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
【摘要】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增強學生學習的愿望和自信心。
【關鍵詞】激發(fā)學習興趣 ; 發(fā)展學習興趣 ; 保持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232-01
優(yōu)化課堂結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就按“激發(fā)興趣——發(fā)展興趣——保持興趣”,這樣一個模式,來談談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知道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興趣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心情舒暢地高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導課新穎,引發(fā)學習興趣
“善始者,事半成”。一堂新授課的成功與否,其新課的導入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從教材的內容需要出發(fā),以組織有趣的數學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以設置懸念情境,以介紹某一數學問題等方法來引入,則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如在講《年月日》一課時,我是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的。“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蓖瑢W們聽到這個謎語,都瞪大眼睛,認真思考,很快猜出是日歷本。然后教師拿日歷本講一天是一日,一年是多少日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年月日》。生動形象的謎語引起了學生的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學習上來。如果上課能有一個好的開端,把學生的興趣和期待的火苗點燃,使之轉化為學習的激情,那就已經有了一半的成功。
2.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
針對一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學生參與的情境,讓學生切實來到課堂中,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有所發(fā)展,從而得以保持和培養(yǎng)。
(1)重視討論,激發(fā)興趣。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中,是個體與群體的活動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時機,組織討論,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鼓勵質疑,激發(fā)興趣。課堂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是一個充滿心理活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會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學“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時,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的教學中,為了方便其見,我們一般指的數便是自然數,包括0你們還有疑問嗎?”學生提出了下面的問題:“為什么0也是自然數?”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做出相應解釋,通過質疑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直觀操作,激發(fā)興趣。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善學。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四邊形,學生觀察得出結論,很快便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不僅讓學生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知道了公式的來歷。
3.利用先進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抽象難懂,好多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只用傳統(tǒng)的口講耳聽,難以讓學生接受,時間長了,學生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但是如果用現代化的教育媒介輔助教學,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可把知識由靜到動,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收信息。
二、發(fā)展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方面產生的意識傾向,學生有學習興趣的是我要學,沒學習興趣的是要我學。我們在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重點還在學生如何發(fā)展學習興趣上,其實,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仍需要教師的引導,另一方面需要學生自己去培養(yǎng)。
1.明確學習目的是發(fā)展學習興趣的根本。
學習目的是發(fā)展學習興趣的根本,作為教師必須使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什么,有何意義,教師可在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中外數學家們刻苦鉆研、勇攀數學高峰的例子來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生們對飛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很是崇拜,那我們就可用楊利偉等人成功的例子讓學生明白,英雄們是在掌握了足夠的知識之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2.多途徑地發(fā)展興趣。
精心設計練習,發(fā)展學習興趣。練習是教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新穎多樣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其作用不低于好的開端。在設計練習時,我注重了問題的設計與安排,力爭突破一個“新”字。在教學課后,先設計基礎訓練題,主要是鞏固知識,使學生形成基本技能;其次是綜合練習題,既有所學知識,又有以往知識,既鞏固了新知又復習了舊知,提高了解題的靈活性;最后,在鞏固基礎知識上,進行加深練習。另外在形式上,注意題材的靈活性、多樣性、和趣味性。這樣,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訓練,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也發(fā)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利用書中案例:有趣的題目,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實驗。教師在教學這些內容時,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觀察、多思考,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保持學習興趣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稊祵W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展示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
1.展示思維方法,保持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小的公數”這節(jié)課時,教材上由例1引出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然后例2講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那么為了給學生的一個整體的結構認識,我在教學中把法則和概念放在一個例題中去教學。把概念和法則揉合到一起,而且將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三種方法歸到一個例題中,這樣對比明顯,學生易于掌握,從而讓學生分析歸納,比較推理中突破了難點。然后將例2作為一個練習題讓學生討論,強化難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開辟第二課堂,保持學習興趣。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chuàng)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
總之,通過“激發(fā)興趣——發(fā)展興趣——保持興趣”這種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喜愛數學,是因為數學是現實的,有趣、有用的。他們學習數學,是因為數學使學生越來越自信,對別的學科也有了更多的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