TPACK模式,是通過教學方法、學科內容與信息技術的充分整合而形成的知識學習模式。這三者之間相互作用,能使高中物理教學更加深入,并體現(xiàn)出了交流性和協(xié)作性的重要性,同時能滿足每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通過在網(wǎng)絡上的實踐交流、相互協(xié)作和信息反饋,能夠使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更高,學習策略更加深入,學習資源更加多元化,極大優(yōu)化了高中物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TPACK知識體系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提出了TCK、PCK、TPK及TPACK教學模式的內涵,并對TPACK知識體系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的理論方面及實踐方面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從TPACK視角下,提出了高中物理翻轉課堂的相關構建策略。以此體現(xiàn)TPACK知識體系在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海英.“慧學云”翻轉課堂 走向簡單的學習——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2):37-38.
[2] 張斌.我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先做后研[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