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淄博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yī)院,山東淄博 255120
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
張云
淄博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yī)院,山東淄博 255120
目的 探討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以及對策。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80例患者,分析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安全問題,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進行針對性干預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中,嘔吐有2例,血壓下降1例,腹股溝血腫和室顫均未發(fā)生,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中,嘔吐有6例,血壓下降5例,腹股溝血腫3例,室顫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40.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滿意29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5%;對照組滿意15例,基本滿意19例,不滿意6例,滿意率為85.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內科介入治療的患者,實施針對實施干預護理,減少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
心血管內科是醫(yī)院高風險科室之一,患者年齡較大、病情復雜、搶救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心臟介入治療為心內科使用較多的一種急救措施,該治療手段復雜性大,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必須適應其治療的復雜性,才能有效的避免護理風險的發(fā)生[1]。因此,加強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析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安全問題,是心內科護理的重要內容[2]。該研究選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80例患者,分析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安全問題,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探討對心內科介入治療患者實施針對性干預護理的效果和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58~76 歲,平均年齡(64±4.3)歲;觀察組中男 27 例,女13 例,年齡 61~74 歲,平均年齡(65±5.2)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即術前囑咐患者手術的注意事項、如何配合醫(yī)生手術治療、指導術后恢復等。
對觀察組進行針對性干預護理,具體如下。
①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臨床知識培訓。護士長在空余時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業(yè)務的知識,定期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在平時護理過程中,護士長督促護理人員把平時遇到的問題都記下來,然后一起討論,分析解決措施,加強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醫(yī)院每年應針對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實施三基理論考核,確保護理人員熟練操作,并降低護理差錯的發(fā)生[7]。②合理排班。護士長應考慮患者的具體需求,針對護理人員進行排班,合理調配人員,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確保護理服務效果和護理安全,增加夜間值班人數,避免因人員少而護理工作混亂情況。③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護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不僅要告知患者的基本注意事項,還要保持高度的熱情與患者多多交流,為患者服務,如詢問患者病房環(huán)境是否適宜、告知用藥目的、講解疾病知識等,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8]。④加強基礎護理。一些重癥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日常生活,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及病情變化,一旦有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作出對應的處理。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通過心內科護理部門自制調查問卷,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分,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所有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中,嘔吐有2例,血壓下降1例,腹股溝血腫和室顫均未發(fā)生,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中,嘔吐有6例,血壓下降5例,腹股溝血腫3例,室顫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40.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中,滿意29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5%;對照組滿意15例,基本滿意19例,不滿意6例,滿意率為85.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心內科介入手術治療的開展,離不開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且對護理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既要確?;颊叩淖o理安全,又要完善護理安全管理和相關對策。護理中常見問題包括:①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心內科患者的病情復雜且反復變化,當前醫(yī)療水平雖然不斷進步,但部分護理人員的學歷水平低,缺乏臨床經驗,操作不熟練,預見性及主動性不足,在實施護理時不能有效結合理論和實際,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3-4]。②護理人員少。心內科收治的多為危重患者,老年人比例較高,治療過程較長,易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一些醫(yī)院護理人員人數不足,排班制度不合理,易導致護理過失和風險[5]。③護患交流缺乏。在平時和患者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僅叮囑患者一些注意事項,未與患者進行深入溝通交流,護理人員不了解患者的想法,易導致護患矛盾,引發(fā)護理糾紛[6]。④患者的潛在并發(fā)癥?;颊咭蜷L期住院,易出現(xiàn)壓瘡等并發(fā)癥,護理人員若未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癥狀,易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引發(fā)患者猝死。在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若溝通交流、操作能力或應急能力等不足,也可能引發(fā)護理風險事件,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有針對性的干預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9-10]。該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干預護理,就是充分考慮到介入治療的風險事件和護理工作的不足,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從而從根本上杜絕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在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中,嘔吐有2例,血壓下降1例,腹股溝血腫和室顫均未發(fā)生,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中,嘔吐有6例,血壓下降5例,腹股溝血腫3例,室顫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40.0%。觀察組中,滿意29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5%;對照組滿意15例,基本滿意19例,不滿意6例,滿意率為85.0%。在張俊梅等[11]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對照組為36.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該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心內科介入治療的患者,實施針對實施干預護理,減少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王婷.淺談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0):308.
[2]王雪芹.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10):1656-1657.
[3]付麗麗,齊少春,張洪云,等.分析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以及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6,1(6):46-47.
[4]金晴峰,高美芳,黃曉莉.護理情景教學在心內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1):93-94.
[5]符仁紅.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2016(1):191.
[6]王金泉.心內科冠心病急診介入手術護理安全管理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3(10):5805.
[7]孫濤.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
[8]王蕾,王瑋.心內科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76).
[9]董慧.護理安全管理在心臟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32):178-179.
[10]于麗麗,于香玲,李凌云.試析心內科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8):267-268.
[11]張俊梅,薛鈺,張凱琳.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3(7):180-181.
R47
A
1672-5654(2017)07(b)-0150-02
2017-04-2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150
張云(1970-),女,山東淄博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介入科護理工作。